![]() |
強制使用自動化商業環境延至明年二月
2015年9月11日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宣布,所有以電子方式提交的入關資料必須在「自動化商業環境」 (Automated Commercial Environment) 下呈交的實施日期,將由2015年11月1日推遲至2016年2月28日。自動化商業環境是一個電子系統,提供單一的中央切入點,把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相關政府機關及貿易業界互相聯繫。局方要求自2015年5月1日起,申報人必須在自動化商業環境下,以電子方式提供進口及出口貨的資料,包括以空運、鐵路、海運及貨車等各類模式進出口的貨品,預計於2016年12月31日前,美國貿易業界可以通過單一窗口呈交進口及出口貨資料,再由美國政府審批。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通過自動化商業環境建立單一窗口。
海關及邊境保護局落實自動化商業環境的新時間表如下:
2015年11月1日 – 在自動化商業環境下,以電子方式提交進口資料的過度期開始,讓行業及參與政府機構有更多時間測試系統及提出意見。自動化商業環境容許及鼓勵以電子方式提交01、03、11、51以及52類入關貨物的資料。
2016年2月28日 – 貿易業界必須使用自動化商業環境,以電子方式提交入關貨物資料及相關摘要,而非自動化商業系統 (Automated Commercial System)。當中的入關貨物種類包括01(消耗品)、02(消耗品-配額/簽證)、03(消耗品-反傾銷/反補貼稅)、06(消耗品-外貿區)、07(消耗品-反傾銷/反補貼稅與配額/簽證組合)、11(非正式入關)、12(非正式入關–紡織品以外的配額/簽證)、21(存倉入關)、22(再存倉)、23(臨時進口保稅)、31(從倉庫提取作消耗之用)、32(從倉庫提取-配額)、34(從倉庫提取-反傾銷/反補貼稅)、38(從倉庫提取-反傾銷/反補貼稅與配額/簽證組合)、51(國防合同管理服務區)以及52(政府-應課稅貨品)。此外,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及動植物衛生檢驗局的電子數據都必須在自動化商業環境下提交,而非自動化商業系統。
2016年7月(日期待定) - 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刊登最終規則後,業者必須在自動化商業環境下向以下機構提交資料:農業行銷局、動植物衛生檢驗局、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國防合同管理局、國防貿易管制局、緝毒局、環保局、食品安全檢驗局、魚類及野生動物局、國家海洋漁業局以及煙酒稅和貿易局。業者再不能以混合模式向上述機構提交資料。
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指出,新時間表不會影響強制使用自動化商業環境的實施限期。自2016年10月1日起,其餘所有進口資料必須在自動化商業環境下向局方提交,包括關於抗辯、和解、延遲繳付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稅項、退稅以及結算清關的數據。
與此同時,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於近日宣布,有意試行通過政府夥伴機構(PGA)訊息組,在自動化商業環境下以電子方式提交貨品資料,這些貨品包括受規管製成品及重大產品風險清單內的三項產品(手提乾髮器、延長電線以及節慶和裝飾性照明產品)。業者如欲參與這項電子申報試行計劃(eFiling alpha pilot),須於10月5日前申請,最後會選出九名參與者。
上述試行計劃的最初構想,是以電子方式提交受規管進口貨的合規證書,其後改為只限於收集若干特定及執法數據,以下兩種方法選用其一:入關時提交所需資料,或是只提交數據註冊庫內的數據參考編號。
政府夥伴機構訊息組的測試,將評估以電子方式呈交數據的情況,涵蓋至少五項數據,涉及受規管製成品及重大產品風險清單內的三項產品,其中包括製成品的確認編號、相關消費品安全規則、製成品的生產、製造或裝嵌地(包括製造商的身份及地址)等。
業界人士憂慮,重覆輸入大量數據或缺乏途徑獲取所需資料,會拖慢進口過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把數據註冊庫概念引入今次測試中,探討能否減少上述情況。參與者提交報關資料前,可以選擇向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設立的數據註冊庫呈交資料,而非每次報關都要通過自動化商業環境呈交完整的特定及執法數據。申報人把數據存入註冊庫後,將來報關時只需要提供該項數據的參考編號或識別碼便可。
- 美國
- 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