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務院印發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方案
2015年9月9日
為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國務院辦公廳於9月6日印發了《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提出:
(1)增強科學發展內生動力。完善政策、創新制度、拓展功能、優化管理,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環境,促進區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更好地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質量並重。
(2)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梯度轉移、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作用。
(3)發揮要素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優化方案具體步驟分三步,近期目標(2015—2016年):嚴格准入退出,推進簡政放權,強化部門協作,創新監管制度,積極推動試點工作;中期目標(2017—2018年):總結經驗,制訂相配套的管理辦法,複製推廣創新制度措施;遠期目標(2019—2020年):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全面實現發展目標,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又好又快發展。
《方案》鼓勵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項目入區發展。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轉移,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向與當地產業結構相配套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中,延伸產業鏈,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內製造企業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促進與製造業相關聯的銷售、結算、物流、檢測、維修和研發等生產型服務業有序發展。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積極推進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先行先試。
《方案》提出,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等多元化業務。支持區內企業利用剩餘產能承接境內區外委託加工。促進企業提高統籌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能力,助推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統籌研究推進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繼續推進蘇州、重慶貿易多元化試點。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