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
教你如何內地創商機
營商之道講求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如何把握市場機遇。中國內地作為備受看好的其一發展中國家,龐大商機早已吸引無數外資,為讓港商更能把握最新情況,香港貿發局早前找來了六名內地專家,分享經驗。
2015年7月9日
為了協助本港中小企進一步瞭解內地新近發展形勢,香港貿易發展局日前舉行了「中國市場的最新概況及商機研討會」,並由來自貿易局的6位專家仔細分析不同內地地區的市場概況。
中央政府致力推動內銷、轉型升級的營商策略,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吳子衡指出,近年有大量資金投入零售市場,令部分地區出現購物商場過多的問題,加上電貿和網購的興起,吳子衡建議港商在進軍內地時,除了可考慮開設實體店,也可發展網購市場。

服務業佔比將逾五成 互聯網消費成新時尚
他指出,中國已進入GDP每年增長7%的新常態,中央政府積極推行各種改革,包括體制、金融、戶籍及企業改革等,市場將更加開放;而且政府致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預期至2025年,服務業佔GDP比重將超過50%。另外,中產人數的持續增長,對中高檔產品(affordable luxury)有需求,亦令「零售業生態徹底改變,互聯網消費成為新時尚」。
貿發局製造業拓展高級經理陳嘉賢則表示,為港商開拓此個商機,香港•設計廊目前在內地共有20個銷售點,大連及蘇州兩間分店則會在7月及9月分別開業。此外,貿發局亦推出手機App,介紹香港產品及設計與連結內地電商平台,包括淘寶、天貓及京東商城內的香港•設計廊專頁,讓內地消費者隨時隨地購買香港的優質產品。
貿發局華東、華中首席代表鐘永喜說,內地企業為求提升競爭力,已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的時代。他說,內地企業的海外投資年增長約15%。「超過六成內地企業的海外投資,都是通過香港進行。尤其香港服務業,已成為內地企業的海外『盲公竹』,預期未來香港的仲介角色會更為吃重。」


不同自貿區 提供不同行業優惠
貿發局華南首席代表何建榮表示,內地現時有多個自貿區,為不同行業提供各類優惠。「例如橫琴希望聯同澳門發展旅遊業、前海發展高增值產業等。內地政府最希望吸納法律和金融專才到自貿區發展,而這兩個行業都是香港具優勢的行業。」
至於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的發展前景方面,貿發局華北、東北首席代表黃天偉表示,京津冀一體化將成為華北的其中一個發展焦點。他指出,京津冀三地總人口達一億,生產總值為5.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當前,中央政府已把京津冀一體化提升至戰略問題,旨在通過把三地交通網絡連接,從而連接三地的經貿和人員往來,和達致產業轉移。京津冀一體化既可為三地創造新商機,例如北京發展設計和金融等服務業,而製造業則遷往河北。黃天偉又說,京津冀一體化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可令第三產業增加;而天津自貿區的成立,也提升綜合性貿易港口功能,港商可放眼於為不同產業帶來的開放措施。

西部不能忽視 一帶一路興商機
在西部地區發展方面,貿發局西部地區首席代表呂劍以西部地區各省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作指標,四川為最高,達2.8萬億元;順次為陝西、重慶、雲南和新疆。呂劍表示西部地區中,成都市作為內地前十大消費市場之一,其基建設施、產業配套等方面,已接近沿海水平;位於長江上游的重慶市,則擁有連接東西部紐帶,為內地唯一的保稅區製造業基地;至於西安市,作為企業進入西北市場的門戶,加上當地高科技產業發達,現代商業中心和連鎖商業的快速發展,也促使本土和外資齊頭並進。
呂劍說,「一帶一路」為企業帶來的潛在商機,當前西安正主動融入「一帶一路」,著力打造「一高地六中心」,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開放金融商貿物流、機械製造、能源儲運交易、文化旅遊、科研及高端人才培養中心等。他建議,中小企製訂進入西部的內銷市場策略前,可先瞭解各地不同的人文地理、風俗文化差異及市場特徵;亦可充分利用現有的管道和資源,以及參加貿發局活動拓展市場。


相關網站:
延伸閱讀:
相關社交媒體專頁:
*書展送大禮:香港貿發局Facebook官方帳戶由6月至7月份舉行多項有獎遊戲,送出書展門券、現金券及其他精美禮品。詳情請按此瀏覽。
- 中國內地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