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購時代
中國玩具消費有增無減
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寶,尤其國內推行一孩政策多年,願意花在下一代的消費一直有升無減。香港貿發局早前便邀請了專家,剖析港玩具商應如何開拓這個市場。
2015年2月24日
隨著中國內地家長對玩具消費觀念、購買行為和需求有著明顯變化,再加上網購行為影響著消費趨勢,本港業者因而有需要審時度勢並制定合適的應對策略。為此,香港貿發局中小企中心早前邀請了業界及經濟師,分析了內地玩具業最新的市場趨勢,和分享北上拓展的經驗。

藍盒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楊子江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蓬勃,現在內地玩具市場規模漸與美國拉近,業界普遍相信,中國玩具市場的規模,不久將超越美國,甚至歐洲及美加市場的總和。只是值得留意,玩具與當地文化有相當密切關係,廠商如欲開拓內地市場,所生產的進口玩具,必須能融入當地文化,否則銷量會大打折扣。
「以日本市場為例,美國芭比公仔不論身型、面孔等,都跟日本公仔(大眼濶面)有很大差異;同樣道理,中國玩具也有自己的本土特色,純西方造型如芝麻街人物等,就始終不及喜羊羊或Hello Kitty那麼受歡迎。」他說。
文化有差異 玩具要具本土特色

故此,他建議港商需加入東方文化色彩,尤其是在包裝方面,若沒有中文介紹或相關的吸引字眼,相信很難獲內地消費者青睞。「要知道,貨架產品吸引客人眼球,就只有這麼2至3秒,若包裝不夠清晰吸引,根本無法售出。」
銷售管道方面,楊子江指內地陸續有地方性的連鎖零售店出現,各省市亦會有自己相熟的經銷商,與美國只須一個經銷商負責整個市場很不同,港商有需要花點時間,與各省市建立直接的經銷關係。除廣州及義烏等著名批發集散地外,他指Wal-mart等海外大型連鎖超市,也有直銷店分佈於各地,他們有自己的分銷網絡,港商可直接聯絡商談合作。
省市建直銷網 慎選網購平台

提到市場機遇,楊子江分析說,「從玩具展觀察得知,嬰兒產品所佔展位最大,原因家長很重視子女教育與成長,加上這等父母多屬中產階層,對品質要求特別注重,品牌效應因此很重要。有需要在大城市或主要地區做好宣傳工作,否則很難與海外品牌競爭。」
楊子江形容,內地網購發展蓬勃迅速,主因選擇多購買方便,「但由於競爭對手太多,加上有些網站產品售價,甚至低於原料價格,港商未必有太大競價優勢。」故此,港商在進駐當地前,需要審慎選擇網購平台。藍盒便選擇以「天貓(TMall)」作為切入點,原因該網站對商品監管較嚴格,對品質及知識產權的保護亦有要求。
他說,港商自設網購平台的成本很高,以銷售一版網頁的貨品為例,動輒便要投資達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由於當中涉及很多物流及售後服務,若沒有20至30人支援根本無法營運;所以建議港商可先與內地網購站店鋪合作。
貿發局調查 小孩愛手機遊戲

香港貿發局經濟師曾詩韻表示,該局的調查研究發現,內地家長選購玩具主要是為了令孩子開心,其次是幫助開發和提升孩子智力。不過,隨著孩子年齡愈大,家長作為購買決策者的影響力便相對減小。「孩子獲取玩具資訊的渠道,除了因其他小朋友擁有相關玩具外,大多可在商場或玩具店親身接觸;至於9至14歲小孩,則主要由動漫及互聯網上接觸。」
她指出,不同年齡及性別孩子喜歡的玩具都不盡相同。0至3歲的小孩,仍以毛絨布偶為主;但6至14歲,則不論男女都以手機或電腦遊戲為首選。另外,她又引述調查指出,「84%家長認同手機或電腦遊戲會愈來愈普及,但不贊成孩子太早接觸。矛盾的事實卻是,49.3%的受訪家長表示,在過去一年有讓孩子使用手機遊戲。」原因除了是家長下載了例如音樂唱遊、學習英文生字等適合小孩子的益智遊戲外;亦是家長為安撫因上街而不耐煩孩子的情緒一種妥協。
網購玩具量增多
曾詩韻指出,雖然調查顯示家長在近年購買玩具的次數有減少,但年均消費的總額卻見增長,由2010年799元升至去年的1069元。其中北京、上海及廣州的增幅,最為明顯。購買玩具的渠道,調查指主要為大型玩具專賣店或玩具城,其次是百貨公司,但網購的崛起也不能忽視。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購買玩具作為送禮用途,其中又以售價200至300元的玩具最為人所接受。
「研究顯示,網購玩具已成為新趨勢,2010年調查中只有14%的家長曾在網上購買玩具,但去年已大幅增至46%;當中南京、成都、瀋陽及廣州等城市,都錄得可觀升幅。」她說,網購平台仍以淘寶、天貓和京東穩佔首三位;消費者多以產品類型如積木、遙控車等,作為網上搜索的關鍵字,因此建議港商必須精確建立關鍵字,才容易讓買家找到。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玩具及遊戲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