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教路
特許經營新玩法
特許經營一直是香港小本經營者採用的創業模式,但在極具競爭的市場上如何找對了品牌和確保持續經營,且聽專家如何親身闡釋這門學問。
2015年1月27日
對不少創業初哥來說,特許經營是最「快、靚、正」的生意模式,這尤其在飲食行業最為普遍。不過,究竟合適的加盟品牌如何尋找﹖特許經營又似限制多多,綁手綁腳,如何選擇﹖對於這些疑慮,由IT轉型特許經營的盧翰豪(Johnson),自身詳釋了特許經營之路,更大談業界新玩法,值得初哥參考。

盧翰豪專門代理韓國產品的公司,年前取得一間韓國辣麵餐廳「新吉洞」的大中華特許經營權,便開展了相關的生意。
「我喜愛韓國文化,在韓國有一些生意網絡,知道那間餐廳在當地很受歡迎,就希望把品牌帶到香港。不過韓國人很謹慎,我花了不少時間,包括在餐廳廚房學師,務求能將餐牌每道菜式,原汁原味的倒模來港,甚至在老闆面前吃下一碗特辣麵,才得他首肯把品牌授權。」盧翰豪娓娓說出他如何取信韓國餐廳的經過。
引入「自由授權」 彈性高、保質素

因為是特許經營模式,要尋找合作伙伴和加盟商,盧翰豪便積極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商貿活動。在去年香港貿發局舉辦的創業日活動,他便找到首個加盟商,在14年底旺角開設了首間香港店。「我們最初試業時,跟足韓國的菜單,只主打幾個菜式。但顧客嫌選擇太少,所以一開始時生意未如理想。我明白到在港不能只『倒模』韓國老店的菜單,因此容許了加盟商增加不同的菜式以招客。」
另外,因為這是首間香港分店,建立品牌口碑行先,盧翰豪指在與加盟商洽談經營條件時,除在加盟費等條件提供較大彈性外,亦引入了自由授權(freestyle licensing)的新概念,這可讓加盟商提供彈性之餘,亦能保障品牌的質素。「我只要求他一定向韓國採購辣麵湯底辣椒粉,確保品牌『靈魂』,亦保障韓國公司的持續利潤。」盧翰豪更會不時到餐廳督師,甚至親自下廚,就是為了保持食物水準。
兼負社企責任 與社福機構合作

此外,盧翰豪又在餐廳日常營運內加入社會企業元素,包括向社企採購食材、訓練和聘請弱勢社群等。「我本身跟不少社福機構有合作,例如做他們的顧問等等。現時餐廳引入社會責任(CSR)概念,也可以幫助弱勢社群投入職場。」當然,餐廳因此被傳媒稱為「良心食肆」,與社企合作也收到了「一箭雙鵰」的效果。在幾個月試業後,餐廳去年正式開張,食客的口碑尚算不俗,盧翰豪才放下心頭大石。
為了尋找更多加盟商,盧翰豪去年再接再厲參加創業日。「創業日的參加者來自四面八方,有不少人手中拿著一筆錢,但苦無創業點子,他們就有機會成為我的加盟商。」短短兩日的展期,盧翰豪已經有不少收穫。「有一位來自澳門的投資者,早上才在灣仔的會場認識,已對我們的業務很有興趣,馬上與我商討在澳門經營的可能性;當晚更親身到旺角的餐廳試菜。」盧翰豪指創業日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台,把有潛質的合作伙伴帶到面前,令他們可以很有效率地洽談合作機會。
參與不同商貿活動 廣建脈絡

除了餐廳的特許經營,盧翰豪的公司也經營品牌代理,他同樣積極地參與不同地區的商貿活動,包括香港貿發局每年舉辦的國際中小企博覽,以物色有潛質在大中華區發展的品牌。
他說,「國際中小企博覽的參加者主要以企業為單位,我可以在會場內獲得不少企業和品牌的資訊。例如我們某些正在洽談授權的國外化妝品和時裝品牌,都是在中小企博覽的收穫。」盧翰豪亦趁這些活動,將公司例如品牌管理和企業顧問等其他業務,向與會者推廣。有部分滿肚生意圈的「準老闆」,也會藉創業日的機會向他偷師。
盧翰豪指在將來,不單希望單單為大中華區引入優質品牌,更希望幫助本地品牌「走出去」。「韓國品牌在香港這麼受歡迎,那麼香港品牌賣到韓國又會怎樣呢?我相信香港有不少有質素的品牌,它們只欠一個機會。」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食品及飲料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