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方位探討玩具業前景
料新興市場帶動增長
玩具業一向是香港的最主要工業之一,環球經濟和玩具品質要求多變,香港貿易發展局在日前香港玩具展中便舉辦研討會,剖析新要求和趨勢,讓港商可以早著先機。
2015年1月19日
環球經濟仍然陰晴不定,未來玩具業前景如何?香港貿發局日前舉辦的香港玩具展研討會「香港玩具業會議 2015 ─ 玩具業之蛻變」,便邀請了業界專家就玩具全球趨勢、安全條例及生產技術等問題,全方位剖析玩具業的發展,協助港商把握全球機遇。
出席會議的演講嘉賓包括: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玩具及遊戲研究主管Utku Tansel、美國消費品安全協會 (CPSC)主席 Elliot Kaye、香港貿發局經濟師曾詩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高級顧問馮國輝,以及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Remi Leclerc。

傳統玩具需求仍大 不容忽視
市場調查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玩具及遊戲研究主管Utku Tansel表示,隨著新興市場中產人口及可支配收入增加,預料今年起至2018年,全球玩具及遊戲市場的零售總額錄得3至6%的穩定增長。他預期,「新興市場中,尤以中國、泰國、印度、巴西等地表現理想,預計2013年至2018年間,中國將為全球玩具及遊戲市場零售總額貢獻50億美元;2017年,巴西將超越英法成為全球第四大玩具市場。」
最具潛力的產品種類方面,他提到,積木拼圖、娃娃公仔需求仍然最大,將繼續帶動未來增長,手機、網絡等數碼遊戲將是未來市場新寵,不容忽視;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地區,授權玩具產品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角色,例如韓國有54%的玩具及遊戲零售總額,來自授權產品,卡通品牌如CoCoMong、TAYO在當地極受歡迎。


長遠發展 玩具安全置首位
美國消費品安全協會主席 Elliot Kaye則提醒,業界必須把玩具安全放於首位:「確保玩具安全,是企業得以長遠發展,加強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建議管理層多跟員工溝通,巡視生產線,為加強產品安全方針訂立長遠計劃。」
他提到,很高興日前成功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主動保障消費安全的重要協議,雙方建立了直接聯繫渠道:「當我們向阿里巴巴通報有問題玩具,數小時便可把相關玩具下架,將有效阻止網站銷售被認定為不安全或非法的兒童產品往美國。」

網上購物 內地潮流新趨勢
香港貿發局經濟師曾詩韻在現場分享了去年完成的中國內地玩具消費調查。她指出,中國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不同年紀時,所喜歡的玩具亦有不同。但整體上,不同年齡層的女孩子,都喜歡毛絨布偶和娃娃公仔,而男孩子則喜歡遙控或電動玩具,父母則較重視益智玩具,希望玩具能令孩子變得聰明。
她提到,家長最常為孩子選購玩具的渠道,是大型玩具專賣店或玩具城(70%);其次是百貨公司(50%)和超市或大賣場(49%)。受訪家長在不同銷售渠道購買單件玩具的價格範圍也有分別,當中以百貨公司的購買價格最高(平均 179 元人民幣)。網上購物已成為內地潮流新趨勢,有46%的受訪家長表示過去 1 年曾在網上購買玩具,值得有意開拓內地市場的商家留意。


多元化生產設計推動市場發展
針對內地勞動力不足問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高級顧問馮國輝向業界介紹了不同的自動化系統,包括軟自動化(Soft automation)及硬自動化(Hard automation):「市場由以往大量生產,演變成產品多元化、小批量生產趨勢,企業宜增加使用自動化及靈活系統,加強生產彈性。」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Remi Leclerc分享了旗下的PolyPlay Lab計劃。他表示,計劃透過不同的工作坊、會議、研討會、比賽及習作,提升學生設計能力;他們的作品出色,或會成為市場新焦點。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玩具及遊戲
- 香港
- 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