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零售及快速消費品:
把握潮流領先機
網絡銷售盛行,正是物流行業發展的最佳時機。零售業內人士早前出席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時,便分享了穩健物流配送如何成為他們的致勝之道。
2014年12月23日
隨著消費者越多利用網絡及社交媒體物色貨品、進行交易,以至透過流動電話及網上渠道下訂單,香港貿發局早前在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期間,舉行了一場「零售及快速消費品:把握潮流領先機」論壇,請來專家討論如何妥善運用多元渠道與消費者互動,尋找商機。

主持人GS1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發展及市場總監林世豪表示,若各公司能把握消費者行為的轉變,並具備四項條件,將能捕捉市場中龐大的機遇。
根據 Capgemini與GS1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家公司要建立一個常備不懈及全渠道的客戶互動策略,便需要具備四項因素,包括:準備就緒的網絡產品、掌握海量的消費者數據、提高存倉透明度,及配送策略。
妥善利用電子商貿
同一場合,eBay香港市場拓展經理盧啟昌引用該公司數據,以證電子商貿活躍程度令人鼓舞。他說,該公司客戶2013年的購物額達220億美元,其中上架產品8億美元;當中活躍買家達1.5億戶,按年增長13%。流動電話領域的數據同樣令人鼓舞,他指目前流動網絡購物額佔eBay銷售額的40%。
透過設立本地語言的網站,及在多個地點設立海外倉庫,eBay正以便利的據點及優秀的退貨流程,獲得本地買家的歡心,尤其有助一些大型家居、園藝貨品如傢俱、汽車的銷售。這也有助中小企業降低營運資金及對供應鏈的要求,eBay的客戶經理及網上支援隊伍亦致力協助買家及賣家。

適應數碼世代
牛奶有限公司–惠康營銷及市場董事趙慧盈分享旗下惠康超級市場的經驗,作為一間已建立品牌的本地超級市場,惠康是如何迎接數碼世代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她指出,在越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顧客在購物過程中感受到的方便程度、獲得的禮遇及服務體驗,都有助公司脫穎而出。惠康的策略是,令整個網上購物的體驗可媲美實體商店,包括禮遇及忠誠計劃。
在一方面,惠康專注以其傳統優勢,包括策略性營銷及店舖設計,吸引和取悅顧客。在市場推廣上,該公司在店舖設置互動數碼顯示屏,方便顧客瀏覽及掃描二維碼(QR code),從而獲取禮券優惠。另一方面,惠康亦改進其與客戶溝通的策略,迎合熱愛數碼科技的客戶。「這是一種推動的策略,現在我們希望嘗試更多推拉策略。」趙慧盈表示,除了強調價格便宜,獲得客戶點讚 (Likes)已成為與客戶溝通的另一目標。早前的電視推廣計劃,觀眾可以參與遊戲,只要以短訊輸入「嚟惠康 慳得醒」的口號,就有機會贏取現金券,它們便是在Facebook群組上,分享遊戲貼士。調查顯示,這些新的營銷策略,可進一步提升惠康價格「至抵」的形象,更令惠康較其他競爭對手獲取多一倍的點讚(Likes)。

在虛實匯合中致勝 發展中國家不落後
P&G香港寶潔有限公司及P&G台灣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Ajit Nayak,在分享P&G在數碼世界建立自身品牌的經驗時,分析即使現時電子商貿僅佔公司業務2%的比重,但消費者作出的消費決定,有五成是受到電子商務所影響。
他續說,印尼人在數碼產品消耗的時間最多,引證在數碼新世代中,發展中國家並不一定落後於其他國家。事實上,微信已成為連接電子商貿的最佳社交平台。微信具備認購、送禮及即時購買的功能,讓P&G及汽車製造商,樂於以微信作為優先的媒體平台推動銷售。亞馬遜(Amazon)不僅僅作為搜尋工具,更是最多人搜尋產品資訊的第一個平台,而高達70%的環球流動廣告收入,是透過Google及Facebook進行。而沃爾瑪最近亦表明已準備就緒,迎接數碼世界與實體世界匯合所帶來的機遇。
談論到在香港零售商店密集環境下電子商貿的使用情況,趙慧盈指在數碼商店的幫助下,即使毋須增加實體店舖的數量,也有機會推動整體銷售額。Nayak則認為,香港的電子商貿性質或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網上買家寧願到附近的店舖自行提取貨品,而不喜歡送遞,但透過網絡在環球進行購物,可買到價值便宜、款式新穎,及本地買不到的貨品,都會是推動電子商貿增長的動力。

作出平衡 避免互相抵銷
要妥善平衡實體與虛擬的設施,是一項困難的工作,處理不善兩者或會互相抵銷。在這方面,趙慧盈指有需要先在人手方面、網上及實體店舖間進行分工;其次是要擴大客戶基礎,在競爭中贏取更多顧客。
最後,在寄語物流服務供應商時,Nayak表示,現時正值物流行業發展最好時機,相互合作、提升協同效益,及增加新的發展能力,都是成功的關鍵所在。趙慧盈則指在傳統與數碼匯合的發展過程中,強健的物流配送是致勝之道。盧啟昌也指出,對於中小企及網絡賣家而言,擁有可信賴的物流配送夥伴是至關重要。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物流與供應鏈
- 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