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菲國經濟勝東盟
港商宜把握零售市場機會
菲律賓為東盟十國中經濟發展迅速國家之一,且年輕消費族增多,加上政策支持外資,專家指是港商尋找商機的好地方。
2014年12月16日
南亞市場潛力巨大,其中包括菲律賓、印尼在內的東盟十國,更是不容忽視的新星。香港貿發局早前特別舉辦「開拓菲律賓市場」研討會,請來貿發局及出口信用保險局的專家,現場講解菲國最新發展概況及信用風險管理,為有意開拓當地市場的港商作前瞻性評估。

研討會上,貿發局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率先分享菲律賓的環境及經濟情況。他指出,菲律賓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為3,000美元(約23,340港元),馬尼拉及宿霧是該國兩大主要城市。
經濟增長逾6% 勝東協國
何達權形容,菲律賓曾被稱作「亞洲病夫」,但近年經濟增長迅速,2012年起經濟增長達7%,「即使去年受強颱風海燕侵襲,對該國經濟影響亦不大;目前,經濟增長仍維持逾6%,走勢跑在眾東協國前。」
他續說,總統阿基諾三世上任以來,積極打擊貪污及發展道路基建,令菲律賓持續發展,而菲國每年有逾2%人口脫貧,從2013年起,其信貸評級更提升至投資級別,而2011以年來的經常帳亦都有盈餘。
年輕中產增 支持零售業

何達權表示,不少歐美企業把電話服務中心遷移到菲律賓,商業流程管理外判業務加快了當地城市發展,現時從事有關行業的約有90萬人。他指,「在電話服務中心工作的,皆屬高學歷年輕人,他們收入高、消費力強。」是經濟增長的動力。
事實上,菲律賓平均年齡中位數為23歲,年輕消費群比例高,並帶動當地的零售消費。據何達權了解,全球10間最大規模的商場,其中3間設於菲律賓:「當地商場面積很大,有的更設有教堂,又有讓顧客閒坐的空間,總是擠滿人。」此外,香港潮流是當地指標,不少本港品牌亦已進駐菲律賓,包括Dr. Kong、G2000、屈臣氏、添好運等。
他補充指,最近菲律賓開放零售投資,允許外資在當地開設100%全資擁有的零售店,企業投資門檻為500萬美元(約3,890萬港元),今年10月中旬,H&M就以此形式在菲律賓開店,成為首例。
平價電子產品受熱捧
同一場合,出口信用保險局高級經理林清華亦指,菲律賓人口年輕,對消費品需求大,故本港出口至當地的產品,亦以消費品為主,包括辦公室儀器及電腦、平價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光學產品等。
她表示,信保局承保菲律賓出口個案不多,但近10年仍見上升趨勢。今年1月至8月,該局承保當地出口產品總值更創新高,主要承保產品包括化學產品及電子產品:「菲律賓是農業國家,故進口的化學品為肥料及殺蟲劑等。」
林清華提到,雖然菲律賓買家拖數情況並不嚴重,但該國屬發展中的市場,其行政水平尚未成熟,貪污問題仍然存在,潛在的市場風險亦較歐美等已發展國家為高。
關注買家財政減風險

「菲律賓政治局勢不穩,南部叛亂組織仍有零星暴力衝突,加上中菲外交就南中國海存在主權糾紛,或會影響兩地貿易往來。」她指,天然災禍、失業率偏高及就業率不足等,亦是主要的風險因素。
林清華提醒,港商應不時留意當地買家業務及財政狀況,當發現買家的市場佔有率持下滑、業務拓展過於急進、開始拖延付款、積壓存貨增多,以及出現持續虧損情況時,就要倍加注意,以減低交易風險。
她續說,港商對菲律賓環境並不熟悉,若遇到買家拖數,不妨聘請當地追數公司幫助解決問題:「曾有港商被一家在菲律賓經營獸醫診所的買家,以銷售欠佳及現金緊絀為由,拖欠逾30萬港元貨款,最後在信保局的協助下,港商聘用了當地追數公司調查買家財務情況及追數,並以法律行動,成功向買家追回貨款,追數費用僅花了4,000美元(約3.12萬港元)。」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廣告服務
- 銀行服務
- 旅遊及款待
- 活動籌劃
- 會計服務
- 汽車零件
- 專業產品
- 商會及政府
- 房地產服務
- 鐘錶
- 玩具及遊戲
- 運動用品
- 建造服務
- 書刊及印刷品
- 寵物及寵物用品
- 傳媒
- 建築材料
- 家具及布置用品
- 家庭用品
- 專利授權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物流與供應鏈
- 印刷及出版
- 機械
- 建築及規劃
- 珠寶
- 原材料
- 電訊
- 包裝
- 照明產品
- 房地產服務
- 文具及辦公室設備用品
- 科技
- 物流與供應鏈
- 電訊
- 醫療用品及醫藥
- 法律服務
- 印刷及出版
- 包裝
- 醫療及保健服務
- 公共關係
- 品質檢查及測試
- 攝影器材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餐飲服務
- 環保
- 嬰兒產品
- 化學品
- 鞋類
- 室內設計
- 禮品及贈品
- 資訊科技
- 健康及美容
- 五金
- 金融及投資
- 手袋及旅行用品
- 電影及影音製作
- 健康及美容
- 教育及培訓
- 電腦及週邊設備
- 設計服務
- 商業管理及顧問服務
- 工程
- 環保
- 眼鏡
- 金融及投資
- 食品及飲料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