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許經營:借助香港開拓亞洲市場(概要)
2015年1月20日
特許經營是一種成熟的業務擴展模式,在飲食、零售及其他服務行業尤為盛行。在發達經濟體,特許經營市場已接近飽和。因此,全球性品牌紛紛在新興市場尋找商機。近年來,隨著中等收入階層不斷壯大,日趨富裕,並追捧全球性品牌,亞洲國家大多開始積極發展特許經營業務。
2014年全球特許經營市場總值約為3.79萬億美元。目前,全球特許經營市場由美國主導,佔總值的63%,而亞洲整體只佔全球市場總值的16%。未來5年,預料亞洲地區會有雙位數增長。到2019年,亞洲的特許經營品牌數量料將超過美國、歐盟、澳洲及新西蘭之和。
據香港貿發局對70家國際特許商和80家香港及內地加盟商的調查顯示,87%受訪國際特許商均以龐大的中國內地為目標市場。東盟各國人口眾多、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城市化發展迅速,以及對特許經營商機的認識日深,因此也受到國際特許商青睞。
亞洲消費者可支配收入有所增長,越來越渴望得到西方品牌帶來的質素、便利與服務。忙碌的城市生活使人們別無選擇,只能將清潔和做飯等傳統家務假手於人,而教育也不例外。因此,針對中等收入階層需要和生活方式的行業,如飲食、個人及商業服務業等,在亞洲開展特許經營的潛力較大。
然而,國際特許經營甚為複雜。國際特許商在亞洲遇到的主要挑戰,依次是「很難找到合適的加盟商」(74%)、「加盟商管理」(72%)、「牌照申請程序」(54%)、「外匯管制」(46%)、「品牌及產品的本地化」(43%)和「知識產權/專利註冊和保護」(43%)。
特許經營業務在亞洲不斷擴展,香港可以提供所需服務,優勢明顯,其中包括作為展示場的地位昭著、籌辦展覽會的往績卓越、世界級配套服務完備、優質加盟商匯聚、業界人才濟濟、市場敏感度高,以及與亞洲各地市場的商業聯繫十分密切。香港作為西方特許商尋求進入亞洲市場以及亞洲品牌打進全球市場的雙向跳板,廣獲業界人士肯定。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以下的角色均獲得相當正面評價:「嶄新商業概念或產品的展示場(在6分制下獲5.56分)」、「國際特許經營展覽主辦機構」(5.37分)、「籌資和融資中心」(5.23分)、「商業配對平台」(4.9分)、「綜合服務供應商」(4.79分)、「亞洲市場/商業資訊中心」(4.74分)和「特許經營地區中心首選地點」(4.23)。在受訪特許商中,29%已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至於尚未設立者,89%表示,日後若以特許經營拓展亞洲市場,將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
上述情況為香港公司帶來不少商機。首先,香港服務供應商可為特許經營業提供各種專業服務。據調查顯示,國際特許商最需要的服務,依次是會計/稅務服務(85%)、法律服務(76%)、市場/客戶調研服務(66%)、品牌本地化(53%)、特許經營代理(51%)及產品/原料進口服務(51%)。
其次,香港公司可以擔任主加盟商或地區開發商,協助國際特許商應對在中國內地可能面臨的挑戰。港商擁有數十年在中國內地營商的經驗,是備受國際特許商信賴的合作夥伴,能夠協助他們管理內地加盟商、應付官僚習氣、處理牌照申請、履行進口規定、管理供應鏈、配合內地的需求和口味,並與內地業界及政府官員溝通。與此同時,港商熟悉國際市場、商業習慣和文化,也可以作為代理人,協助內地企業以特許經營模式拓展海外市場。
在受訪的國際特許商中,已有31%在香港委任主加盟商或地區開發商。至於尚未委任者,82%表示可能委任一位主加盟商,而87%則表示會在香港委任一位地區開發商。
第三,香港製造商可考慮通過能力提升、流程標準化和品牌創建等方式,把產品轉變成一個完善的特許經營系統,以便接觸亞洲及其他地區日益富裕的消費者。此外,香港各行業亦有不少本土品牌,並已發展其零售/分銷網絡、強大的品牌資產和行之有效的營運制度。
事實上,香港品牌擁有優勢,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內地享有尊崇地位。內地消費者認為香港品牌具有獨特吸引力,比全球性品牌更接近本土文化。香港品牌代表優質、可靠及時尚。其實,內地不少餐飲連鎖店就以「港式」作為其品牌概念的核心。許多內地消費者,尤其在二線城市,認為香港的品牌和產品較當地優勝。這種聲譽為香港品牌造就寶貴機會,可憑特許經營拓展亞洲市場。
請按此購買這份研究報告。
- 專利授權
- 香港
- 香港
- 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