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小企衝上「雲」霄
中小企資源有限,如何在目前經濟困難時期仍可快人一步?專家鼓勵善用雲計算方案,有助提升企業競爭力。
2014年9月24日
生意不似預期,中小企應如何衝上「雲端」,提升競爭力?加上近期資料外洩問題,「雲端」更惹人關注。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日前舉辦了一場工作坊,題為「中小企衝上『雲』端」,由香港電腦學會雲端運算專題組主席李振強主講。會上他詳解了有關雲計算的發展情況,並講述中小企活用雲計算科技的好處。

七大因素 決定雲端應用
在如今網上屢見洩密的情況下,究竟企業應否啟動雲計算?李振強指出,確實有不少企業擔心雲計算保安問題,而拒絕採用雲計算,例如香港銀行業因涉及眾多機密資料,甚少使用雲計算。但在面對風險和成本兩者的衡量,中小企的折衷方案,或可考慮避免把客戶合約等較機密資料放上雲端系統,減低洩密風險。
他又提醒,企業採納雲計算前,要先考慮七大因素:包括企業必須對全面的需求有分析及計劃;保安上、法制上、契約上和技術上的周詳考慮;管理層支持及內部溝通;循序漸進、逐步實施;用戶認知、認識、信任、培訓及指引;穩定的網絡及足夠的網絡帶寬及服務商的配合與支援。

雲計算 靈活與人分享
工作坊甫開始,李振強在現場作了一個小統計,問與會者:「如果貴公司正採用雲端應用,請舉手。」結果現場只有一名企業代表舉手;更有人坦言,根本不懂何謂雲端應用。
李振強以一個簡單例子說明:「你影了一張相,透過上網方式,存放於雲端空間之上,你可以隨時隨地透過電腦或其他裝置拿取,又或在這個雲端空間與其他人分享。這種把軟硬體和軟件,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都可取得資訊及與人分享的,便是雲計算。」
他進一步指,其實雲端應用不知不覺在身邊出現,譬如雅虎電郵、Google Drive、Drop Box等應用程序,其實已經利用了雲端技術。李振強再問現場企業,有否使用以上軟件,結果近90%企業均舉手,原來大部分企業正使用雲計算。
李振強表示,隨著個人應用普遍、大量應用程式及移動設備普及,因為對提升營運效率有莫大裨益,市場對雲計算需求愈來愈大。「例如,過去員工在公司有Excel文件要帶回家處理,一般會把資料抄進USB,現時卻可透過Google Drive、Drop Box等程式,把資料上載至雲端儲存空間,回家再開啟同一檔案,確實快捷方便。同一道理,若中小企與世界各地客戶交換資訊,也可透過雲計算,提升效率。」

應用層面廣泛 助提升效率
據業界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香港只有27.3%受訪企業表示已採用雲端應用,但至2014年,已有51%受訪企業表示已經採用雲端應用,增幅達86.8%。
雲端應用層面愈來愈見廣泛,李振強便提到,工序微細如員工請病假已實行自動化流程、企業資源規劃、資料備份及客戶關係推廣等,雲計算亦有助提升營運效率。他又舉例,元氣壽司的雲端移動排隊系統,利用應用程式讓顧客遙距取票毋須現場等位;App中更可瀏覽餐牌、搜尋分店位置及會員優惠等,有助帶動生意增長。
他在工作坊上還提到其他雲計算的成功案例,例如香港機場管理局的雲端移動設備管理和協作平台、佳能香港的雲端移動工作流程代理及香港城市大學的雲端學習與教育平台,及元氣壽司的雲端移動排隊系統等等,都是值得企業參考的例子。(註:詳情可到香港電腦學會官方網站www.hkcs.org.hk了解)

李振強提醒,以相比大企業,中小企可利用快速佈署,更敏銳的市場觸角和更靈活的服務配置,對市場作出敏捷反應,製造競爭優勢。
踏入工作坊尾聲,李振強以一個故事作總結,凸顯了中小企面對雲計算優勢的在所:「有大企業老闆與中小企老闆身處森林,赫然出現一頭老虎,中小企老闆趕忙換上運動鞋,大企業老闆好奇怪地問:『你怎能跑得快過老虎?』中小企老闆說:「我跑得快過你便不用死了!」故事中的森林比喻作市場,喻意中小企對市場作出敏捷反應,換上運動鞋(雲計算),或可有助突圍而出。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資訊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