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迪拜復甦:零售市場新機遇
2014年5月14日
中東及北非地區政局動盪,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局勢穩定,是區內的避險地,得以吸納大量來自區內的投資及資金。2013年,外商在阿聯酋的直接投資額達120億美元,是2009年的3倍,其中約90%流入迪拜。經歷2009年的債務危機後,迪拜經濟穩定復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亦由2009年的 2.4%上升至2013年的5%。
阿聯酋零售市場近年發展加速,零售額於2009至2013年間增長24%,達264億美元,主要受非食品雜貨類銷售推動。迪拜是中東及北非地區首屈一指的貿易樞紐,亦被視為區內安全的旅遊度假勝地,隨著經濟顯著改善,吸引各地投資者和遊客蜂擁而至。
迪拜國際機場的國際乘客吞吐量是全球第二大,2013年達6,600萬人次,按年增長15%。同年,機場內的迪拜免稅店(Dubai Duty Free)零售額增長11%,創下18億美元新高,銷售額為全球機場零售商之冠。
此外,迪拜成功申辦2020年世界博覽會(World Expo 2020),亦反映外界對當地經濟前景樂觀,增強投資者信心。迪拜的零售業重拾蓬勃景象,香港出口商及零售商提供設計獨特、新穎時尚的產品,應可在當地覓得更多商機。
![]() |
非雜貨類貨品推動迪拜零售額增長 |
遊客及外籍人士湧入改變迪拜零售業面貌
中東及北非地區政局持續不穩,迪拜遂成為區內遊客首選的目的地。迪拜是區內優質零售商的集中地,亦是海灣合作理事會(海合會)[1] 國家中深受歡迎的購物天堂。來自海合會國家的旅客,在迪拜的過夜旅客人次中佔最大份額。2013年,迪拜的酒店入住人數增加10.6%至1,100萬人,酒店入住率達80%。來自多個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及俄羅斯的富裕遊客大幅增加,亦為迪拜零售業帶來裨益。自2009年以來,迪拜酒店的中國住客數目增加了1倍有多,2013年超過270,000人次。
![]() |
迪拜旅遊業近年增長強勁 |
|
|
迪拜人口基本上以移民居多,外籍人士佔其居住人口85%至90%之多。迪拜的勞動力大部分來自海外,其中包括專業人士及技術人員。隨著迪拜經濟復甦及就業機會增加,不少外國人再次移居當地工作,迪拜的人口亦由2009年的170萬上升至220萬左右,形成多元化及購買力增強的消費客群,為國際零售商造就豐厚商機。集各類店舖於一身的大型商場,例如迪拜購物中心 (Dubai Mall),現已成為深受外籍人士和遊客歡迎的消遣勝地。各類外國零售商,包括百貨公司及品牌專門店,紛紛進駐當地大型商場。迪拜購物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商場,2013年訪客人次創下 7,500萬新高,較2012年多1,000萬人次,連續第三年成為全球最多訪客的商場,其銷售額亦顯著揚升26%。
|
|
迪拜:外國零售商拓展中東市場的首站
與香港相似,迪拜地理位置優越,是中東地區的旅遊勝地和購物樞紐,同時亦吸引銳意拓展中東市場的國際品牌進駐。由於在迪拜營商較為便利,因此許多外國品牌都視迪拜為阿聯酋的橋頭堡,在迪拜設立據點後才把業務擴展至其他酋長國或地區市場。舉例來說,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達(Prada)於2012年與迪拜本土公司合作成立合資企業,在迪拜的阿聯酋購物中心(Mall of the Emirates)開設首家阿聯酋店舖,其後業務擴展至阿布扎比、科威特及卡塔爾。同樣,以高購買力年輕人為對象的美國零售商Abercrombie & Fitch,於2013年與一家迪拜時裝公司合資,合作把該品牌引進迪拜。多個香港時裝品牌,例如佐丹奴(Giordano)、堡獅龍(Bossini)及G2000 ,亦與當地營運商以特許經營方式,進駐迪拜的大型商場。
|
|
雖然已有不少國際零售商進駐迪拜,但產品設計新穎的新興外國品牌,仍然大有潛力拓展迪拜市場。迪拜擁有多元化的消費者基礎,對時尚創新產品的需求仍在增長。當地的國際品牌特許經營商仍是迪拜零售市場的主要業者,為保持競爭優勢,這些特許經營商均積極擴展其業務組合,特別是吸納提供嶄新產品的品牌。例如,日本時尚生活用品品牌無印良品(Muji),於2013年與M.H. Alshaya達成特許經營協議,首次在迪拜及科威特開店。M.H. Alshaya是中東地區零售商,亦與多個國際品牌合作,其中包括H&M、星巴克(Starbucks)及Victoria's Secret。
|
|
選對途徑及合作夥伴以拓展迪拜市場
根據阿聯酋的《商業公司法》[2] ,外商若要在當地設立零售企業,必須與一名阿聯酋國民合夥。外國零售商通常與當地企業合夥,成立有限責任公司(LLC),當中外國投資者最多可持有49%股權,其餘51%由該名阿聯酋國民或其全資擁有的企業持有。
有意在阿聯酋設立公司的外商,建議與擁有廣泛人脈商網的當地合夥人合作,這對公司的創立及未來發展十分重要。特別是當地合夥人瞭解本土市場情況,有助外國品牌配合當地消費者喜好,提供合適產品。在技術層面,當地合夥人在有限責任公司的職能是擔任該公司董事局的董事,外國投資者則保有管理控制權。一些外國公司為擁有更大的獨立自主權,會選擇與「隱名」合夥人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在這種安排下,外商通常每年向當地合夥人支付合夥費,換取後者放棄公司的管理控制權。
除了委任當地特許經營商外,港商亦可考慮與迪拜的分銷商或代理商合作,這樣就毋須在迪拜設立公司亦可測試市場反應。在阿聯酋,貨主與分銷商或商業代理的關係受《商業代理法》及《商業交易法》監管[3] ,規定只有阿聯酋國民才能註冊成為分銷商。
聯絡資料
迪拜工商業協會 (Dubai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 | 電話: (+971) 4 2280000 傳真: (+971) 4 2028888 電郵: customercare@dubaichamber.com 網址: http://www.dubaichamber.com/en/ |
迪拜經濟發展部 (Duba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電話: (+971) 4 4455555 傳真: (+971) 4 4455991 電郵: info@dubaided.gov.ae 網址: http://www.dubaided.gov.ae/ |
迪拜外商直接投資局 (Dubai FDI) | 電話: (+971) 4 4455977 電郵: info.fdi@fdidubai.gov.ae 網址: www.dubaifdi.gov.ae/ |
迪拜貿易局 (Dubai Trade) | 電話: (+971) 4 4453222 傳真: (+971) 4 8126777 電郵: info@dubaitrade.ae 網址: http://www.dubaitrade.ae/ |
迪拜海關 (Dubai Customs) | 電話: (+971) 4 4177777 傳真: (+971) 4 4176316 電郵: client.relations@dubaicustoms.ae 網址: http://www.dubaicustoms.gov.ae/en/ |
迪拜商業名錄 (Dubai Commercial Directory) | 網址: http://www.dcciinfo.com/ |
阿聯酋法律網站 (United Arab Emirates E-Legal Portal) | 網址: http://www.elaws.gov.ae/DefaultEn.aspx |
相關資料: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資訊圖像
[1] 海灣合作理事會成員國包括阿聯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及沙特阿拉伯。
[2] 阿聯酋《商業公司法》界定的公司類別,詳見 http://www.uaeim.ae/legal-structure
[3] 關於商業代理的規定,詳見http://www.uaeim.ae/zh/the-legal-framework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禮品及贈品
- 鐘錶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