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州南沙服務業發展機遇
2014年4月3日
廣州南沙銳意發展成為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的國家級新區,推動珠三角產業轉型發展1。同時,粵港雙方加強合作進一步推動南沙發展,期望加快粵港之間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和支援香港業界進一步拓展廣東省服務市場。
最近,南沙上報國務院審批金融創新「19條」政策,希望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及創新發展背景下,更進一步及重點發展國際金融、航運金融、離岸金融等特色金融業,和建立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區,創新政策力度與前海、上海自貿區等看齊2。若南沙有關政策得以落實,應可為香港業界帶來更多機遇。
南沙有一定產業基礎
|
廣州南沙新區(廣州南沙開發區經濟貿易局提供照片) |
南沙新區規劃的重點發展,是打造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包括(1)建設科技創新平台,推動文化創意與工業設計產業;(2)建設及發展商貿、會展和特色金融服務,依託香港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推動粵港澳金融合作,發展包括與航運產業有關的金融服務;(3)打造教育培訓基地,與港澳合作在南沙開展人才培養;和(4)打造汽車、船舶、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製造業基地。此外,南沙亦規劃構建成為區域交通樞紐,以及航運物流樞紐,通過提升南沙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及強化航運和國際物流服務,與港澳優勢互補,加快在南沙建設航運服務集聚區。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中的金融政策,明確支持港澳金融機構根據CEPA優惠措施及相關法規規定,在南沙新區設立機構和開展業務,還鼓勵港澳地區相關專業服務組織和個人到南沙新區工作,港澳地區的專業人士可按照CEPA,在南沙新區開展相應業務。
但在國務院於2012年批准南沙新區規劃之前,南沙其實已具備相當程度的經濟發展。事實上,南沙在過去十多年積極招商引資,增加投資基礎建設,已成功集聚不少內地及外資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具規模的現代產業區域3。現時在南沙的主要產業包括汽車製造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整體而言,以工業活動為主的第二產業佔南沙經濟74%,而服務業(第三產業)約佔21%4。
![]() |
逐步聚焦現代服務業
經過多年建設及引進超過300個投資項目,南沙現已建成了現代產業體系。根據南沙的統計,世界500強企業有26家已在南沙投資合共48個項目,已落戶的跨國知名企業包括豐田汽車、三菱重工、電裝公司(日本);BASF聚氨酯(德國);UL優力檢測、沙多瑪化學有限公司(美國);龍沙生物製藥(瑞士);沙伯基礎創新塑料(美國/歐洲)等。
另一方面,香港企業亦有投資南沙。目前,在南沙新區港澳投資企業合共約有600家,總投資金額約77億美元,於2013年的工業產值達108億美元,約佔當年南沙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5。
|
廣州南沙客運碼頭(廣州南沙開發區經濟貿易局提供照片) |
知名的香港投資包括建滔集團在南沙的石化生產項目,主要製造及分銷環氧樹脂、四溴雙酚A等化工產品。由霍英東集團投資成立的廣州番禺南沙貨運實業有限公司,在南沙從事綜合性物流業務,包括碼頭作業、保稅監管、物流配送、代理保險、物流方案諮詢等。2011年底,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在南沙的新教學科研大樓封頂落成,並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招收研究生,目標是在南沙發展粵港科技創新、教育合作平台。
南沙在過去憑藉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位,可以土地、稅費減免等優惠吸引投資。但這些優惠,特別是吸引新增的傳統生產性項目措施,在近年已逐漸減少,而且,不少已在南沙落戶多年的企業所享受的稅費優惠亦已經終結。
隨之而來的南沙新區規劃逐步落實,南沙轉而聚焦發展現代服務業,產業扶持改以輔助生產活動的服務業為主,強調鼓勵科技創新,引進與區內產業發展有關的中高級人才,並希望與粵港澳共建綠色優質生活圈的示範區,所以對新增投資項目的環保要求,相對以往亦有所提高。
|
|
物流航運持續發展
雖然南沙招商重點已逐步轉變,但對於已在南沙落戶的企業,或是新進投資者而言,南沙的交通及物流便利,仍繼續是南沙的重要優勢之一。而且在南沙新區的規劃中,航運、物流及有關金融服務,亦繼續是南沙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
其實,隨著南沙港口設施及交通運輸網絡不斷發展,當地的航運、物流服務已日趨完善。例如,南沙現時已有約10個達國際水平的5-10萬噸級深水泊位碼頭營運,已開通前往歐洲、北美等地多達48條國際及內地班輪航線,並建成全國最大的汽車滾裝船專業碼頭 (automotive Ro-Ro terminal),和珠三角地區最大的石化專業碼頭。此外,南沙的陸路交通網連接珠三角及京珠高速等交通主幹道,使南沙逐漸發展成為珠三角交通的樞紐。加上南沙區內工業活動增長,衍生龐大的物流運輸需求,使南沙的港口及航運活動近年穩定增加。例如在2008-2013年間,南沙全區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由648萬標準箱(TEU)增加至1,032萬標準箱,平均每年增長10%。
![]() |
香港貿發局最近走訪部分南沙企業,發現雖然他們所享受的稅費優惠已經終結,而且在人才及勞動力供應方面,南沙與珠三角其他地區差別不大,同樣面對短缺問題,但因南沙在交通運輸的優勢,並且鄰近珠三角其他生產基地及香港,有助企業提升整體營運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南沙企業的物流優勢 在南沙從事電子線路板製造的「勝得電路板有限公司」,向香港貿發局表示,南沙在交通運輸方面十分便利,加上區內高效的物流服務,可幫助該公司在生產周期不斷縮短的情況下,仍可快速回應客戶各種要求,及時發貨支援在珠三角,以及在香港的本地及外資企業的電子產品生產活動。另一方面,「勝得」的電子線路板生產屬於資本及技術密集型業務,自動化及無間斷的生產,需要在珠三角的上游供應商供應各種生產物料,而高效的物流是支援有關供應及生產活動的關鍵因素之一。「勝得」認為南沙的物流優勢,可提升該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另一家香港企業「精美工業有限公司」,亦認同南沙在物流方面的優勢。「精美」在1990年代已開始在南沙設廠,從事家庭電器、廚房/浴室潔具、汽車零部件等之塑膠、電鍍件和製成品的自動化生產。雖然該公司以往享受的稅務優惠已經完結,而且南沙的招商政策隨著南沙新區規劃落實,逐步向現代服務業傾斜,但「精美」表示有關改變對在南沙從事生產性業務的企業其實影響不大,反而南沙在未來進一步發展物流服務,可能有助該公司提升營運效率。當然,南沙亦規劃構建綠色優質生活圈示範區,在區內現有和新進的投資者,需要加強在綠色生產方面的投資,才可符合日趨嚴謹的環保要求。 |
進一步發展機遇
南沙近年同時積極通過粵港合作渠道,加強與香港合作,以便加快發展。在2011年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上簽署的《關於穗港合作推進南沙新區發展意向書》基礎上,南沙及香港雙方同意合作,提升南沙的規劃建設水平。具體合作包括:支援和鼓勵港商在南沙投資、創業;研究落實CEPA先行先試具體政策措施;支持粵港兩地大專院校以創新模式在南沙CEPA合作示範區加強合作;支持和鼓勵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南沙CEPA示範區獨立辦醫;探索給予在南沙新區投資、創業、居住和工作的香港居民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與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等6。
去年粵港雙方同意,共同著力推動南沙信息服務產業園建設,並共同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7。粵港又於2014年3月達成共識,加強推動實現兩地服務貿易自由化,特別在南沙發展方面,兩地會加強金融和會計方面的合作,包括容許廣州地區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用於支持南沙開發建設的人民幣債券;以及讓香港會計專業人士可在南沙新區內擔任合夥制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等8 。
隨著南沙新區規劃逐步落實,及粵港加強合作推動南沙發展,香港有關服務業者應有更多機會,通過南沙開發廣東市場。而且,若南沙進一步落實更多創金融新政策,可以為香港業者提供更多渠道,在投資南沙之餘,利用南沙作為跳板,更深入開發廣東的服務市場,長遠而言應可為香港業者創造更多商機。
1 | 國務院於2012年9月批准《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 |
2 | 資料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網頁,2014年1月28日 |
3 | 國務院於1993年批准設立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並於2005年批准同意設立廣州市南沙區,使南沙獨立成為廣州市的行政區之一。 |
4 | 2013年數字 |
5 | 資料來源:廣州南沙區政府;廣州南沙開發區經濟貿易局 |
6 | 詳情請參閱《廣州市人民政府、香港特別區行政區政府關於穗港合作推進南沙新區發展意向書》,2011年8月。 |
7 | 詳情請參閱《粵港信息化合作框架協議》,2013年9月。 |
8 | 詳情請參閱《實施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重點工作》,2014年3月。 |
- 金融及投資
- 資訊科技
- 物流與供應鏈
- 科技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