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
認證 電子產品的國際新標準
2013年10月30日
近年手機爆炸意外頻生,電子產品安全不容忽視,香港貿發局在早前的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期間,便舉辦了有關電子產品安全規例的研討會,冀藉以提升買家及廠家對安全規例的認知。
![]() 香港認可處主任趙軍略與場內人士分享保障電子產品質素之道。 |
無線充電技術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是利用磁力共振實現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經空氣傳輸電能,達無線電能高效傳輸;把產品設備放於充電底座上,它會判斷設備電流、電壓、頻率,再以無線方式為產品充電,技術適用於手提電話、電玩、影音產品等不同電子產品中。
| |
| |
主流品牌支援無線充電技術
研討會上,天祥集團消費及商用電子電氣源供應類產品經理伍健民表示,不少電子產品也加入了無線充電技術的支援行列,當中包括iPhone、BlackBerry、PS3、三星Galaxy、Panasonic藍光播放器、Toyota汽車等大型品牌。
由於無線充電非常便捷,伍健民指,這種技術漸為廣泛應用,其中日本ANA全日空航空更於羽田、成田、新千歲等機場,設立無線充電器,向旅客提供手機充電服務;機場外,日本有餐廳、咖啡店及美容店等零售店加入無線充電服務。
他介紹說,“qi” 認證是無線充電標準主流認證之一, 由無線充電技術認證組織「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簡稱WPC)推出,現有逾百家手機和電子廠商支援,是目前使用數量最多的無線充電標準,而取得該認證標籤的市場包括歐洲、美國、韓國、日本、台灣及香港。
“qi” 認證 67地區84夥伴認可
要加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國際認證是重要的入場券。其中香港認可處(HKAS)在機構及產品的認證上擔當重要角色,分別透過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HOKLAS)、香港認證機構認可計劃(HKCAS)及香港檢驗機構認可計劃 (HKIAS),向設於香港的實驗所、認證機構及檢驗機構提供認可服務。
與此同時,該處是國際認可論壇(IAF)、國際實驗所認可合作組織(ILAC)、太平洋認可合作組織(PAC)及亞太區實驗所認可合作組織(APLAC)的成員,亦是這些組織的多邊相互承認協議的簽署成員,可在 67個經濟體系中,取得共84個相互承認的協議夥伴。
在這次研討會中,該處的認可主任趙軍略與場內人士分享保障電子產品質素之道,並指取得認證很重要,就此引申出3項相關服務,分別是測試、檢驗及認證。
第三方認證 助提升買家信心
趙軍略解釋,測試服務是由廠商及買家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進行,例如不少廠商會測試LED燈的光度及壽命,測試中包括實驗室中的光譜及升溫測試,並按測試結果取得認證,加強產品質素的可信性;另有用於電子產品的電磁相容性(EMC)測試、電池波測試及放射測試等:「電池波測試多用於微波爐等電器,測試產品的電池波會否影響周邊產品的應用。另外,放射測試用於檢視產品受電池波影響的程度。」
檢驗服務則屬墈測及核對服務,例如檢視產品的出貨量是否合乎原來目標,甚至會涉獵環境保育、墈測大樹的健康情況,會否有倒塌危機。趙軍略補充,認證由第三方機構發出,部分認證有證書,亦有以標籤印在產品上,如UL及3C認證標籤。「這些標籤可提升客戶的信心,亦方便通行多國,提升生意額。」
手機等攜帶式電子產品電池的安全問題是被受關注的話題,德凱質量認證(華南區)廣州電子電池主管項目經理陳貴國介紹了鋰電池及鎳電池兩類便攜式二次電池的安全檢測,包括高溫循環測試、非正常使用測試、機械沖擊測試等,以測試電池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安全性。
相關網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資訊科技
- 品質檢查及測試
- 香港
- 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