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肯尼亞:進軍東非市場跳板
2012年5月4日
肯尼亞是東非最大的經濟體,海空交通較為發達,毋庸置疑是區內理想的商貿平台。當地貿易制度妥善方便,經濟穩步上揚,而且英語通行無阻,越來越受銳意開拓潛力豐厚的新興市場的香港貿易商注意。
東非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肯尼亞人口有3,800萬,佔東非整體人口三分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GDP) 在整個地區所佔比重高達40%,人均GDP在區內高踞首位。肯尼亞無疑是區內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工業化的國家。
肯尼亞擁有開放的外貿制度,並跟隨英國傳統[1],政府甚少干預,而且私營行業的規模相當龐大,因此該國雖非區內人口最多或經濟增長最迅速的國家,卻是東非的金融、通訊及分銷服務樞紐,對人口多達1.4億的東非共同體(EAC)[2]來說,其地位舉足輕重。
在基礎建設方面,位於東南方的蒙巴薩港 (Port of Mombasa) 被視為貨物進出東非及中非最重要的海運中心,特別是埃塞俄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南蘇丹及烏干達等內陸國家,對其更為倚賴。位於肯尼亞首都內羅畢 (Nairobi) 的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 (Jomo Kenyatta International Airport, JKIA) 是區域空中交通樞紐;肯尼亞航空公司有航班由該機場飛往非洲大陸40多個航點,而且每天均有航班經曼谷飛往廣州或香港。
肯尼亞的人均GDP逾800美元;這一水平不單是國家經濟較為穩固的自然指標,而且是貿易商衡量其消費潛力的一個重要尺度。在肯尼亞,消費金融服務如信用卡及其他無抵押貸款尚未普及。儘管如此,鑒於當地有一個相當龐大的非正式市場,相信其實際購買力應遠比官方數字為高。
在人口結構方面,肯尼亞與其他非洲國家一樣非常年輕,接近80%的人口年齡不足35歲。隨著收入增加,預料肯尼亞的消費潛力將不斷提升,有望成為一個利潤豐厚的消費市場,為主打各類年青人產品的港商帶來源源商機。
- 肯雅
- 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