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三角汽車零部件商機展現
2012年7月16日
東風日產的汽車零組件示範 |
珠三角汽車產業近年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內地主要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區內整車廠積極擴充產能,對各種汽車零部件需求殷切。現階段,珠三角的零部件產能仍不足應付需求,加上汽車產業在「及時生產」(just-in-time)運作模式下,供應鏈上的企業傾向與鄰近地區廠商合作,為在珠三角有生產設施的新進供應商,以及來自不同行業但與生產汽車零部件相關的公司,提供進入當地供應鏈的機會。
香港鄰近珠三角地區,港商進入當地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有相當地域優勢。不過,汽車產業供應系統向來比較封閉,對新進供應商無論在業務往績(track record)、技術及質量水平等方面要求嚴格,進入市場門檻相對較高。有意進軍珠三角市場的港商,宜先瞭解當地產業的發展特色,並充分準備全盤投資及業務計劃,以便有效發掘有關商機。
新增產能刺激零部件需求
珠三角汽車產業近十年發展迅速。2000年,廣東省的汽車產業產值只有225億元人民幣,僅佔內地汽車產業6%。但在整車廠擴充產能的帶動下,省內汽車生產活動急速增長。2010年,廣東省汽車產業產值達3,013億元人民幣,佔內地汽車產業10%,居全國第四位,僅次於上海、吉林省及山東省;若只計算汽車整車生產,廣東省的產值更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吉林省[1]。大規模的整車生產活動,引發珠三角地區對汽車零部件的強大需求,並帶動區內有關供應鏈的發展,為零部件供應商締造商機。
現時,廣東省的整車廠,以及車廠的一、二級供應商,和其他零部件生產商及配套商,已在珠三角及周邊地區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集群。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在廣東省是新興產業,相對於內地其他傳統汽車產業基地,例如包括吉林省/長春在內的東北產業基地,及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等,廣東省的產業集群,發展時間較短,供應鏈上的企業,包括內資及外資企業,他們在珠三角投資的生產設施,明顯比較年輕,亦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新進供應商的態度,相對上明顯較為開放。同時,珠三角現時的整體零部件產能不足,所以當地的整車廠及一、二級供應商,較為願意考慮與在本地有生產能力的企業合作。這樣一來,為新進的供應商提供較多進入珠三角供應鏈的機會。
汽車零部件
事實上,零部件生產在廣東省佔整個汽車產業份額,比較內地其他地方相對偏低。201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產值佔汽車產業比例為25%,其中上海 (內地最大的汽車產業基地) 的零部件製造商為數眾多,零部件生產佔上海的汽車產業比例更高達39%,整車廠及發動機廠都得到當地供應商的充分支持。相反,零部件生產只佔廣東省汽車產業9%,屬偏低水平。
所以,廣東省的整車廠及發動機生產商,較需要倚賴外來的零部件。雖然他們仍主要向本系供應鏈的企業,採購在廣東或其他省分生產、甚至從外地進口的零部件,但他們亦有要求本系供應商加強投資,並更多尋求與本地三、四級供應商合作,希望增加在珠三角的零部件產能,以支持他們日益增長的整車生產活動。
轎車生產主導產業鏈
廣東省汽車產業主要生產轎車
廣東省汽車產業近年快速增長,關鍵因素之一,是佔省內7成半汽車產業的整車生產,近年持續擴張,帶動整個產業成長。據有關統計數字,廣東汽車產量在2010年強勁增長22%至156萬輛;雖然2011年日本地震影響部分關鍵零部件供應,但全年汽車產量仍增長7%,達167萬輛,佔內地總汽車產量約9%[2]。而且,當中約8成半產量為轎車,包括具SUV及MPV功能的轎車型號。所以,省內對零部件及各種車載設備的需求,主要是滿足轎車生產的需要。
有意進軍珠三角市場的供應商必須注意,廣東省的汽車供應鏈,現時主要由三家日系合資整車企業主導,包括(1)東風日產,(2)廣汽本田,及(3)廣汽豐田。而大部分骨幹汽車零部件企業,亦屬日資或其他外資企業[3]。這三大企業合共生產廣東省約8成汽車,尤以中高檔的轎車生產為主。
例如東風日產的天籟(Teana)型號、廣汽本田的雅閣(Accord)車型,及廣汽豐田的凱美瑞(Camry)系列等,銷量近年穩居內地中高檔轎車銷量前列。這些整車企業對零部件供應商要求嚴格,而且他們生產從日本轉移到廣東廠房的車型,對於零部件的供應,無論在技術、規格、質量方面等要求,主要由日方主導,並倚賴日系供應鏈上的供應商,所以,對於日系以外、包括系外的廣東省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是相對較難進入日系整車生產的供應鏈。
|
在珠三角的日系供應商 |
另一方面,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的中方出資企業,即廣州汽車集團,是廣東省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除參與前述兩家合資廠外,亦有與其他外資企業合資生產發動機及零部件,並自行生產自主品牌轎車,包括最近上市的中檔「傳祺」轎車等。此外,比亞迪集團亦在深圳等廠房生產汽車,以及整車模具、發動機零部件等。
這些內地車廠已分別建立各自的供應系統,若與日系供應鏈比較,一般印象是內地企業普遍較易接受新進供應商加入他們的供應體系。當然,新進供應商亦必須先與有關企業建立相關的業務聯繫,和通過各種技術及質量審查等,才能進入他們的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珠三角企業較少發展一般客車的生產業務,亦少有生產其他車種,例如專用汽車、一般載貨車輛及重型貨車等,和較少生產競爭激烈的中低檔轎車或其他乘用車。所以整體來說,新進的供應商和香港有關企業,若要進入珠三角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便需考慮集中切入中至高檔轎車的供應鏈,以配合珠三角本地汽車生產需要。
歐、日車廠擴充產能,商機展現
雖然日系的汽車供應鏈,一般予人感覺是較歐系車廠封閉,相對來說是較難接受新進的零部件供應商。不過,這種情況在珠三角可能會有所轉變。主要原因之一,是區內車廠現正加快擴充產能,希望在未來數年全面擴充生產乘用車、特別是生產轎車的能力,以支援他們擴大在內地市場銷售的策略,而整個產業對零部件需求持續上升,促使包括日系企業的整車廠及有關的一、二級供應商,對新進零部件企業持更開放的態度。
廣東三大日系合資車廠的擴建項目,規模預計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在未來數年完工並投入生產,到2015年,三大車廠產能將提升至每年212萬輛汽車,整體產能比現時預計約增加45%[4]。這樣勢必帶動廣東省的汽車產業進一步增長,直接刺激省內對各種零部件進一步的需求。
廣東三大車廠產能
廠房地點 | 現時產能 | 投資新增產能 | 合計 | |
東風日產 | 花都 | 60萬輛/年 | 20萬輛/年 | 80萬輛/年 (至2015) |
廣汽本田 | 增城 | 48萬輛/年 | 24萬輛/年 | 72萬輛/年 (至2014) |
廣汽豐田 | 南沙 | 38萬輛/年 | 22萬輛/年 | 60萬輛/年 (至2015) |
資料來源: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除增加現有車輛型號的生產能力,三大車廠亦希望引進生產新車型,以便在內地汽車市場提供更多選擇予消費者。其中,東風日產對香港貿發局經濟師表示,正計劃從日本方面,引進更多新型號在廣州花都廠房生產,未來焦點會投放於發展節能、環保汽車,以及包括純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等。
如上述所言,廣東省的零部件生產本來已處於偏低水平,而且,除了要在數量方面滿足整車廠的額外生產需要外,供應商在未來亦可能須在生產設備、機器、模具、研發等方面作出新的投資,以便製作新的零部件,配合整車廠生產新型號的需求。所以,三大車廠其實已開始與其供應商商討,要求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資擴充產能。
同一時間,廣州汽車集團亦表示,計劃逐步增加自家品牌車型的研發及生產能力,特別聚焦開發新能源汽車,並在未來數年推出新車型。另一方面,內地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一汽大眾,年前亦選址落戶佛山,興建在內地的第四廠房;這家中、德合資企業,據報道在佛山的總投資額達133億元,計劃於2013年下半年建成首期廠房投產,產能預計每年達30萬輛整車,並可擴展至60萬輛。
日系車廠生產不同車輛型號 |
在各大整車廠相繼擴充產能的情況下,珠三角的供應鏈,現已開始面對「供不應求」的壓力。雖然整車廠及一、二級供應商,仍可繼續倚賴在其他省份生產、或從外地進口的零部件,以補充珠三角零部件偏低的產能,但長期的倚賴,不單在物流、運輸及其他生產成本產生各種問題,亦大大影響整個供應鏈「及時生產」的運作模式,直接減低有關企業的競爭力。
而且,日資車廠過往側重採用日系供應商的零部件,採購價格偏高。但隨著內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加上日元匯價高企,成本壓力逐步浮現。為此,本田中國最近在該集團的汽車事業中期戰略發布會上,表示可通過增大在內地的本土零部件採購比例,以解決上述問題[5]。
至於在零部件供應問題方面,珠三角的部分業者表示,區內的日系車廠及一、二級供應商,已開始探討與在珠三角有生產設施的內地及外資廠商進一步合作的可能,而他們對於日系以外的企業,相對以往來說,亦持較開放的態度,並且希望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零部件,以應付競爭日益劇烈的汽車市場。
事實上,現時在珠三角的日系供應鏈,已開始吸納部分為歐洲車廠生產零部件的企業,以及一些內地的民營企業。而且,內地政府對於外商投資內地汽車產業,亦有要求在生產環節方面進行國產化、增加應用本地生產的零部件。所以,三大車廠擴充產能,為新進的非日系供應商,提供進入日系產業鏈的契機。
此外,一向有供應歐資車廠的供應商,亦隨一汽大眾開始或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資,以便供應零部件予一汽大眾在佛山的新廠房。而歐系車廠的供應鏈,如上述所言,一般會較日系車廠開放。部分業界指出,一汽大眾及其一、二級供應商過往的表現,顯示他們較願意在內地尋求三、四級的本地供應商及其他配套商的支援。所以,一汽大眾的投資,亦可為新進的零部件供應商提供進入珠三角市場的新機會。
東風日產加強本地採購
東風日產表示希望與更多在珠三角有生產設施的供應商合作。香港貿發局研究部訪問所得,東風日產所需的零部件,現時約30%由日資廠商供應,其他供應商主要是珠三角的本地或其他外資企業,當中包括部分歐系車廠的供應商。部分零部件,特別是電子類零件如晶片組等,則主要倚賴從日本、台灣等地進口。東風日產對供應商有嚴格要求,包括下圖列舉的項目。雖然如此,該公司表示,現時在珠三角及內地其他地方,已經有很多本地企業能達到他們的要求。為配合擴充產能、生產新車型的需要,東風日產十分歡迎新進供應商與他們洽談合作事宜。
港商進入珠三角汽車產業鏈
珠三角汽車產業發展蓬勃,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相關企業提供不少機遇,而且,在汽車產業「及時生產」的運作模式下,汽車企業往往追求零庫存以減輕財務成本,並傾向與鄰近的供應商合作。香港鄰近珠三角地區,特別對於在珠三角設有生產設施的港商來說,若要進入當地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具相當地域優勢。
珠三角汽車零部件生產
可是,汽車供應鏈壁壘森嚴,而且對零部件及有關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嚴格,對新進供應商無論在財務背景、生產設施、研發能力等方面,有各種不同要求,並且十分重視供應商是否得到有關認證,例如得到ISO/TS16949在質量管理體系、及OHSAS18000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的認證,以免因個別供應商問題,而影響整個供應鏈「及時生產」的運作而招致損失。
香港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會長黃震博士,在接受香港貿發局經濟師訪問時表示,汽車供應鏈與一般消費品不同,各大整車廠均擁有各自供應系統,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其一、二級供應商亦然,新進業者難以涉足。但正因如此,若港商能成功打入供應鏈,便可取得穩定的訂單來源和較高的回報。
所以,香港企業若希望藉各大整車廠擴充產能機會,進入珠三角的供應鏈,他們在接觸不同車系企業時,便須耐心接受較其他行業更冗長的業務洽談、供應商挑選過程、樣品/產品審批程序等,並需在研發、製作工程樣品等方面作出適當投資,努力建立相關的業務往績,才能有效開拓市場。
雖然香港不是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地,但多家港商其實已從事汽車零部件業務多年,且在業界享負盛名。例如,德昌電機在微型電機、電機及驅動產品系統等技術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汽車產品現時是該集團最大的營運部門,其產品在汽車應用方面包括引擎冷卻及空調通風系統、電動車窗/天窗、車燈、門鎖、動力傳輸、刹車系統及轉向和懸掛系統等,主要供應美洲、歐洲及包括中國內地的亞洲市場,近年表現突出。
另一方面,新進科技集團主要從事專業電子製造服務 (EMS),憑藉多年經驗,已成為亞太區其中一家實力雄厚的EMS服務供應商。其多個內地生產基地,除為客戶提供計算機周邊產品、工業控制、辦公室設備、電訊及消費電子等電子製造服務,亦為內地、歐洲、北美、日本等夥伴提供汽車音響、車身電子、汽車訊息系統等相關的製造服務。
此外,精電集團是業內一家領先的中小型尺寸液晶顯示器生產商,為汽車、工業及其他產品應用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其液晶顯示產品在汽車應用方面,包括GPS 全球定位導航、溫度控制器、測速器、汽車音響、儀表板、時鐘、檔位指示器、電視等,產品主要供應歐洲、中國內地及南韓等市場。
事實上,香港的汽車零部件出口近年穩步上升,在2011年出口總值超過150億港元。主要市場除中國內地以外 (27%) ,還包括美國 (19%) 、日本 (10%) 及德國 (5%) 等先進國家,主要出口產品包括車用的音響設備、導航器具、以及部分汽車零部件和內燃引擎零件等。
也有一些港資企業從事與汽車有關設備的生產及/或貿易業務,例如輪胎、安全玻璃、後視鏡、汽車車門鎖及防盜設備、汽車座椅、電池、電氣照明設備、汽車配線組等,許多業者對此並不感到陌生,因為香港在有關方面有強大的製造及貿易基礎,只是相關公司的主業可能並非汽車零部件。而且,有關港商能夠符合相關的汽車車產品嚴格規定,因此,香港業者有能力把握珠三角汽車產業對零部件需求的機會,拓展珠三角以至內地的汽車零部件市場。
[1]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年鑒
[2]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廣東省汽車行業協會
[3] 包括中、外合資企業
[4] 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
[5] 資料來源:廣東汽車網 (2012年4月13日)
- 汽車零件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