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9SWOO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回應珠三角投資環境轉變

2013年5月2日



相片:珠三角廠商生產線

珠三角廠商生產線

珠三角生產成本上漲,投資環境轉變已是不爭事實,對區內的生產和採購活動造成影響。這些轉變其實早於六、七年前已逐步浮現。不少珠三角廠商已在多年前開始採取不同策略,一方面應付外部環境改變帶來的壓力,同時積極提升競爭力,擴大利潤空間。

今天,一些企業已把部分生產線轉移往其他較低成本地區,但大部分廠商仍選擇留在區內發展,從本業出發轉型升級,部分更從生產轉型發展零售及品牌業務,開拓內銷市場。少數未能適應轉變又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則被迫終止營運。

雖然面對投資環境轉變、生產轉移及企業關停等挑戰,珠三角產業仍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整體盈利近年更有所回升。當中經營表現較好的企業,除加大投入科技研發創新、發展高增值業務外,亦積極投資自動化廠房,提升傳統的生產能力及品質管理,並同步重整生產及供應鏈布局,優化業務營運,提高效益和競爭優勢。


相片:珠三角廠商生產的小家電

珠三角廠商生產的
小家電

勞工土地紅利不再

內地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一直是中國這家「世界工廠」的主要「生產線」之一,亦是內地最大的出口地區。2012年,廣東省整體出口5,741億美元,佔全國出口28%1, 而省內絕大部分出口均源自珠三角。過去,珠三角憑藉充沛的本地及外省勞動力,低廉的土地成本等優勢,吸引不少外國企業及港商投資,在不少消費品生產領域獨佔鰲頭。珠三角生產的成衣、玩具、家庭電器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等,在世界市場佔重要份額。

可是,近年內地沿海地區普遍出現勞動力供應不足,城鎮化及工業發展加速亦造成土地供應緊張,廠房用地成本增加,招工難、生產成本上升已成為珠三角發展常態,短時間內難以逆轉。以勞工成本為例,廣東省的每年平均工資,包括所有薪酬及津貼,在2001至2011年間增加約兩倍,平均每年增幅達11.2%。若簡單以12個月平均方法計算,平均勞工成本期內由每月1,307元人民幣2 上升至3,945元。當中製造業的平均工資在過去數年亦以雙位數字增長。

圖:廣東省城鎮職工平均工資

製造業職工每月平均工資#

20102011
元/月年增長率元/月年增長率
廣東省2,566+14.1%2,958+15.3%
深圳3,052+9.4%3,401+11.4%
東莞*2,535+19.8%2,774+9.4%

註: # 以城鎮單位在崗職工每年工資(所有薪酬及津貼)分12個月平均計算,但不等於職工一般月薪
* 為所有工業數字
資料來源:廣東統計年鑒;深圳統計年鑒;東莞統計年鑒

出廠與採購價變動呈現落差

珠三角出口很大部分屬於加工貿易,當中以OEM模式從事代工業務的企業,處於生產微笑曲線的最低增值部分,只賺取微薄的利潤或加工費。近年,珠三角企業積極轉型升級,發展較高增值業務,希望擺脫低利潤、低增值的加工局面。加工貿易佔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已從2000年高達71%,穩定地下降至2012年的54%。不過,相對全國加工貿易比重35%3 的水平,珠三角整體上仍相當依賴較低增值的加工業務。

圖:廣東省的加工貿易

生產物料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等更進一步削弱珠三角的低成本優勢。加上市場競爭激烈,特別是過去兩年受金融海嘯影響,環球市場疲弱,一些廠商因訂單不足,未能有效把成本上漲轉嫁下游客戶及消費者,對廠商的業務造成巨大壓力。

2004至2011年間,廣東省整體工業的出廠價格指數,累計增幅10.1%,不過,同期的物料購進價格指數,累計增幅卻高達30.9%。綜觀購進價格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燃料類、有色金屬材料、農副產品等生產所需的能源及物料價格上升帶動,有關購進價格於期內分別累計上升55.8%、71.1%及60.5%。

較多港商從事的通訊、電腦及電子設備業,由於科技進步快速、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縮短產品周期。有關產品的出廠價格指數在2004至2011年間累計下跌16.3%,但同期的購進價格指數,卻累計增加7.4%;此外,港商熟悉的服裝、鞋、帽製造業,雖然出廠價格於期內4 累計輕微上升1.8%,但購進價格指數於同期亦上升19.1%。出廠價格雖有上升,但遠遠不能彌補成本上升的幅度,直接影響珠三角廠商的利潤及業務營運。廠商為舒緩成本上升壓力,或提升邊際利潤,只有通過提升生產力、控制成本,或利用科研、設計的能力轉往從事更高增值的產品業務。

廣東省工業生產者購進、出廠價格指數變動

圖:整體工業生產

圖:通訊、電腦、電子設備製造業

圖:服裝、鞋、帽製造業

轉型高增值業務

相片:珠三角廠商生產的線路板

珠三角廠商生產的
線路板

投資環境轉變下,一些企業在過去數年,已逐步向鄰近較低成本內陸地區,甚至向一些亞洲國家,轉移部份生產業務,希望彌補珠三角用工不足,並解決成本上升問題。有報導指出,一些較低競爭力的企業因成本壓力而停止營運。不少業者亦表示,雖然海外買家仍繼續從珠三角採購各類消費品及工業製品,但金融海嘯的發生,影響了部分買家對小型企業的信心,擔心部分企業可能缺乏資金,或不能應付成本上漲壓力,未能滿足訂單規定。買家為保障產品能準時付運,遂將部分訂單流向較大型企業,使小企業生存空間受到制約。

相片:珠三角廠商生產的汽車零部件

珠三角廠商生產的
汽車零部件

雖然如此,珠三角的整體產業並未因投資環境的轉變,或部分企業轉移或關閉停產的影響而出現倒退,反而在近年繼續保持可觀增長。2012年廣東省的工業增加值上升8.4%,相對2011年的12.6%增長只是步伐有所放緩而已。其中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大部分廠商,包括在區內設廠的港資企業,仍選擇留在珠三角發展,並積極考慮轉型升級,及發展高增值業務、增強競爭力。當中不少企業在數年前開始,不斷加大投放資源於科技研發、產品設計活動,積極從事較高增值的產品或生產服務,希望改變依賴生產各種勞動力密集及低附加值生產的局面。

廣東省工業增加值
圖:廣東省工業增加值 圖:佔所有工業比重
廣東省工業增加值

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廣東省的R&D科技研發經費支出比上年增加15%,佔全省GDP比例穩步由2000年的1.1%水平,逐年遞增至去年的2.1%5。 由此可見,區內企業的科研投入力度已有增加趨勢,使整體工業邁向高增值、高技術方向發展。現時,高技術製造業佔廣東省工業的份額已超過五分之一,而相對資本密集的汽車製造業份額,亦由十多年前微不足道水平,上升至5%以上。


從加工走到技術品牌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1980年代初成立,從事單面及雙面木漿紙和玻璃纖維覆銅板加工。生益科技初期的生產技術及配方均從外國引進,雖然業務不斷擴張,但只能賺取一般加工費。公司管理層意識到單純的來料加工業務沒有發展前景,遂開始投資於科技研發、品質控制及資源管理系統。經過多年努力,生益科技現在內地及外國已取得合共200多項技術專利,並在東莞設有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其產品主要包括阻燃型環氧玻纖布覆銅板、複合基材環氧覆銅板及多層板用系列半固化片,供應給客戶及下游生產商,製造高階電子產品應用的單、雙面及多層線路板。生益科技的產品已獲得跨國電子企業,例如西門子、摩托羅拉、索尼、諾基亞、三星、華為等認證,除在內地市場銷售外,亦遠銷美國、歐盟、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
[更多內容…]


高技術產業穩步增長

天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於2009年在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成立,屬內地首批專門從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外延片研發和生產的高新企業,其研發團隊得到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支援,主力從事利用碳化硅物料(SiC)製造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外延材料及器件,可廣泛應用於生產各種高頻、高功率的電子器材,包括汽車、通訊及電力傳輸/變壓設備等電子零件。天域的項目負責人認為,雖然珠三角的投資環境隨著土地及生產成本上升而不斷轉變,但發展高增值的科技業務,主要靠技術及人才取勝,所以不受上述的投資環境轉變影響。目前,天域已配備世界一流的有關生產及SiC-CVD配套檢測設備,並於2012年下半年開始為客戶生產及服務,躋身全球少數可生產碳化硅外延片廠商之列,主力向美國及日本等地客戶推廣及銷售。

若細看各行業的詳細情況,不難發現較高技術或資本密集的產業表現較為突出,例如佔省內高技術製造業超過7成的通信及電子設備製造業,近年受惠電子市場蓬勃,於2007至2011年間佔所有工業的份額由17.9%上升至差不多20%的水平。此外,部分看似勞力密集的行業,例如服裝/鞋/帽製造業及家具製造業等,其所佔份額亦輕微上升,不過,競爭激烈的行業,例如包括家庭電器的電氣機械製造業,或技術含量較低的紙製品業、文教體育用品等,其份額有所下降,但必須注意的是,這些行業的增加值,在2007至2011年間,實際上仍繼續上升。

廣東省各行業增加值變化

佔所有工業增加值比例2007-2011年
增加值變化
20072011
通信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17.9%19.4%↑+66.7%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10.8%9.4%↓+33.6%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5.8%6.7%↑+77.0%
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5.9%6.2%↑+60.2%
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2.9%3.1%↑+63.9%
紡織業2.8%3.0%↑+64.5%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2.0%2.9%↑+127.2%
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2.0%2.2%↑+67.1%
造紙及紙製品業1.8%1.5%↓+32.5%
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1.5%1.3%↓+36.9%
家具製造業1.1%1.3%↑+76.3%
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複製1.1%1.1%↓+49.4%

註:規模以上工業數字
資料來源:廣東統計年鑒


另闢蹊徑發展內銷

鞋業是東莞傳統出口型支柱產業之一,但隨著近年出口市場放緩,加上珠三角勞動力及生產成本上升,致使主力出口的廠商備受壓力。為解決鞋業廠商規模小,缺乏資源開拓內銷零售網絡,又缺少自家品牌的困難,東莞市皮革鞋業協會發起開辦的首家「工廠店」於2012年底開業,以品牌聯營、廠價直銷的方式運作,匯聚東莞的鞋業廠商,銷售由各企業提供的自家品牌產品,包括男/女/童裝皮鞋、皮衣、公事包及手袋等皮具用品。皮革鞋業協會的王勝培會長表示,大多數從事貼牌生產的出口廠商,均有能力生產高質素產品,而「工廠店」主要是協助廠商在繼續出口業務之餘,銷售他們利用剩餘產能生產的高質素產品,一方面為廠商提供零售渠道及物流支援,同時讓廠商熟悉小批量生產的零售營運模式,開展品牌推廣活動,克服出口轉型內銷的各種困難。[更多內容…]

增加資本投入

珠三角企業亦十分重視提升生產方面的競爭力。越來越多企業願意投資自動化生產線,並購置較先進、精密的生產設備。除為了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外,珠三角企業均面對市場競爭激烈的壓力。因應客戶對各類消費品及工業製品要求轉趨複雜,不少企業近年加大投資在各類型生產設備,務求生產更好的設計及更高品質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並迎合日益變化快速的市場。市場要求越來越高,企業亦須加強品質管理,同時配合現代化的物料管理系統、高效的物流配送等服務以增加生產及銷售效率,降低營運成本。


升級轉型屬長期目標

小家電行業競爭激烈,屬微利行業,而且招工難、工資上升等問題,更蠶食廠商的利潤空間。但在深圳從事設計和生產各類型小家電的艾美特電器深圳有限公司,在10多年前已陸續實施自動化生產,實行全面品質管理,在提升生產力、品質同時,大大降低工資/成本比例。同時,艾美特早於1990年代,除開拓海外傳統市場外,已開始為其小家電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聚焦內地市場,並註冊「艾美特」、「AIRMATE」商標,在內地市場推廣自主設計和生產的自家品牌產品。艾美特表示,升級轉型屬長期目標,很難一蹴而就,而且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升轉門檻只會越來越高,所以廠商必須制訂長遠的投資策略,並盡快採取行動措施提升競爭力。[更多內容…]


自動化生產的力量

成衣製造雖然予人「低增值、勞力密集」的印象,但東莞永嘉盛針織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高檔毛織品出口,其毛衣的織造生產過程,相對其他成衣產品,要求較高的生產工藝,並且需要較繁複的品質管理及生產流程,才可滿足海外客戶的各種要求。永嘉盛在10年前已開始積極投資,務求加強生產工程方面的能力,全面實行自動化生產。永嘉盛現時可因應客戶的不同要求,輕鬆地改變生產線的設定,製造不同款式及設計的產品,除提高生產效率及加強品質控制外,更可幫助降低整體生產及營運成本。永嘉盛的經驗表明,廠商從技術層面升級轉型,除著眼科技研發、增強產品設計能力外,也可通過提升生產技術及加強自動化,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更多內容…]

過去10年間,珠三角企業的投入資產與生產值比例,由2001年8.7的水平上升幾乎1倍至2011年的15.0;同期,以工業增加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上升1.2倍。這種利用投資於生產設備,提升生產力達至轉型升級的策略,不單只在較高技術行業發生,在一些傳統上較勞力密集行業,例如成衣、家具等,亦屢見不鮮,而這種發展在過去一段頗長時間已經開始。

圖:廣東省工業企業生產效率指標

珠三角生產成本上漲,但企業難以把成本上漲全數轉嫁給客戶,經營壓力日益增加。不過,成功轉型升級的企業,仍能通過增強科技、生產能力等,提高產品的增加值,減低整體成本。雖然不少企業仍依賴微利的加工或低技術業務,但區內工業企業的整體利潤率,在過去數年確實在穩定上升軌道當中。以稅前盈利佔主營業務收入估算,2011年平均達10.3%,在扣除稅務支出後,盈利率約有6.3%,而區內的港澳台外資企業的稅後盈利較高,達7.2%水平,與全國平均7.3%水平相若。

圖:工業企業利潤率

重整生產及供應鏈管理

近年一些廠商逐步把部分生產線轉移到較低成本及勞動力較充沛的地區。不過,當中部分廠商,特別是較大型的企業,其實是重新布局生產活動,一方面保留珠三角的產能,同時在其他地方設立據點,例如在珠三角以外的廣東省地區,及與廣東毗連的江西省等,利用當地的勞動力及土地,建立與珠三角平行的衛星廠房,以達擴大產能的目的。當中不單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亦包括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如生產電子終端產品及零部件等企業。


抓緊城鎮化契機開拓市場

深圳市天益光纖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營集光通信設備研發、製造、銷售與服務一體,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雖然廣東工資及營運成本不斷上升,但天益考慮到深圳的技術人才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比較集中,在需要時向外尋求技術上的服務及支援比較方便,與客戶聯繫亦較便利,所以仍以深圳為該公司的管理、銷售及研發基地。不過,生產活動則已轉移到成本較低的江西省吉安市,由深圳總部提供在採購、物流、技術等方面的支援。[更多內容…]

據香港貿發局於2013年第1季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11.8%有從事生產活動的香港廠商預期未來三年(2013-15年)需要開設新廠房,當中主要仍會選址在珠三角(36.2%)及其他廣東省地區(19.8%),亦有部分選擇其他內地省份,及其他亞洲地區設立新廠房。此外,有從事生產活動的廠商對其現有廠房規模作出評估,當中大部分表示會擴充或保留在珠三角廠房的規模,當然亦有部分考慮收縮或關閉其珠三角廠房6。

圖:港商未來三年開設新廠房選址計劃

隨著內地的物流配送網絡日趨成熟,企業已很容易在沿海不同地區份採購各類零部件,提高整體零部件採購的成本效益;同時內陸地區生產活動增加,亦漸漸發展成為不少工業及生產物料供應地。事實上,不少珠三角企業近年開始重組其供應鏈,積極增加在內地的採購活動,除增加在珠三角及廣東省內採購,亦開始更多從鄰近及其他省分搜尋更合適的零部件,利用內地製造物料,替代較昂貴的進口,希望降低成本。

據上述同一項香港貿發局問卷調查,香港公司在2012年出口海外市場產品中,以金額計算約86.2%的產地為中國內地,當中主要的生產地點為珠三角及其他廣東省地方7。這些產品所採用的內地採購生產物料(非進口)比例,由2009年的70.3%,上升至2012年的75.3%,並預期到2015年會上升至77.7%;他們在2012年於內地採購的生產物料中,除了由珠三角及其他廣東省供應外,亦包括鄰近廣東的內陸省份(即江西、湖南、廣西)、長三角、環渤海等地方。

圖:2012年港商出口中國產品的生產地點

港商在內地生產的主要物料採購地

物料採購地生產地
珠三角其他廣東省鄰近廣東省份長三角環渤海
珠三角89.6%47.2%62.1%59.6%56.7%
廣東(珠三角以外)40.1%85.6%65.8%50.8%48.8%
鄰近廣東省份11.7%16.7%62.1%15.1%24.9%
長三角40.4%40.6%55.8%87.9%62.7%
環渤海10.4%12.6%26.3%22.3%70.1%
中部省份5.2%6.5%16.8%9.5%19.9%
西部省份3.6%3.9%10.0%5.9%11.9%
內地其他地方1.7%3.1%5.8%3.1%3.5%

註: 鄰近廣東省份=江西、湖南、廣西;長三角=上海、浙江、江蘇
環渤海=北京、天津、遼寧、河北、山東;中部省份=山西、河南、湖北、安徽
西部省份=重慶、四川、雲南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2012年香港貿易及製造商調查」

綜觀以上調查結果,港商在珠三角生產或採購的產品,其生產布局及物料的供應鏈已出現變化,當中最大特色,是珠三角仍是有關產品的主要生產及來源地,以及未來擴充產能的首選地之一,但這個發展需輔以鄰近省份的生產力,以補珠三角在勞動力的限制及成本上升方面的不足。而且,雖然廠商仍以生產活動地點為主要採購地,但整體的採購活動亦已漸漸分散往其他省份,把不同地點的上游廠商與珠三角供應鏈連接,供應鏈管理一切以成本效益為主導,不再受以往交通物流不足而侷限於某一地域。

對港商的啟示

基於以上分析,及部分企業採取的回應策略,可歸納以下要點供港商參考,以便回應珠三角投資環境轉變。

  • 不少珠三角廠商在多年前,已開始尋求不同的對策提升競爭力。成功升級轉型的企業利潤增加,但其他企業不能同步提升競爭力,則有可能被市場淘汰。所以,港商應盡快制訂有關策略,把握機會為公司尋求合適出路。
  • 除轉型發展零售及品牌業務外,更多廠商其實是從本業出發提升實力,加大科技研發及創新力度,發展較高增值、高技術產品。廠商除可保持原有的生產營運,以科技實力保證其業務可持續發展外,亦可同時減低因從事不相熟的業務營運而帶來投資風險。
  • 廠商亦可通過增加資本投入提升生產力,例如設置自動化生產線,及投資較先進、精密的生產設備,同時配合現代化的物料管理系統,務求增加生產及銷售效率,解決招工難的同時,降低營運成本。
  • 轉移生產線往較低成本地區,也是企業選擇之一。但港商可更進一步,全面考慮重整其生產布局,除可保留珠三角產能外,亦須檢討供應鏈管理系統,利用日趨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務,在全國採購具成本效益的生產物料,而不再局限於某一地域生產和採購。

1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2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 除另有說明外,本報告中貨幣單位均為人民幣。
3 資料來源:廣東統計年鑒;2012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 2004至2010年
5 資料來源:2012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廣東統計年鑒
6 詳情請參考本局的「2012年香港貿易及製造商調查」報告
7 包括自行生產或外判予其他廠商生產的產品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中國內地,
  • 珠三角,
  • 出口,
  • 勞動力,
  • 土地成本,
  • 外國企業,
  • 港商,
  • 投資,
  • 消費品,
  • 城鎮化,
  • 招工難,
  • 加工貿易,
  • 增值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4
珠三角78727
出口76477
勞動力79505
土地成本82526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4
珠三角78727
出口76477
勞動力79505
土地成本82526
外國企業82527
港商99361
投資73402
消費品82528
城鎮化73004
招工難82529
加工貿易73728
增值78989
生產物料82530
人民幣82460
升值82531
金融海嘯82532
環球市場82533
出廠價格82534
購進價格82535
通訊82536
電腦79500
電子74580
服裝79966
鞋82500
轉移82537
科技研發82492
設計79446
附加值99399
高技術82538
自動化79906
升級轉型99116
利潤82461
供應鏈82483
物流99273
採購82539
創新74578
生產力82540
製造業77510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1年1月11日

2021年進口及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生效

2020年12月7日

內地對部分醫療物資不再實施出口商品檢驗

2020年11月5日

內地公布2021年貨物出口配額總量及申請辦法

2020年7月28日

廣州市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2月3至7日

法蘭克福國際春季消費品展覽 2023

2023年3月28至30日

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 上海,CHIC 2023(春季)

2023年4月11至15日

「香港時尚館 • 海口」• 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2023年11月21至22日

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