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9QLWD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內地邁進高增值新階段

2012年12月7日


過去30年,中國內地憑著成本低廉的優勢,一直是獨佔鰲頭的世界工廠。不過時代轉變,今天內地勞工成本飛漲,不再是低成本生產地。

最重要的問題是,撇除價格競爭力,內地還有其他優勢嗎?

答案肯定是「有」。內地正逐步升級轉型,以較高增值產業取代舊有產業模式,特別是資訊科技及電子消費品行業,情況尤為顯著。

許多年前,內地政府採取支持低成本產業發展的政策,吸引眾多跨國企業到內地設廠生產西方市場所需的消費品。

回望過去,由1990至2011年僅僅21年間,內地在全球生產出口市場佔有的份額,由1.8%揚升至15.4%。

可是,今天內地工資水平迅速上漲,跨國公司不得不調整方針,檢討採購策略。

由於運輸成本上升、營商的不明朗因素增加以及供應鏈日趨複雜,許多企業開始把部分離岸生產活動遷回本土,並把一些原本在中國內地進行的生產活動遷往其他低成本國家。

圖:內地製造業單位勞工成本變化

1995至2005年間,內地製造業單位勞工成本,亦即每一生產單位的工資成本,累計下降近40%。

究其原因,是勞工生產力增長速度遠遠超越製造業工資的增速。

不過自2005年起,由於工資增速加快,內地的單位勞工成本已開始上揚,部分勞力密集生產商不得不遷往工資水平較低的國家,例如孟加拉、印尼和越南。

舉例來說,越南於2010年超越中國,成為鞋履巨擘耐克(Nike)最大供貨地。

事實上,自2011年起,美國和歐盟進口的多種勞力密集產品,例如服裝、鞋履和玩具,中國產品所佔比重已開始下降。

相反,孟加拉、印尼和越南生產商正逐漸取代中國廠商的位置。

服裝貿易是個很好的例子。孟加拉產品在美國進口服裝所佔的比重,2006年為3.8%,到2012年1至7月已攀升至6.1%;在歐盟進口服裝所佔的比重,亦由2006年的7.7%增長至2012年首4個月的13.7%。

至於越南,該國產品在美國進口服裝所佔比重,由2006年的4.3%攀升至2012年1至7月的9.1%;在歐盟進口服裝所佔的比重,亦由2006年的1.7%增長至2012年首4個月的2.4%。

採購策略

據Hackett Group的《2012年供應鏈優化研究》(2012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Study)顯示,在制訂製造業採購策略的過程中,「總落地成本」(total landed cost)是左右決策的最重要因素。

「總落地成本」是指整條供應鏈由首端至末端涉及的成本,涵蓋製造、運輸及物流、庫存置存成本,以及各項徵稅。

內地單位勞工成本上漲,與西方工資水平的差距也逐漸收窄。

此外,內地的環境相關徵費增加,以及運輸成本上升,也導致內地與西方之間的總落地成本差距收窄,由2005年的31%拉近至2010年的23%。

假如內地與西方之間的總落地成本差距進一步收窄,將促使更多跨國公司考慮把生產活動「回流」,遷回本土基地。

不過,先前外判至內地的低技術製造業職位,可以回歸先進經濟體的應該不多,原因是本土製造業規模不大,產能有限。

對於總落地成本中勞工成本佔很大比重的產業來說,離岸生產帶來的財政優勢仍然吸引,亦可持續下去。

可以肯定,已經北移內地的香港廠商,要回流香港十分困難。

這些廠商寧可使用更多機器,以及提高產品的增值含量,藉此把單位勞工成本維持在較低水平。

此外,內地有不少發展蓬勃的產業集群,許多生產功能和服務都可以在當地採購。

這樣,內地不但可以在整體供應鏈中擔當更全面的角色,更能提高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及減少庫存投資,令總落地成本下降。

全球消費,全球生產

具諷刺意味的是,數年前為逃避內地工資上漲而遷往其他亞洲地區的廠商,現在發覺新生產基地的工資水平正隨著投資增加而迅速攀升。

事實上,內地的情況開始在其他亞洲國家重演。由於產能和資源局限,某些國家的工資升速甚至超越內地。

一些全球企業開始採取地區性樞紐的策略,積極評估其他可以進行採購及生產活動的地方。

服裝生產及零售商JoS. A. Bank一向在斯里蘭卡及馬來西亞生產,現在則計劃於中美洲及約旦增設廠房。

電子產品巨擘西門子(Siemens)最近選中墨西哥,準備在當地展開一個新投資項目,不再擴充內地的生產規模。

這種「地區化」策略的目的是更迅速地回應個別市場的需要。

事實上,不少產業為降低成本,均認真考慮在「地區性樞紐」生產,藉此縮短供應鏈。

此外,消費者日益關注他們的採購行為對環境有何影響,以及企業的社會、道德、文化及衛生(簡稱SECH)評級。一般來說,較短的供應鏈有助減少企業的碳排量。

舉例來說,對有意向美洲市場,特別是日益重要的拉丁美洲市場供貨的公司而言,墨西哥是理想的生產中心。

在亞洲,對許多產業來說,中國肯定是最富吸引力的市場。自從中國於2000年放寬外國公司的內銷限制,中國內銷市場便日益成為外國生產商拓展的目標;他們亦在內地製造產品作出口之用。

有些企業甚至把他們的供應鏈分拆為更小、更靈活的單位,以便更有效地服務地區客戶,以及緩衝保護主義情緒與自然災害帶來的不明確因素與風險。

新時代來臨

不過,毫無疑問,內地仍是生產及採購大批量產品的核心地區,也是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樞紐。

隨著跨國企業改變其供應鏈模式,內地的加工貿易產業,特別是以原件製造(OEM)及原創設計(ODM)形式向外商供貨的業者將受最大影響。

為保持競爭力,內地製造業一直在更新轉型。現在,內地出現了更多產品周期短、增值成份高的產業。

中國商務部表示,電器及電子產品現佔中國加工貿易出口逾78%份額,較2002年的65%為高。

表:中國產品出口

中國是具競爭力的資訊科技、電訊產品及電子消費品製造基地,其吸引力在於擅長生產不同種類的產品。

內地一些新興及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能向上游用家提供所需物品,例如零部件。

輔助物品如金屬、塑料、電動及包裝等物品都很容易在當地採購。

此外,一些必須的支援服務,例如貨運代理及化驗所測試服務亦日益發展完備,有助製造商及出口商提高效率,令供應鏈更可靠。

因此,內地在全球辦公室及電訊設備出口市場的佔有率,已由1990年的1%擴大至2011年的29.6%。

即使是製衣業,內地廠商亦已採用新技術,並斥資進行研發,藉此提高生產力與增值能力。

有香港服裝採購員指出,若要供應大批量的簡單服裝,向東南亞國家採購產品能降低成本。但是,若要採購小批量設計精致的時裝,交貨期又較短,那麼內地仍是首選採購地。

此外,內地出口商也一直以更積極進取的態度去拓展新市場。

國際零售商積極開拓新興市場,能為從事OEM或ODM業務的出口商締造商機;與此同時,內地本土企業提供的產品,品質及設計優良,價格相宜,也日益受到新興市場消費者歡迎。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中國內地,
  • 中國出口,
  • 勞工成本,
  • 供應鏈,
  • 採購,
  • 亞洲,
  • 營運成本,
  • 製造業
  • 中國內地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中國出口89939
勞工成本82452
供應鏈82483
採購82539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中國出口89939
勞工成本82452
供應鏈82483
採購82539
亞洲79708
營運成本77549
製造業77510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2年4月13日

全球製造業漸重回正軌 料成疫後復蘇主要引擎

2022年5月6日

國務院部署進一步推動中小微企業紓困舉措及外貿保穩提質

2022年5月3日

長三角5市海關保障區內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2022年3月2日

美國新訂防止強迫勞動法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2月15日

母嬰及玩具產品買家採購線上座談會 (上海)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5月17至18日

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2023

2023年11月21至22日

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