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便利提升大湾区营商环境
2022年2月28日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
为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2月15日,广东省商务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广东省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粤商务港字 [2022] 2号),提出多项措施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口岸通关便利化。有关措施包括:
进一步优化通关全链条全流程
- 推进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争取海关总署支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关全业务领域一体化改革与协同发展。
- 简化进出口环节随附单证:全面推广电子报关委托,明确在申报环节不再要求企业提交纸质版报关委托书。进一步简化进出口环节随附单证,实行企业提交单证一次性告知。落实海关总署统一部署,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广州、深圳与东亚地区主要贸易伙伴口岸间相关单证联网核查。
- 优化货物进出口申报模式:支持企业自主选择进出口申报模式,进一步完善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扩大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支持深圳港口建设完善「直提直装」信息化系统,便利企业在线办理业务。
- 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鼓励企业建设海外仓,引导更多企业选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全面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不断完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政策。
- 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优化进口食品化妆品样品检验监管。稳步推进商品检验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及时有效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 进一步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度: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税务退税系统数据交互,进一步提升口岸退税申报便利水平,2022年底前税务部门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口岸收费
- 落实港口降费措施:按照国家部署,进一步完善港口收费政策,严格执行停征港口建设费、减并港口收费项目等国家降费措施,归并精简收费项目。
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 推进海运口岸物流单证无纸化:鼓励有条件的码头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智能卡口、智能理货等应用,实现与海关系统数据对接。引导经营企业在全省主要海运口岸继续推进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装箱单、提货单等单证电子化。推进船公司统一海运电子提单标准,实现无纸化放单。在集装箱干线港推进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应用。
- 推进中欧班列物流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中欧班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物流数据共享与合作,实现企业一次录入、多次使用。
进一步提升口岸整体通关服务水平
-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办理:推进口岸环节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加强行政审批业务系统整合和优化,实现进出口环节行政审批线上办理和窗口递交纸本、后台流转作实体验核的一体「通办」。
- 推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支持推进水陆、水铁、水空、空陆等多式联运,强化多式联运业务发展。
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口岸通关便利化
-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通关便利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香港、澳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对接,推进「澳车北上」、「港车北上」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粤港澳大湾区跨界车辆信息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广。率先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应用粤澳货物「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粤澳货物「一单两报」。
- 深化粤港粤澳口岸查验模式创新:深化深港、珠澳合作,在有条件的横琴口岸二期车辆查验通道等陆路口岸研究复制推广「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新模式,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出入境人员查验手续。
-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行船舶安全检查合作机制:推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进出港并航行于粤港澳之间的港澳籍船舶、内地运输船舶、大湾区船籍港内地非运输船舶,进出内地港口时按照国内船舶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探索建立健全来往港澳航行的非公约船舶安全检查合作机制。依托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运输船舶安全检查协同检查监管系统。
- 深化区域物流一体化监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改革,支持拓展「湾区一港通」、「湾区组合港」项目覆盖范围,并探索延伸至粤东和粤西港口,推动外贸货物可在支线港口完成通关手续。
资料来源:广东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