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
2021年11月19日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
为规范和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有效维护医疗美容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于11月1日发出公告 (2021年第37号),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指南》旨在向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工作提供指引。
《指南》当中所称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而所称医疗美容广告,是指通过一定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美容医疗机构或者医疗美容服务的商业广告。
《指南》明确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广告主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发布或者委托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广告主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必须依法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必须依法查验《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严格按核准内容发布。但美容医疗机构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主动公开医疗美容服务信息,不具有商业目的,一般不视为商业广告行为。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著力解决危害性大、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对有关情形予以重点打击,包括:
- 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
- 违反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等法律法规规定,对未经药品管理部门审批或者备案的药品、医疗器械作广告。
- 宣传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备案的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
- 宣传诊疗效果或者对诊疗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证性承诺。
- 利用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社团或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
- 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医疗美容广告中出现的所谓「推荐官」 「体验官」等,以自己名义或者形象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的,应当被认定为广告代言人。
- 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人物专访、新闻报道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美容广告。
- 对食品、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宣传与医疗美容相关的疾病治疗功能。
- 其他违反广告法律法规规定,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行为。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