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 活动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订阅
  • 订阅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语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记 |

HKTDC.com 关于香港贸发局 My HKTDC

登入 登记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https://hkmb.hktdc.com/sc/ODQ5NjEzNDA1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香港智慧医疗发展趋势

2021年9月13日



新冠疫情对环球经济和人们生活模式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智慧医疗产业却因疫情关系而急速发展。社会对智慧医疗科技的关注和接受程度亦与日俱增,遥距医疗、医疗物联网、健康数据管理等应用技术的发展潜力深厚。另一方面,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利用科技通过医疗、服务、管理层面的自动化及电子化,减轻对人手需求的压力。对此,贸发局经贸研究设立了「智慧医疗」专题,并邀请了多家从事医疗健康相关的科技企业探讨智慧医疗在香港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此文章归纳及整理了智慧医疗在香港发展的趋势。

疫情驱动遥距医疗应用​​​​​​​

相片:疫情加促遥距视频诊症的应用

疫情加促遥距视频诊症的应用。

疫情期间,部分病患者为避免求医时被交叉感染的风险,未能适时地到医院或诊所求医、覆诊或接受治疗,遥距医疗的应用实为大势所趋。香港部分公立医院及私营医疗机构在疫情期间推出视频诊症服务,例如香港伊利沙伯医院因应疫情推出视频诊症服务,让市民大众认识和瞭解遥距医疗的实际应用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先进的电子通信科技,一站式的遥距医疗应用程式平台例如DoctorNow及DrGo,主要提供轻微疾病(例如发烧咳嗽、腹泻/呕吐、皮肤问题、情绪病等)的诊症和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定期覆诊和健康管理。病人可以足不出户便能通过遥距视频诊症,并由应用程式平台把诊断结果及药物送到病人指定地方,更能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或长者带来方便。不过,一些需要身体诊查的紧急护理和复杂的情况仍须医生临床判断,并不适合遥距视频诊症。

对比其他市场,香港遥距医疗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香港医务委员会于2019年12月发出Ethical Guidelines on Practice of Telemedicine《遥距医疗实务道德规范指引》,列明医生使用遥距医疗取代传统的医疗服务和建议时,完全有责任满足所有法律和道德要求,而以面见方式会诊的护理病人标准,同样适用于遥距医疗。由于遥距医疗的执行细节和标准仍未具体确定,部分私家医生因此而却步。另一方面,遥距医疗非常依靠一个完善和安全的视频诊症平台进行,并不能单靠视频电话或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因为病人的资料和病历、医生的诊断和处方都属于病人隐私,必须保密。因此对视频诊症平台的资金和信息技术的投入十分庞大。

善用科技提升医疗效率

科技提供创新及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服务业应对服务需求上升带来的挑战。近年,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一直努力开发信息技术方案,以支援临床工作。例如开展「智慧医院计划」,当中包括一个轮候管理系统,借此简化诊所和医院门诊的候诊安排。2019年12月,医管局推出移动应用程式「HA Go」,让市民透过智能手机管理在医管局的就诊安排。除此之外,部分的公立医院亦成为发展智慧医院的试点。例如,将军澳医院已于院内设立5G网络,让医护人员可在手术过程中透过5G智能眼镜,即时共享内窥镜图像。这些科技进一步提升香港公共医疗系统的效率。

一些从事信息技术的香港企业,也积极研发医疗科技应用。例如万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医疗物联网市场,已研发出19个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解决方案,包括智慧药房管理系统、智能洗衣追踪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等。当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一个用于医院内部的药品检索系统-「智能配药系统」。病人整个取药过程可由3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 ,大幅节省病人的等候时间、减少人为错误及人力成本,提高药剂部的营运效率和准确度,以及提升病人的取药体验。自系统推出后,至今已有逾10间香港公立医院使用。

另外,香港首家智慧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医院(CUHKMC)已于2021年1月投入服务。凭借全面无纸化的电子病历纪录、移动信息技术和实时数据,以及物联网的应用,支援病人诊治流程,为病人提供无缝及有延续性的医疗服务,同时统筹及加强专业医疗团队服务的整合能力,让病人与医护人员有更密切的交流,并建立和优化管理系统,促进医疗成效,提高医院运作及服务效率。

病历和自我监测生理数据的整合

除了公营及私家医院会利用电子数据系统提高效率外,香港的一些诊所、医疗集团等机构也会通过智能化去管理和处理病患的医疗数据,并协助个人用户定时监测身体健康数据,让医护为病人,特别是长期病患者,提供更精准全面的诊断和护理。例如医疗集团内的专业应用平台可以连接 X 光机等医疗器材,自动传送病人检查图像到电脑系统,方便医生查阅。医生在有需要时,可以转介病人到集团内的专科医生作进一步治疗和跟进,免却病人携带病历、检查报告等四出求医的烦恼。特别是一些长期病患者有不同时期和类型的验身报告,集团内的医生可以通过专业应用平台,随时查阅患者的病历以便调节药物的剂量,从而提升医疗效果。

除了医疗数据外,一些智能穿戴式设备可以配合个人用户的健康管理移动应用程式,让用户记录日常食物卡路里摄取量、血糖、血压、心率和步数等。一些长期病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量度和监测血糖指数,以便医生调节药方及剂量。通过整合病历和生理数据,让医护人员全面瞭解用户的个人健康状况,同时让用户更清楚瞭解自身的身体状况。长远而言,则可通过整合医疗机构和个人用户的健康电子纪录,再利用云端运算、人工智能善用医疗数据,为发展新一代智能医疗做好准备。

香港发展医疗科技的优势

综观而言,智慧医疗产业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增长极,而香港具备不少优势及强项发展相关的医疗健康科技。首先,香港在国际医疗界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不少专科范畴,例如肠胃科、糖尿科、肿瘤科和非创伤性产前诊断,在国际医学界享负盛名,定能协助医疗科技发展的研究及应用。其次,香港拥有专业的研发人才,根据《2020 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有3所大学排名跻身首50名。加上,香港作为国际城市,能吸引海外优才到港发展。第三,香港具有成熟的法律体制,当企业与内地及其他海外公司和机构合作时,往往涉及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等问题,香港的法律专业人士在处理国际商事法方面经验丰富,可就多个范畴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第四,香港虽为弹丸之地,但背靠大湾区制造基地,不少创新科技在香港研发后,在推动研发成果商品化时都会在大湾区寻找生产合作伙伴及拓展市场的机会。

由于香港本地市场规模较小,企业需要拓展内地或海外市场才能扩寬发展空间。但医疗领域的相关技术、产品、器械等一般都需要获得当地医疗监管机构认可及注册,因此在拓展市场时往往需要花上数年的时间。长远而言,疫情唤醒了大众对健康的重视,更加速医疗科技发展和应用,当前正是香港推动发展智慧医疗的时机。

返回页首 ^
    主题:
  • 医疗及保健服务,
  • 香港,
  • 遥距医疗,
  • 智慧医院计划,
  • 生物科技,
  • 云端运算,
  • 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新冠肺炎
  • 医疗及保健服务
  • 香港
  • 香港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医疗及保健服务24720
香港37798
遥距医疗145268
智慧医院计划149157
生物科技98898

文章主题

医疗及保健服务24720
香港37798
遥距医疗145268
智慧医院计划149157
生物科技98898
云端运算102245
物联网76883
人工智能119294
新冠肺炎140882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2年11月25日

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 促大湾区医疗创新合作

2022年9月29日

初创研发活化卵子技术 增加人工受孕成功机率

2022年9月19日

初创改写传统医保方案 全面照顾雇员身心健康

2021年4月9日

大湾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贸发局助初创茁壮成长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亚洲授权业会议2023

2023年5月16至25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 2023 (商对易)

2023年5月16至18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 2023 (实体展)

2023年5月17至18日

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 2023
活动搜寻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