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央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2021年8月3日
7月15日,内地发布了《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主要内容包括:
-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 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超大规模开放算力、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创新平台落户;研究对用于临床研究的药品免征进口环节税;允许浦东认定的研发机构享受进口自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税、采购国产设备自用的给予退税政策。
- 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研究在浦东特定区域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支持浦东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
-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 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制定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深化「一业一证」改革。
-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整合重组;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 健全要素市场一体化运行机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 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浦东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为全国推进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 加快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洋山港试点实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船舶登记管理制度;研究在对等条件下,允许洋山港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 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率先在浦东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
-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 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便利诚信合规企业的跨境资金收付;扩大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资金融产品范围,促进人民币资金跨境双向流动;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
- 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试点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支持在浦东开展简化外债登记改革试点;进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
-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开展期货保税仓单业务,并给予或落实配套的跨境金融和税收政策;建设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建设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支持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更多交易品种;构建贸易金融区块链标准体系,开展法定数字货币试点。
- 提高供给质量,依托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促进内需提质扩容
- 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发挥浦东先进制造和贸易航运枢纽优势,推动消费平台和流通中心建设;研究探索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促进服务供给体系升级;建立完善养老托幼、家政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标准体系;进一步深化实施境外旅客离境「即买即退」措施;支持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上海消费促进系列活动。
- 培育绿色健康消费新模式。充实丰富在线医疗、在线文体等线上消费业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
资料来源: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