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地发布十四五应对人口老龄化方案
2021年7月23日
为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托育服务体系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3个主要建设任务,目标到2025年,进一步改善养老、托育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等。
《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要制定城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基本养老服务,明确受益范围和基础标准,体现政府责任;对于非基本公共服务,提出发展目标,加大对社会力量的支持。普惠养老、普惠托育参与城市的政府将出台政策支持包,与参加主体签订合作协议,将政策支持包落实到城企联动具体项目,保障参加主体享受到承诺的优惠政策,并明确参加主体责任。
政府遴选3个建设任务的项目时,会优先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并积极向脱贫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地区倾斜。3个建设任务的项目内容包括:
养老服务体系
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任务包括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新建或改扩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护理能力和消防安全能力、强化对失能失智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并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培训疗养机构改革转型发展养老服务。此外,于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中,政府会通过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发展「社区、医养、旅居、培疗转型养老」类项目,包括:
- 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增加家庭服务功能模块,强化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能力;
- 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储备,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应用。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设项目原则上床位数应在50张及以上,床均面积控制在30-50平方米之间;
- 支持普惠旅居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托育服务体系
建设托育服务体系任务包括新建或利用现有机构设施、空置场地等改扩建,建设一批公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同时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支持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支持公办机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探索发展家庭育儿共享平台、家庭托育点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于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中,政府会通过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包括:
-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新建、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设施,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普惠托育服务;
- 支持工业(产业)园区、用人单位等利用自有土地或设施新建、改扩建托育服务设施,普惠托位要向社会开放提供;
- 培育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鼓励开发婴幼儿养育课程、父母课堂。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任务包括支持儿童劳动教育、自然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以及支持城市街区、道路、社区以及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图书馆、绿地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政府将支持加强儿童校外活动场所设施以及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项目建成后应向所在地全体适龄儿童提供公益或普惠性服务,但营利性项目不纳入支持范围,单项投资较少的一般项目也不纳入支持范围。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