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 活动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订阅
  • 订阅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语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记 |

HKTDC.com 关于香港贸发局 My HKTDC

登入 登记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https://hkmb.hktdc.com/sc/ODA1NDg0ODE0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时装业迈向疫后时代:防菌防毒服装

2021年9月13日



近年来,香港时装业一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和产能过剩等棘手问题,而新冠疫情爆发更令情况雪上加霜。疫情肆虐全球,对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投资活动造成严重打击,出口及制造业界承受前所未见的压力,不少时装品牌都迫不得已取消或减少订单自救,令时装出口规模在疫情初期一度出现断崖式下滑。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相继实施封城、停工、停市等防疫措施,以及各种社交距离限制,也大大打乱了全球时装业供应链,不少生产商都因此无法如期生产及收取款项。疫情重创环球经济和消费信心,时装业素来甚为依赖零售,更被视为继航空、旅游和酒店业后,最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之一。

重塑价值观和消费标准

新冠疫情大流行令消费者重新评估生活优次,他们的价值观和消费标准都因此出现转变。疫情期间,消费者足不出户,日常种种习惯都需要重新调整,在家学习、工作、消费及娱乐等新兴经济模式的兴起,令本已非常炽热的线上经济风潮进一步成为主流。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最近访问了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副会长暨庆年制衣厂有限公司关系总监陈伟彬,瞭解疫下时装业的转变。

相片: 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副会长暨庆年制衣厂有限公司关系总监陈伟彬

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副会长暨庆年制衣厂有限公司关系总监陈伟彬

陈伟彬说:「以前,淘宝和亚马逊(Amazon)等网购平台一般以销售便宜和大众化的时装为主。对大型服装品牌来说,线上零售只是整体销售的九牛一毛,即使能够乘疫情之势提升一倍,仍未能收复线下零售额大跌一半的失地。

「当然,不同类型的时装产品,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也有不同,例如家居服装和运动休闲服饰就较能受惠于疫情期间的『宅经济』现象,有关品牌的销售表现也因此较其他时装品牌稳定。相反,西装外套等正装的销情则最受疫情打击。

「同时,有企业在疫情下,趁机全力策动数码化转型,包括优化网站介面和进行搜寻引擎营销,以及加入云端自动化技术,并提升物流服务韧性,最终令生意不跌反升。例如,全球最大实体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便善用大量的实体店面,与线上销售渠道整合,在疫情期间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无间断服务,令包括服装产品在内的销售额均有所上升,成为美国电商市场销售额第二高的企业。」

线上线下整合

在后疫情时代,时装业者普遍预期线上零售将持续发展。随著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在脸书(Facebook)、Instagram和抖音等社交平台购物,各种新颖的时装销售渠道,例如综合型时尚购物平台将应运而生。

同时,线上销售的竞争会较线下销售更为激烈。由于产品的价格、物流、售后服务等在网上世界越趋透明,时装品牌和产品要脱颖而出,就要推陈出新,想方设法突出自己的优势和品牌价值。同时,时装品牌透过线上营销,可以随时随地服务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由于不同市场在气候、消费者体格等客观因素上存有差异,商家必须致力提升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灵活性,以满足各地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小众品牌 单多量少

数码化的普及降低了建立网销品牌和经营网销业务的入场门槛,同时网络社交平台的繁衍也促进了不同文化圈子的有机发展,令时装业者更容易掌握和根据特定社群的需要,建立以他们为对象的小众品牌,以提供不同类型的时装产品和个性化设计服务。

例如,时装界向来有清晰的性别定型,因此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往往较难在市面上找到一些可表达个人身份认同的心仪服饰。陈伟彬说:「我认识一个专为同志市场提供时装订制服务的品牌。这些小众品牌的出现与『单多量少』的现象不无关系,且与量产为主的大品牌营运模式大相迳庭。小众品牌既然以单多量少为核心经营模式,所以一般都不会累积太多库存,主要是以随选(on demand)的模式营运,收到订单后才进行生产。」

展望未来,陈伟彬相信时装业将会朝更「贴地」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方法之一就是与网上意见领袖及网红等加强合作,就产品开发和营销作全方位的资料搜集,当供应链中不同持份者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创意空间也会因而扩大,令数码化转型进程大大提速。

小众品牌带起潮流,让很多消费者趋之若鹜,同时也加剧了时装业零碎分散的现象,令行业升级成为大势所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陈伟彬说:「我们公司早于3年前已经开始调整发展策略,更著眼发展单多量少、交货时间短促的线上订制时装业务。」

订制服务助解决退货问题

另外,退货率高是线上商家极为头痛的问题。大型时装品牌由于销量庞大,所以往往较愿意向消费者提供免费退货。这种宽松的退货政策虽然可令消费者更放心选购产品,无后顾之忧,却也令一些人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陈伟彬说:「不少有网购经验的顾客为求买到最合身的产品,会就同一款式的产品订购3种不同颜色及3个相近尺码作试身之用,收到9件货品后,最终可能会退回8件。商家面对大量退货,要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整理,把产品重新包装,要不将之弃置,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对经营线上业务的中小微企业而言,重新整理包装是一件相当麻烦的工作,尤其因为他们要为此储存大量包装物料和产品标签备用。随着订制时装逐渐成为主流,相信消费者退货的诱因会相应减少,大小品牌也会有更强的理由拒绝消费者退货。收紧退货政策,将是指日可待的事。」

疫后新趋势

陈伟彬指,步入疫后时代,时装业者都在热切讨论3个问题:「第一,大家都担心环球经济会否步入新一轮衰退,削弱消费信心和能力;其次,线上营销的退货问题严重,造成大量浪费,令业界相当关注这种营商模式能否持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新冠疫情究竟何时结束。

「面对以上种种不明朗因素,业界正朝订制和个人化时装的方向发展,再加上资讯科技发达,业者较以往轻易收集到更多与消费者有关的数据,因而得以更快、更精准地开发个性化订制产品。」

图片: 资料来源:www.hanin.com.hk

资料来源:www.hanin.com.hk

多年来,时装业的生意模式都是「先制造后销售」,但现在和日后则会越来越趋向「先销售后制造」。在单多量少的订制模式下,时装生产商和品牌将享有较大弹性,更能应付物料偏差、市场需求预测出错等风险。陈伟彬称:「我们认为,制衣厂今后要与『随选生产』、『无最低订货量』和『零库存』等市场发展趋势接轨,目标是调整传统制衣流程周期,加快由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把落单至交付产品之间的时间由8至12个月大幅缩短至4个月以下。

「要应付上述的大趋势,时装业亟需加强线上订制平台和智慧工厂之间的连接,务求令设计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把设计交予消费者审阅,并安排工厂投产。这种模式的特色就是免除中介,即线上平台将直接以点对点的形式,与消费者及工厂进行整个交易和生产程序,从而减省因仓储而产生的运输时间和成本,相关的物流供应链也会由以往以海运货柜为主,变为以空运速递为主。

「就传统制衣厂商来说,虽然他们可继续使用绝大部分的机器,但同时也须调整生产线的配置和生产流程,以转型应付单多量少的大趋势。以用于烫印T恤的平板烫画机为例,以往这些机器可能一次过印制多件产品,现在则要重新整备,改为每次只处理少量甚至1件订制产品。因此,今后制衣厂的规模可能将越来越小,功能由大量生产变为专门提供弹性和快速订制服务,同时商家也要不断提升或更换现有配置,以扩大自动化和数码化生产,方可在争分夺秒的网购世界里生存。」

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网购市场,线上营销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可以与线下零售市场分庭抗礼,而供应链结构更早已成功转型,以配合电子商贸单多量少的特色。香港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与世界各地商务往来频繁,是向世界推广电商模式和相关科技的重要平台。

陈伟彬更认为:「社交媒体和随之衍生的社交营销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而个人意见领袖也逐渐成为企业建立品牌效应或价值的重要一环。意见领袖大多得到社群参与者的关注和信任,所以本身就能产生品牌效应,重点是时装品牌如何善用这一点,把消费者对他们的关注转化为自身产品的销售额。」

新产品 新方向

疫情下的数码化浪潮也对业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正面作用。因应市民大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要求不断提高,香港不少时装企业都看准时机,增加生产防菌防毒的产品。

陈伟彬说:「除医疗级口罩外,防菌防毒涂层在防护衣等纺织品上的应用,都是业界相当关注的研发方向。例如,庆年制衣厂就与本地科学家合作,在香港调配和生产出一种强正极涂层。根据物理学原理,细菌和病毒同属强负极,因此把这款涂层喷洒在服装上,便可刺破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生产口罩和时装服饰的一大分别,是口罩所用的布料相对单一,而时装服饰则可能会用到成千上万的布种,因此我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研究有关涂层在不同物料上的应用。现时,我们的涂层已经过市面上50种洗衣粉的测试,在清洗60至100次后还可以保持超过99%的防护功效。为尽快把防菌防毒技术用于生产防护服,以供本地医护、医学美容、发型屋等服务行业的从业员使用,我们暂时会继续以涂层形式把物料加到服装面料上,而非融入布料或纱线之中。不过,我们相信很快就会有所突破。」

相片: 防菌防毒防护服

防菌防毒防护服

陈伟彬认为香港的制衣和纺织领域研究工作属世界前列,其中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更在国际服装业享有极高地位。香港不少时装业者都会密切留意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趋势,更不时把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理工大学等香港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服装生产之上。香港经历过2003年的「沙士」(SARS)疫情,公众的卫生意识普遍较一般发达市场高,故此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下,我们在防菌防毒服装的研发和应用上都走得比世界各地要快要前。

返回页首 ^
    主题:
  • 香港,
  • 智慧工厂,
  • 新冠肺炎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香港
  • 香港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成衣、纺织及配件24678
香港37798
智慧工厂148772
新冠肺炎140882

文章主题

成衣、纺织及配件24678
香港37798
智慧工厂148772
新冠肺炎140882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3年2月8日

智能建筑检测省时省钱 贸发局助拓新西兰市场

2023年1月16日

贸发局三贸易展反应佳 线上线下捕捉通关商机

2022年12月23日

首批智利车厘子输内地 重申香港物流枢纽地位

2022年12月22日

医疗科技论坛聚焦创科 香港作门户进军大湾区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3年4月19至22日

香港时装节 2023 (实体展)

2023年4月19至29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家用纺织品展 2023 (商对易)

2023年4月19至22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家用纺织品展 2023 (实体展)

2023年5月26至28日

港 • 潮流︱深圳
活动搜寻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