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十四五规划:营商环境及对外开放
2021年7月13日
在中国政府提出「双循环发展格局」后,不少人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景作出猜测。根据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全称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虽然国内大循环的确会成为发展重心,但国际循环将被视为与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和接受海外投资呈现上升的趋势。2020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仍同比上升1.5%(美元计)。而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额更是整体上升:对东盟贸易总额同比上升6.7%、欧盟同比上升4.9%、美国同比上升8.3%2。接受海外投资而言,2020年中国外来投资流量为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5.7%3。由此可见,中国与世界供应链及价值链的联系至今仍十分紧密。本文会探讨《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改善营商环境及加大对外开放的内容,协助港商尽早筹划未来的营运策略。
文章中当引述《十四五规划》中的内容时,会以以下方式指出引文位置,方便读者阅读正文:(篇数.章数.引言/节数/专栏数)。例如,(1.1.1)是指《十四五规划》中的第1篇第1章第1节、 (3.11.专栏5)则指位于第3篇第11章中的专栏5,而(3.8.引言)指位于第3篇第8章的引言。
财政和金融政策保持稳定和连贯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1.2.3)。近年来,中国政府已大力推动营商环境制度改革,相关效果也是十分显著。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全球营商环境总排名由2017年的第78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31位。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对中国构建顺畅的国内大循环大有裨益。
营商环境其中一个主要基础是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可预期性,因为这将牵涉国内外企业未来的财政安排。十四五时期,政府将保持财政和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政府将:
|
过去两年,中国政府每年减税降费总金额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4。《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政策显示,政府会继续通过更完善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轻税费和市场波动带来的负担,但在货币供应和放贷的力度方面会持续保持谨慎。金融政策将会以服务实体经济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重心,避免经济因宽松的货币环境而过热。利用财金政策短期刺激市场需求并不是政府的规划方向。
优化法律体系及深化「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另外一个主要基础是法律体系及相关制度的完整性,未来5年中国政府将持续优化法律体系及相关制度。近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政府已更新多部知识产权体系相关法律,如:《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5。《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政府除了立法外,还会加大执法力度 -- 「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健全仲裁、调解、公证和维权援助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损害赔偿力度」(2.7.2)。
另外,面对各种新科技衍生的新业态,政府将会「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5.18.2)。十四五时期,中国政府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科研发展、优化消费市场及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拥有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业态监管框架将有助社会创新。
政府也会通过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水平及理顺政府在市场的位置,以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过去数年,中国政府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时期政府将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下是《十四五规划》中主要的「放管服」改革政策:
|
值得留意的是,现时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中123项禁止及许可准入事项中,与服务业有关的项目约占80项。政府于《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以服务业为重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这表示未来更多服务业准入审批程序有望变得更简便。
持续改善外商投资制度
外商投资制度是联通国内及国际循环的纽带。引进国外更多优质投资、项目和技术有助强化中国国内经济的竞争力,以实现《十四五规划》中「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1.2.3)的目标。过去数年,中国政府已通过建立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制订《外商投资法》等措施扩大开放及加强保障外商权益。十四五时期中国政府将持续优化外商投资制度,为外商带来更多营商机会。
《十四五规划》明确表明,中国政府将「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12.40.1)。在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的过程中,服务业扩大开放将会是重点之一。有关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政策包括:
|
从以上政策可见,政府除了有意加大外资于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参与程度外,更强调国内与国外市场互通与合作。
截至2021年6月,中国政府已经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贸港建设也如火如荼。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延续自贸区及自贸港政策。《十四五规划》中指出,中国政府将「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积极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12.40.2);对海南自贸港,政府将「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货物贸易『零关税』、服务贸易『既准入又准营』为方向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开展跨境证券投融资改革试点和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出入境、运输等政策,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初步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12.40.2)。《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已于2021年6月10日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开始实施,港商可以积极探索各自贸区及海南自贸港的机遇。
内地与香港服务业合作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9.31.3),此政策将会为香港专业界别提供更多于内地开展业务的空间。其实,相关工作在《规划》发布前已经进行。2020年10月,深圳前海发布文件6,试点允许取得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等香港相应资质的企业和专业人士经备案为内地企业直接提供服务。在《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框架下,更多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政策有望通过广东自贸区等平台陆续推出。
提高出口附加值和开拓新市场
《十四五规划》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须互促共进,这表示中国政府希望在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时,质与量均能够上升。在提升对外贸易质量方面,《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包括:
|
从数据来看,《十四五规划》所强调的「深耕传统出口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及「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是过去数年中国贸易的发展趋势。与2015年相比,2020年东盟已经取代欧盟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成员国越南的贸易总额在5年内更累计增长超过100%至1,923亿美元。虽然如此,中国与传统贸易伙伴(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澳洲等)在过去5年贸易总额仍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同时,中国与新兴市场(巴西、俄罗斯)的贸易总额也是稳步上升。
加工贸易方面,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近年持续上升。2015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率53.4%,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即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总和) 占出口总额比率35.1%;但于2020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率上升至59.3%,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率下降至27.1%。
中国内地2015,2019及2020年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及份额 (亿美元) | ||||||
2015 |
比率 |
2019 |
比率 |
2020 |
比率 | |
贸易总额 |
39,569 |
100.0% |
45,761 |
100.0% |
46,463 |
100.0% |
东盟 |
4,722 |
11.9% |
6,415 |
14.0% |
6,846 |
14.7% |
欧盟(27国) |
4,862 |
12.3% |
6,190 |
13.5% |
6,495 |
14.0% |
美国 |
5,583 |
14.1% |
5,414 |
11.8% |
5,867 |
12.6% |
日本 |
2,787 |
7.0% |
3,150 |
6.9% |
3,175 |
6.8% |
韩国 |
2,758 |
7.0% |
2,846 |
6.2% |
2,853 |
6.1% |
香港 |
3,436 |
8.7% |
2,880 |
6.3% |
2,796 |
6.0% |
台湾 |
1,882 |
4.8% |
2,280 |
5.0% |
2,608 |
5.6% |
越南 |
960 |
2.4% |
1,620 |
3.5% |
1,923 |
4.1% |
德国 |
1,568 |
4.0% |
1,849 |
4.0% |
1,921 |
4.1% |
澳洲 |
1,140 |
2.9% |
1,696 |
3.7% |
1,683 |
3.6% |
马来西亚 |
973 |
2.5% |
1,240 |
2.7% |
1,312 |
2.8% |
巴西 |
716 |
1.8% |
1,153 |
2.5% |
1,190 |
2.6% |
俄罗斯 |
681 |
1.7% |
1,108 |
2.4% |
1,078 |
2.3% |
注1:在列出2020年数据的同时列出2019年的数据,目的是让读者能参考未受疫情影响前的贸易数据。 | ||||||
注2:只列出2020年贸易总额达1,000亿美元的国家与地区。 |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
中国内地2015,2019及2020年一般贸易及加工贸易出口额及份额 (亿美元) | ||||||
|
2015 |
比率 |
2019 |
比率 |
2020 |
比率 |
出口总额 |
22,749 |
100.0% |
24,990 |
100.0% |
25,906 |
100.0% |
一般贸易 |
12,157 |
53.4% |
14,440 |
57.8% |
15,374 |
59.3% |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
841 |
3.7% |
781 |
3.1% |
677 |
2.6% |
进料加工贸易 |
7,137 |
31.4% |
6,574 |
26.3% |
6,347 |
24.5% |
注1:在列出2020年数据的同时列出2019年的数据,目的是让读者能参考未受疫情影响前的贸易数据。 | ||||||
注2:只列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及进料加工贸易的出口数据。 |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
由此可见,《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外贸发展方向是对近年外贸发展趋势的巩固和延伸。《十四五规划》中的表态对参与外贸的商家来说有以下重要性:第一,中国政府有意加深与传统市场的贸易往来,而非减少。第二,中国政府希望提升进口及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这表示中国政府希望出口及进口更多高端和优质的商品。第三,中国政府有意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探索新贸易模式的机遇。第四,中国政府支持外商发掘国内新营运和投资商机。以上中国政府提升对外贸易质量的政策蓝图显示,中国政府有意于未来5年继续深化与世界供应链及价值链的联系。
深化全球贸易网络
未来中国不单会与其他国家进行更多商品贸易及支持外商来华投资,更会藉海外投资和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深化中国于全球的贸易网络。近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中国将在未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12.41.引言)。以上表态意味过去数年中国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等「一带一路」发展方针将会在十四五时期得以延续。
同时,中国将致力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十四五规划》表明,中国将「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12.42.2)。为实施此目标,中国会推动2020年12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也会「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及「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12.42.2)。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协定等7。中国藉海外投资和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深化中国于全球的贸易网络,将有助减少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时的障碍,从而使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国际循环更顺畅地运行。
小结:对港商的启示
从上文《中国内地2015,2019及2020年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及份额》图表可见,香港占中国内地贸易总额份额由2015年的8.7%下降至2020年的6.0%。但这并不表示香港在中国内地对外经贸的地位有所下降。同期香港转口贸易数据显示,近年经香港转口商品至中国内地的金额持续上升,由2015年的19,161亿港元上升至2020年的23,024亿港元,转口至中国内地金额占总转口额比率也由2015年的53.8%上升至2020年的59.3%(2019年比率为55.6%)。
香港2015,2019及2020年主要贸易转口目的地 (亿港元) | ||||||
|
2015 |
比率 |
2019 |
比率 |
2020 |
比率 |
转口总额 |
35,584 |
100.0% |
39,409 |
100.0% |
38,801 |
100.0% |
中国内地 |
19,161 |
53.8% |
21,902 |
55.6% |
23,024 |
59.3% |
美国 |
3,383 |
9.5% |
3,003 |
7.6% |
2,539 |
6.5% |
日本 |
1,217 |
3.4% |
1,201 |
3.0% |
1,087 |
2.8% |
印度 |
1,013 |
2.8% |
1,177 |
3.0% |
971 |
2.5% |
台湾 |
629 |
1.8% |
863 |
2.2% |
957 |
2.5% |
越南 |
747 |
2.1% |
782 |
2.0% |
830 |
2.1% |
注1: 在列出2020年数据的同时列出2019年的数据,目的是让读者能参考未受疫情影响前的贸易数据。 | ||||||
注2:只列出2020年转口额比率达2%的国家与地区。 |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 |
以上数据反映出现时中国内地参与全球供应链的情况:现时中国内地已经不只是制成品的出口地,更是多种原料、半制成品及消费品的进口地。香港作为转口港的功能角色也从内地出口制成品主要集散地,转变成转运内地及海外商品的区域中转站。服务贸易情况也类同:现时香港已成为区域服务贸易中心,除了内地企业可以通过香港「走出去」外,企业也可以通过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探索中国内地庞大的商机。
在中国内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及与世界供应链及价值链联系更紧密的背景下,港商可以考虑循以下方式部署未来的业务规划:拥有知识产权(即商标、专利等)的企业可以密切关注内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及最新执法方式,以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香港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企业可以密切留意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专业资格互认,以及设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最新发展,也可以利用香港平台协助推动中国企业、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制造商、贸易商和物流业界可以积极探索中国邻近市场及新兴市场的机遇,也可以考虑开拓优质消费品及设备进口及运输业务。
总括而言,中国政府正致力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使中国内地市场更有竞争力立足世界。港商在瞭解《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政策时,致力提供与时并进的优质服务和商品,并且积极开拓新市场,便更有机会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各种商机。
1 如想瞭解有关《十四五规划》的总体分析,可参阅《浅析十四五规划:主要政策方向》。
2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3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21 ),2021年6月。
4 资料来源:2020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5 如希望瞭解更多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发展,可参阅《深入认识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发展》。
6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深前海规[2020]8号) 及《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深前海规[2020]7号)
7 资料来源:商务部
- 金融及投资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