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 活动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订阅
  • 订阅

Section Menu

  • 多媒体
  • 商贸头条
  • 成功之道
  • 营商有法
  • 贸发情报
  • 跳出香港
  • 潮流创富
  • 经贸研究

语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记 |

HKTDC.com 关于香港贸发局 My HKTDC

登入 登记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多媒体
  • 商贸头条
  • 成功之道
  • 营商有法
  • 贸发情报
  • 跳出香港
  • 潮流创富
  • 经贸研究

https://hkmb.hktdc.com/sc/NzUyMDczOTIy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疫后供应链:把握可持续发展良机

专访达岸咨询行政总裁施逸岸(Ian Spaulding)

2021年5月26日



现今的商界领袖日益明白,在策划商业活动时必须考虑环境、社会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因素,这点非常重要。新冠肺炎疫情下,供应链备受冲击,此情况更凸显企业需提高抗逆能力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事实上,部分企业即使面对当前的经济逆境,仍可勉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例如把某些生产线的设施改作制造医疗用口罩或消毒用品的用途、订立保障员工健康的规范、以及履行与新兴国家工厂签订的采购合同等。此等举措令企业更广受信赖,同时也更有能力承受种种冲击。

因此,越来越多企业考虑整顿业务或是转型时,都会把可持续发展元素纳入长远策略中,以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有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国际公司行政总裁都计划采纳更严格的ESG守则[1]。

有见及此,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专访了达岸咨询(ELEVATE)行政总裁施逸岸(Ian Spaulding)。达岸咨询的总部设于香港,是一家拥有20多年经验提供商业风险及可持续发展方案的供应商。这次访谈主要探讨企业如何把可持续发展元素纳入企业策略内,以及此趋势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影响。

相片来源:达岸咨询

可持续金融兴起

施逸岸指出,现在商界领袖都以更进取的态度制订可持续发展工作计划,很多公司的措施甚至远远超出监管要求。许多商家不单面对来自监管机构的压力,还要应对投资者、贷款人和消费者的要求。这些机构和群体形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推动社会以持续和包容的方式,合力实践疫后复苏。

同时,可持续金融的兴起,也为公司提供财务诱因,鼓励他们更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施逸岸说:「随著投资者和贷款人的社会意识日益强烈,不少公司为吸引他们垂青,以获取较理想的融资条件,都会更积极地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项目。公司进行这些项目时,必须按照一套具体及有时限的承诺目标,定期发布严谨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报告。」

施逸岸解释近年可持续金融快速增长的原因:「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传统业务和融资模式的脆弱性。自此以后,私人或公共机构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等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要证明他们是一股正面的、向善的力量。整体而言,私营部门除了削减高层的巨额分红和福利外,还对社会作出更大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纳入资产配置和业务规划的考虑因素。」

在这方面,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贝莱德在2020年的报告中提及,该公司实现革命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把ESG纳入旗下2.9万亿美元管理资产规模(AUM)的主动型投资组合和投资咨询策略中。现时,该公司投资管理团队的目标是于2050年前实现所有管理资产净零排放[2]。除了主权财富基金等公共投资者外,其他机构参与者,例如证券交易所(包括香港证券交易所)和其他主要持份者也承诺,会善用创效投资(Impact investing)来获取合理的财务回报,同时为社会和环境带来可以衡量的效益。 

图表: 已签署负责任投资原则的机构投资者

2020年,贝莱德等3,000多家机构投资者承诺实践负责任投资,这些公司管理的资产合计超过100万亿美元。资料来源:负责任投资原则(PRI)

可持续债务市场更加活跃

重建一个更具持续发展能力的全球经济,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景。为此,越来越多中央银行在疫情期间推出新政策,把资金投入股权和债务等可持续资产。预料此举将进一步加快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例如,在2020年9月,欧洲中央银行承诺扩大绿色债券在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包括在「资产购买计划」(APP)和「紧急抗疫购买计划」(PEPP)下更广泛地购入可持续资产。[3]

同时,各地政府也越来越多以绿色债券来为可持续投资项目融资,重启经济。近期的例子是欧盟于2021年第二季开始发行2,250亿欧元绿色债券,为疫后复苏计划提供资金。[4]

私人投资者和借款人也对可持续金融投下信心一票,相信在疫情期间及以后,这类金融活动将日趋蓬勃。2020年,全球基金经理对可持续资产的投资据报超过3,600亿美元[5],是2019年录得金额的两倍有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疫情将加快未来3年的ESG投资势头[6]。

越来越多公司在财务规划中探讨更广泛地使用可持续债务工具,例如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的债务工具。举例来说,自欧洲中央银行于2020年9月把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债券纳入购买计划之后,不少欧洲企业已开始使用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债务工具来为业务需求融资[7]。高级时尚品牌香奈儿(Chanel)、瑞士制药巨擘诺华(Novartis AG)和巴西造纸商Suzano SA等3家大公司,便合共发行了近9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债券[8]。

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债务工具日趋普及,反映越来越多公司愿意接受这些债务工具采用的激励机制,即要求发行人订立并达到一系列预先协定且有时限的ESG目标,以免蒙受借贷成本更高或罚款等处分。另一方面,这些债务工具可为公司提供合理商业理由,支持他们斥资实践可持续发展。

例如,香奈儿于2020年9月发行首批3亿欧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债券,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并把供应链的排放量减少10%。假若未能达标,香奈儿除要支付1%的利息外,还须缴付0.7%的现金罚款。这品牌又于发行第二批债券时承诺,到2025年公司的营运将百分百采用再生电力,否则除须按0.5%的利率支付利息外,还须额外缴付0.5%的罚款。

香港方面,疫情期间,至少5家房地产发展商获得总额数十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包括领展房托[9]、置地公司[10]、阳光房地产基金[11]、恒隆地产[12]和太古公司[13]。举例来说,置地公司若可达成预先协定的ESG目标,即在温室气体排放、耗电量、厨余及太阳能发电方面持续录得改善,并一直保持绿色建筑认证资格,便可就该笔10亿港元贷款享有分层优惠贷款利率。

更多的负责任消费者

施逸岸认为,疫情将带动良心消费的发展。他说:「疫情为全球消费者和公司敲响警钟,令大家重新思考与地球的关系,以及对地球的责任。」他的看法正好呼应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一项调查的结果[14]。该调查发现,在疫情爆发后,大约70%的受访消费者更加明白,不少人类活动可能危害环境,并因此对人类构成伤害。有见及此,越来越多消费者会避免光顾那些未能创建可持续产品,以及未有在经济不景气时支援员工的零售商和品牌。

换言之,消费者正迅速成为企业的主要压力来源,鞭策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进展,且表现更须远远超出基本的监管规定。施逸岸说:「今时今日,消费者会支持一些有能力并愿意在业务计划和采购决策中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因此,品牌和零售商应采取具体行动,处理不同的ESG问题,并向消费者展示它们于这方面的成绩,以提高品牌资产及吸引投资者。」​​​​​​​

图表: 2020年,在一份涵盖50个国家的清单中,不少各地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已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料来源:毕马威

2020年,在一份涵盖50个国家的清单中,不少各地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已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料来源:毕马威

联合利华(Unilever)、宝洁(P&G)、亿滋国际(Mondelez)和雀巢(Nestlé)等多家大型企业皆制订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控制其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采购可持续材料、使用可回收的包装,以及减少使用不可回收的物料等。同时,有些公司则致力提高透明度,例如改善整条供应链当中碳足迹的追踪工作。

把握时机

施逸岸指出,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商界领袖在政府、投资者、贷款人和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压力下,把可持续发展目标列为优先项目。他说:「疫情爆发之初,我曾担心企业在如此艰难的时期,或许会选择把可持续发展目标搁置一旁。结果,我们的全球客户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支出却有增无减,推出的举措比以往还要多。」

商界日益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例证就是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制订具体及有时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根据《巴黎协定》订立相关的企业减排目标,并且严谨地向公众定期报告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15]

施逸岸认为,随著公司追求更远大和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供应商将面对更大压力。他说:「全球买家也许会要求供应商在可持续发展运动中履行自身责任。」

「与此同时,很多公司正加大力度,更密切地监督供应商,使供应商越来越难以逃避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特别是现在物联网和区块链等先进科技日趋成熟,开始为整条供应链提供更可靠的实时数据收集及共享服务,相关业者更是责无旁贷。

图表: 2020年,在一份涵盖50个国家的清单中,不少各地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已承诺披露碳减排目标。资料来源:毕马威

2020年,在一份涵盖50个国家的清单中,不少各地排名前100位的公司已承诺披露碳减排目标。资料来源:毕马威

「因此,供应商必须紧贴这股趋势,不断创新,提出新想法和实际措施来减少浪费,改善绩效,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并解决各种可持续发展问题。现在正是作出这个决定的关键时机。」

施逸岸又认为,国际公司或会因应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计划,调整采购守则和预算。他说:「过去,公司主要基于投资回报率决定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他们评估是否购入效率更高的机器来节省电力时,最大考虑是新机器是否有助降低整体能源成本,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不过,现时公司都更愿意把可持续发展元素纳入投资决策中。很多时候,他们得实行多项计划和采取一些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例如使用可持续物料,成本甚至会因而增加。」

随著全球经济走出疫情阴霾,朝更具持续性的方向复苏,施逸岸深信香港可从国际采购中心发展为国际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枢纽。不过,他指出香港首先要克服若干障碍,特别是高端资讯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

相片: 实时数据收集及共享帮助国际品牌和公司履行承诺,使供应链更具透明度和可持续性。资料来源:达岸咨询<br />

实时数据收集及共享帮助国际品牌和公司履行承诺,使供应链更具透明度和可持续性。资料来源:达岸咨询

施逸岸认为,香港若能继续致力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可望疫后担当重要角色。目前,香港已率先通过「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16],资助合资格的绿色债券发行人和借款人,并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17]下发行多批政府绿色债券。同时,外汇基金则订下指导性原则,当ESG投资与其他投资项目的经风险调整长期收益相若时,一般会优先考虑ESG投资[18]。


[1] 《2021年行政总裁展望调查》(2021 CEO Outlook Pulse Survey),毕马威(KPMG),2021年3月 23日

[2] 《贝莱德2020年年报》(BlackRock Annual Report 2020),贝莱德

[3]《欧洲中央银行将投资国际清算银行的绿色债券基金》(ECB to invest i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green bond fund),欧洲中央银行,2021年1月25日

[4] 《欧盟将推2,250亿欧元绿色债券为复苏计划提供资金》(EU to Sell 225 Billion Euros of Green Bonds to Fund Recovery),彭博(Bloomberg),2020年9月16日

[5]《贝莱德2020年年报》,贝莱德

[6] 《新冠肺炎疫情或成ESG投资的重要转折点》(Why COVID-19 Could Prove to Be a Major Turning Point for ESG Investing),摩根大通( J.P. Morgan),2020年7月1日

[7] 《欧洲央行接受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债券为抵押品》(ECB to accept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 as collateral),欧洲中央银行,2020年9月22日

[8]《香奈儿、乐购和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融资的兴起》(Chanel, Tesco and the rise of sustainability-linked financing),Raconteur,2021年2月14日

[9]《领展与星展银行首次签订2.12亿澳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2020年3月22日

[10]《置地公司与星展集团达成首笔10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星展银行,2020年8月28日

[11]《阳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与三井住友银行携手合作的首项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之贷款》,阳光房地产基金,2020年10月14日

[12] 《恒隆宣布首批总值港币15亿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 进一步实践可持续发展承诺》,恒隆地产,2020年12月8日

[13]《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获星展批出首笔港币20亿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太古公司,2020年9月14日

[14] 《新冠疫情令大众环境意识日增》(The Pandemic Is Heighten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20年7月14日

[15] 《2020年毕马威可持续发展报告调查》(The KPMG Survey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2020),毕马威, 2020年12月2日

[16]《2021至22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21年2月24日

[17]《政府绿色债券计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18]《负责任投资》,香港金融管理局

返回页首 ^
    主题:
  • 商业管理及顾问服务,
  • 金融及投资,
  •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金融,
  • 创效投资,
  • 绿色债券,
  • 可持续投资,
  • 良心消费,
  • 全球供应链,
  • 环境社会与管治,
  • ESG因素
  • 商业管理及顾问服务
  • 金融及投资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商业管理及顾问服务24630
金融及投资24666
可持续发展84467
可持续金融148066
创效投资97463

文章主题

商业管理及顾问服务24630
金融及投资24666
可持续发展84467
可持续金融148066
创效投资97463
绿色债券136480
可持续投资148067
良心消费148068
全球供应链125452
环境社会与管治142898
ESG因素148069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2年5月17日

印尼自5月1日起向金融科技服务及加密货币交易征收增值税

2022年4月7日

迈向可持续发展:东盟分类方案

2022年3月30日

阿曼杜库姆经济特区调低小型企业商业登记费

2022年2月23日

疫后前景:瑞士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2年6月7日

(网上直播)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网上研讨会「探索元宇宙:产业整合与转型」

2022年7月27日

(网上直播)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网上研讨会「探索元宇宙:企业融合」

2022年9月5至8日

2022新加坡国际食品与饮料展 香港馆

2022年10月26至29日

国际环保博览 2022
活动搜寻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