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获省人大通过
2021年2月4日
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月26日全票通过《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规划纲要》著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高质量发展主题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细化《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工作部署,形成推进广东省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包括:
-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广东实际情况,《规划纲要》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和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引领、主要目标,全面部署建设创新强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数字化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合作、建设金融强省、推动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海洋强省、建设美丽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设教育强省、建设健康广东、强化民生保障、推进依法治省、统筹发展和安全等18项重点任务。
- 《规划纲要》厘清「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提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现代产业竞争力赢得新优势、改革开放再出发迈上新高度、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实现新跨越、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幸福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代化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等10个新的定性目标。
- 在广东畅通国内循环上拥有丰厚产业和市场条件,及在链接国际循环上具备经验和环境优势等背景下,《规划纲要》将有关战略定位体现到总体要求和各重点任务中,部署建设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突出强化广东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支撑、联通、撬动功能,推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打造规则衔接示范地、高端要素集聚地、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内外循环链接地、安全发展支撑地等「五个高地」。并在体现原有工作部署上,加入若干新思路、新举措,包括将数字化、海洋、金融等反映广东省发展亮点的内容单独成章,同时将传统社会民生板块分拆成3章,即教育、健康、保障和改善民生,力求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容。
- 《规划纲要》统筹经济社会领域主要任务布局,同时做好各项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资金、用地、用海、用能等需求测算。并且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制定省级层面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措施,推动在土地管理制度、资本市场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关键环节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支持广州学习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做法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广州省会城市功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全球营商环境新标杆。
- 《规划纲要》并且支持广州、深圳两市完善战略合作机制,加强重大规划、政策、平台对接,支持两市携手共建要素市场化配置高地,加快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构建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交通、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深度一体化,并构建珠三角地区与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
资料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