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香港出口展望:复苏微弱
审慎前行
2020年12月9日
过去两年,在中美贸易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打击下,香港出口陷入困境,不过最恶劣的影响似乎正逐渐减退。虽然出口商仍面对全球需求疲弱、供应链中断和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等重大不利因素,不过香港出口可能在2021年重拾动力,在比较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回升5%。
最近一次于11月中进行的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调查显示,香港出口商对各主要行业和各大市场的观感连续3季均有所改善。总的来说,该指数从2020年第一季的历史低点16.0,反弹至第四季的36.2,但是仍处于收缩区域。具体而言,29%的香港出口商预料未来1年的总销售额保持不变,而27%的出口商则估计会增加。调查还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复炽和全球需求减弱依然是近期的两大顾虑,分别有55%和24%的受访者有此看法。
2020年:出口收缩但靭力强劲
全球各地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封锁措施,关闭边界,商业活动持续停顿,触发了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香港的出口已因中美贸易冲突而遭殃,现在又要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在全球供应链遭到严重干扰,各地需求大受抑制的情况下,香港出口在2020年继续下降。的确,在2020年首10个月,香港出口总值比2019年同期下跌3.7%。然而,整体出口表现续有改善,从2020年第一季下跌9.7%,到第三季上升1.3%,较全球平均水平和一些邻近经济体为佳,这突显了本地出口商的强劲靭力。举例,在同一段时期(2020年首10个月),韩国的出口下跌了8.2%,日本的出口也收缩13.7%。
香港对外贸易概况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首10个月 | |||
亿港元 |
增减% |
亿港元 |
增减% |
亿港元 |
增减% | |
总出口 |
41,581.06 |
+7.3 |
39,886.85 |
-4.1 |
31,566.63 |
-3.7 |
本产出口 |
462.94 |
+6.5 |
477.51 |
+3.1 |
376.53 |
-5.0 |
转口 |
41,118.12 |
+7.3 |
39,409.35 |
-4.2 |
31,190.10 |
-3.7 |
进口 |
47,213.99 |
+8.4 |
44,154.40 |
-6.5 |
34,274.21 |
-6.0 |
贸易总额 |
88,795.05 |
+7.9 |
84,041.26 |
-5.4 |
65,840.84 |
-4.9 |
贸易差额 |
-5,632.92 |
|
-4,267.55 |
|
-2,707.58 |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香港贸易统计》 |
出口市场方面,2020年首10个月,香港对中国内地的出口增长3.4%,这一发展是受到3月底以来内地制造业复工所推动。香港出口往台湾和越南等供应链联系紧密的市场也见增长,分别上升8.8%和3.1%。
香港对主要市场的出口表现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首10个月 | |||
亿港元 |
增减% |
亿港元 |
增减% |
亿港元 |
增减% | |
美国 |
3,567.97 |
+8.1 |
3,040.04 |
-14.8 |
2,116.64 |
-17.9 |
欧盟(27国)(1) |
3,310.61 |
+11.0 |
3,061.68 |
-7.5 |
2,253.05 |
-12.1 |
日本 |
1,293.18 |
+0.7 |
1,210.12 |
-6.4 |
888.26 |
-11.9 |
亚洲发展中地区 |
29,521.02 |
+6.9 |
28,620.40 |
-3.1 |
23,431.18 |
+0.3 |
中国内地 |
22,873.03 |
+8.6 |
22,108.54 |
-3.3 |
18,594.09 |
+3.4 |
东盟 |
3,081.65 |
+8.5 |
3,107.32 |
+0.8 |
2,317.33 |
-10.1 |
拉丁美洲 |
787.63 |
+15.3 |
798.98 |
+1.4 |
528.89 |
-22.0 |
中东 |
826.44 |
-0.3 |
865.81 |
+4.8 |
685.99 |
-3.7 |
欧洲新兴市场 |
973.77 |
+29.9 |
900.22 |
-7.6 |
747.52 |
+2.6 |
非洲 |
428.03 |
+15.1 |
426.57 |
-0.3 |
359.92 |
+6.3 |
(1) 由于英国脱欧,香港与欧盟的贸易数字不包括英国在内。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香港贸易统计》 |
主要行业方面,电子产品出口约占香港总出口70%,2020年1至10月增长1.8%,是唯一录得正增长的行业。大致上,由于区内有发达的电子制造业生产网络,加上区际贸易强劲,2020年首10个月香港对中国内地、台湾和越南的电子产品出口均见增长,分别上升5.5%、10.8%和34.4%。
香港部分行业的出口表现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首10个月 | |||
亿港元 |
增减% |
亿港元 |
增减% |
亿港元 |
增减% | |
电子产品 |
28,419.10 |
+10.7 |
27,258.44 |
-4.1 |
22,630.65 |
+1.8 |
服装 |
1,085.20 |
-3.9 |
962.25 |
-11.3 |
528.64 |
-35.0 |
贵重珠宝 |
569.65 |
+13.3 |
628.67 |
+10.4 |
380.72 |
-27.3 |
钟表 |
663.31 |
+1.7 |
642.23 |
-3.2 |
365.72 |
-32.2 |
玩具 |
481.13 |
-1.3 |
349.18 |
-27.4 |
234.07 |
-21.8 |
家用电器 |
151.82 |
-2.9 |
154.76 |
+1.9 |
111.91 |
-13.8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香港贸易统计》 |
中国内地率先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20年底,全球经济将收缩4.4%,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差的状况。然而在2021年,预期全球经济将反弹5.2%。不过,情况的改善将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消费者和企业能否恢复信心、政府采取甚么措施以保护就业和刺激需求等。
在较为发达的经济体,随著疫情初期的冲击进一步消退,商业运作和日常活动开始复常,预料增长将慢慢回升。相比之下,发展中经济体则有待外部需求转强而且全球金融状况宽松,才会重拾增长动力。

在各大市场之中,中国内地是第一个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主要经济体,已成为推动香港出口的强大力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9%,而2021年更可望增长8.2%。为致力达致这一目标,中国在2021年至2025年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新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强以内需为主要增长推动力。可以预期,这将为香港出口商带来更多机遇,尤其是在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
美国虽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但其经济于2020年第三季回复增长。该国的年化GDP按季增速在第一季下降5.0%和在第二季下挫31.4%后,于第三季反弹33.1%。自2020年4月以来,零售额和失业率均出现明显的改善迹象。零售额在4月按年下跌15.3%,到10月份则有所反弹,增长8.5%;失业率则从4月的战后高位14.7%降至10月的6.9%。展望未来,虽然美国海关提出了新规定,在香港生产的货品须标记为「中国制造」,但是这项规定只涉及香港总出口的0.1%,预料此举带来的不明朗因素对本港出口商影响不大。最近的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只有1.2%的受访者认为这项规定值得关注。
把视线移向欧盟,随著防疫措施放松,经济活动在第三季有所回升。欧盟的GDP增速在2020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别按季下跌3.3%和11.4%后,于第三季回升11.6%。至于近期的发展,欧盟已同意一项7,500亿欧元的复苏方案,以应对疫情引起的危机。目前复苏方案正在立法阶段,预料明年准备就绪。有见及此,欧洲委员会在2020年秋季预测中估计,欧盟经济在2021年将增长4.1%。重点是随著更多工厂复产,欧盟的制造业将重拾活力,对来自香港的零部件的需求也料将增加。
放眼其他主要市场,在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很可能继续奉行前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多项政策。因此,日本高度宽松的金融环境应会持续下去。据报,菅义伟及其内阁正在拟订2020财政年度第三份补充预算案,期望以新的刺激方案进一步减轻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伤害。预期此举可促进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为香港出口商带来良机。同时,由于疫情曾导致供应链中断,加上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促使日本企业将工厂从中国内地迁移到其他成本具竞争力的国家,尤以东盟各国为然。这种情况将使区内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流动增加。
东盟方面,由于各成员国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2020年整体增长停滞不前。不过,随著各国推出重大的政策刺激方案,估计2021年经济将会反弹。目前《香港—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已在东盟其中9个成员国生效,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与该地区的联系。除市场机遇外,东盟各国还提供多元化的制造和投资环境。东盟10个成员国已和澳洲、中国、日本、韩国与新西兰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势将刺激区内的投资情绪并促进贸易往来,香港大有机会从中受惠。在这背景下,香港也有望成为首批新加入RCEP的经济体之一。
再看其他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它们在2021年的出口前景可能有所改善,但仍然较疲软。拉丁美洲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会出现衰退,整体经济收缩8.1%,情况比其他发展中地区为差。不过,随著外部需求回升和国内经济活动恢复,2021年该区经济将温和回升3.6%。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的中央银行把政策性利率稳定在多年来的低点,以支持经济复苏。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兴趣减淡势必令财政政策收紧,加上需求下降使全球生产停滞,一些负债累累且资金短缺的国家(如阿根廷)以及较为工业化的经济体(如墨西哥)的复苏之路并不平坦。
把焦点转移到欧洲新兴和发展中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2020年经济收缩4.6%,而2021年则反弹3.9%。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区内多个经济体受控,但是全球供求受到的冲击也使该地区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例如波兰和匈牙利经济衰退加剧,失业率上升。较乐观地看,预料欧盟7,500亿欧元的刺激方案将为该地区的成员国提供急需的资助和贷款,处理疫情带来的后遗症。
中东的经济同样饱受冲击。油价自2020年初以来剧跌,疫情爆发更是雪上加霜,对该地区造成严重打击。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正经历严重的经济收缩,以致《2030年愿景》所提出的改革规模要缩小,而增值税率则从5%提高到15%。阿联酋的情况也不理想,当地是区域物流和出口加工中心,全球各地封城已严重影响其经济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东和中亚的产出在2020年会萎缩4.1%,不过到2021年将反弹3%。
风险与挑战:疫情复炽和保护主义抬头
总的来说,无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相关后果仍然对香港出口前景构成最大威胁。最新的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显示,81%的出口商表示其业务因疫情爆发而受损,只有63%的出口商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对其业务构成相同威胁。
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蔓延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多国政府已放宽防控措施,但疫情复炽依然是各经济体面对的主要风险。不过,即使疫情真的复炽,但众多公司已重组供应链或采购网络,多少可减轻疫情引发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问题。然而,边界关闭造成物流瓶颈,以及海陆空运输能力下降,仍会在金钱和时间成本方面对贸易产生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预料保护主义在2021年依然对香港出口构成威胁。不过,缠绕多时的中美贸易争端,在2020年1月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后可能有所缓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已促使一些公司重新考虑其采购安排,包括将制造设施迁回本国或迁往其他东盟国家,这些发展可能在短期内令香港出口前景更不明朗。
香港出口:2021年曙光透现
在政策环境宽松及各国应对疫情有所改善的情况下,预料2021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稳定并逐渐反弹,只是较为轻微及速度不均。同样地,尽管比较基数较低,香港出口在未来12个月可望温和复苏。也许令人稍觉安慰的是,预计新冠肺炎疫苗会在2021年面市,长远而言,这将对商业运作和经济活动最终返回常轨发挥关键作用。
考虑到上述各种环球、区域及本土因素,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预测,2021年香港出口总值将按年上升5%。
香港出口增长预测
数值 | |
2020年(临时) |
-3.0% |
2021年(预测) |
+5.0% |
资料来源:香港贸易发展局 |
上述预测与最新的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调查结果一致。调查中,有55%的受访出口商表示,疫情复炽对未来6个月的出口表现构成最大威胁,较上一季的52%略高。调查还显示,29%的香港出口商预料未来1年的总销售额将保持不变,而27%则预期有增长。

主要行业方面,占香港总出口70%的电子产品业贸易商对未来1年的增长机遇感到乐观。由于各地普遍实行社交距离措施,又广泛采用在家工作及网上学习等安排,很多制造电脑、网络摄像头、麦克风和医疗仪器等产品的公司已经察觉市场需求正在增长。
服装的出口前景则有点黯淡,原因之一是生产设施持续从中国内地迁移到南亚和东南亚,难免导致香港服装出口下降。产品类别方面,随著在家工作料会成为新常态,人们对正装的需求相信会减弱,而端庄休闲和易于打理的服装则销路上升。
香港的玩具出口前景较为乐观。由于各地间歇地关闭学校并实行社交距离措施,更多儿童和青少年留在家中和尽情游玩,玩具需求有所增加,因此本港的玩具出口料将上升。同时,电子潮流玩意、电竞产品和设备,以及周边玩具配件等日趋普及,也将是推动香港玩具出口的潜在力量。
钟表业方面,智能数字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继续对钟表业带来深远影响。在疫情下,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具有健康监测及内置健身追踪功能的智能手表,已成为本港手表出口的主要增长引擎。
最后,香港珠宝出口的增长步伐依然缓滞,尤以高档珠宝为然。消费者对黄金和钻石首饰等名贵珠宝的需求显著减弱,这可能与疫情导致许多婚庆活动取消或推迟有关。不过,人们对时尚珠宝和设计师首饰的购买意欲也许较易反弹回升。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