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用品、纺织品等20项国家标准
2020年11月11日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早前发布20项国家标准,涉及婴幼儿用品、纺织产品、鞋类产品、消费品安全等各类民生领域。例如在婴幼儿用品安全领域,发布了《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使用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产品或产品销售包装上应标注的购买信息、材质标识、使用说明、安全警示内容。
在纺织品领域方面发布了《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顺应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需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有毒有害物质限制要求,通过检测残留在产品上受控物质残留量,反向控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对于引导绿色染料和助剂研发、绿色生产工艺升级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纺织品-抗真菌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荧光法》等3项检测方法标准,可为测定抗真菌功能性、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提供方法依据,有助于识别产品抗菌功能真实性,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此外,纺织品领域还发布了《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和《超细羊毛机织物标识-Super S代码定义的要求》等纺织品基础标准。
在鞋类产品领域,《鞋类-外底试验方法 尺寸稳定性》和《鞋类-主跟和包头试验方法:黏合性能》可为制鞋生产过程中对尺寸稳定性和黏合性的控制提供基础性数据。《鞋类-鞋类和鞋类部件中存在的限量物质:苯酚的测定》进一步完善了鞋类限量物质分析方法体系,将为苯酚污染调查和控制提供方法依据。以上3项标准均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持续提升中国鞋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消费品安全领域,《消费品追溯-追溯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3项消费品追溯系统系列标准,从消费品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和发展需要出发,以标准化手段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消费品追溯体系,有利于实现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对消费品追溯信息的共享,有助于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消费品监督,建立信息互通的消费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消费品中可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静态顶空进样法》等4项试验方法标准分别针对消费品中可挥发性有机物、亚硝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致敏性芳香剂的检测流程和具体方法提出了要求,建立了「快速+环保」的检测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为中国制订相关有毒有害物质管控措施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婴儿产品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鞋类
- 婴儿产品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鞋类
- 婴儿产品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鞋类
- 婴儿产品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鞋类
- 婴儿产品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鞋类
- 婴儿产品
- 成衣、纺织及配件
- 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