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青年在大湾区成功创业关键
2020年8月7日
大湾区各种平台和资源有助创业发展。
香港不乏创业者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各种平台和资源创业发展,同时拓展内地市场商机。在近日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研讨会」[1] 上,于深圳前海营运的香港初创企业蔓意多媒体创意有限公司(下称蔓意)表示,香港在创意文化方面拥有创新优势,品牌若能成功进驻内地庞大的新零售消费市场,有效对接内地不同的商业模式,可为品牌及两地合作双方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而另一家香港初创企业随身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随身宝),则利用大湾区的供应链及生产基地为其科研项目进行产业化,同时拓展内销和出口市场。
香港创意品牌进军大湾区发展
蔓意的创意及市场总监汤艳华认为,深圳人群年轻、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品牌在视觉及体验上需要不断创新。蔓意于2019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 得到内地政府单位支持,获得文博会香港馆的中央展区位置。展区内采用香港特色的霓虹灯灯牌,以及格子柜概念进行布置,打造成跨界潮流品牌快闪店,展出30多家粤港澳独立艺术家品牌的创意产品,展览期间吸引大量人流参观,为合作品牌带来可观营业额。汤艳华表示,希望进一步得到内地政府单位支持及与商界合作,日后以流动快闪店形式在大湾区内城市与艺术家品牌作巡回展示,增加艺术品牌及商品的推广机会。
蔓意于2018年在深圳前海成立,专注为香港品牌进入大湾区提供线上线下品牌策划及社群营运等市场营销服务。该公司目前享受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办公室租金优惠、租住青年公寓等相关创业支援,同时通过申请前海政府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取得创业资助。
善用大湾区产业链
另一家位于深圳从事智能硬件开发的香港初创企业随身宝指出,内地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及成熟的生产基地,可帮助香港学术研究项目转化为商业化产品。随身宝联合创始人郭玮强认为,香港拥有世界知名的大学院校、科研人才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可是,在硬件开发及生产方面缺乏相关的产业链及供应链配套,使香港难以把科研成果进行产品初试及批量生产。郭玮强表示,留意到深圳在硬件原料及产业链生产配套比较完善,生产成本、生产速度、产品品质等均达到要求。通过与内地城市进行产业整合,可有效把香港的创新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更可进一步把产品推广至内地其他城市及海外市场。
郭玮强指出,初创企业在创业初期未必有良好的财务及市场数据,难以取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而内地投资者对科研及智能相关项目拥有浓厚兴趣,相对香港而言,通过内地投资者更容易获得资金进行产品开发及提升。郭玮强表示随身宝目前在内地已完成两轮融资方案,项目估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随身宝自行研发多项技术专利,推出的智能随身物品包括行李箱、背包、钱包等,提供定位追踪、防丢失、防盗等功能。产品通过智能化及物联网应用,让使用者透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式管理及操作多项个人随身物品。
更多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研讨会」详情,请参阅: 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香港初创企业拓展内销市场
[1] 香港贸易发展局、广东省商务厅及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于2020年7月17日通过网上合作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创业研讨会 - 促进初创企业在大湾区发展」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