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外高桥专业平台缔造内销契机
2020年6月15日
自上海市在2018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以来,已建立49个线下「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助力全球的商品、服务和技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而设立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交易服务平台同时受惠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可为有意拓展内销机会的香港企业提供合适的切入点。外高桥保税区其实已拥有30年的创新发展经验,是于1990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目前已成为内地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商投资热点。
2019年,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FDI杂志对全球1,200多个自由贸易园区2018年度指标进行评估,外高桥保税区荣获亚太区最受大客户欢迎奖、贸易便利化奖、企业增资扩容奖、透明度提升力度奖等4项殊荣。尽管近期受到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外高桥保税区于2019年的经营总收入继续增长4.5%至2万亿元人民币 [1],进出口总额也增加2.7%至1,279亿美元,其中进口达969亿美元(同比增长4%)[2]。主要进口商品包括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及汽车,均属于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贸易种类,2018年分别占有关商品内地进口总额的29%、25%、18%和7% [3],显示外高桥保税区是不少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通道。
不断深化专业贸易服务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外高桥保税区同时拥有保税展示、保税仓储及物流等功能,并且依托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探索,已打造不少以贸易专业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平台经济服务体系,有不断优化服务功能和运营模式,除协助电子商务企业拓展跨境电商平台,近年又发展称为D.I.G. (‘direct imported goods’)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不断丰富各类型专业贸易服务平台内容,达到互相联系渗透、共同融合发展效应。
外高桥保税区是拓展内销市场的切入点。(相片由上海外高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提供)
另一方面,为加快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外高桥保税区先后在区内引入了海关事务服务中心、红酒检测中心、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海关归类分中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外高桥保税区分中心等多个管理机构,提高了保税区的国际贸易专业化程度,使入驻区内各贸易平台的企业能更有效、更便捷地办理通关商贸事务,帮助企业提升效益、提升竞争力。
- 酒类平台
早于2008年打造成立的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为众多海外及区内的酒商搭建了一个专业、便捷、高效的公共贸易服务平台。该中心专注于为进口酒类产品提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绿色通道,借助举办「上海国际葡萄酒品评赛」等活动提升行业影响力和品牌传播力,为酒类商品提供专业的保税展示、产品推广、专业培训、产品发布、贸易洽谈、进口代理、物流配送、商务咨询等各项专业服务,为众多海外及区内的酒商搭建了一个更专业、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贸易服务平台及良好的酒文化交流平台。
驻区的海关等部门赋予了一定的贸易便利化绿色通道,例如「价格备核,快速通关」预约检验,和快速出证、报关等服务。酒类检测中心也于2012年入驻外高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包括帮助客户的产品到达上海港口以后,完成清关、报检、保税仓储、保税库内贴标及物流配送等运作。该中心还引进了进口酒类防伪追溯系统,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截至2019年底,整个平台会员数达220家,区内企业于该年度实现酒类进口额125亿元人民币。
- 化妆品平台
外高桥的化妆品平台建立于2010年12月,为进口化妆品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专业证书备案及许可证申领、进口代理以及全程物流等全面服务。2017年7月在化妆品平台上的上海外高桥国际化妆品展示交易中心体验馆正式开馆,依托上海自贸区实施非特殊化妆品备案便利新措施、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进出口化妆品专业委员会在外高桥保税区正式成立,充分利用区域贸易便利化政策和安全高效通关监管等,中心已成为一个以进口化妆品业务为核心,融贸易、展示、物流等多功能为一体,是辐射上海、长三角乃至整个内地化妆品市场的重要平台。
2019年1-11月,外高桥保税区域的化妆品进口额为1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9%,占内地同类产品进口总额18.7%,以香奈儿、路威酩轩、伊丽莎白雅顿、无添加贸易、乐金生活健康等知名产品为代表的区内企业贸易量激增。并带动了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等区外运营企业的发展。
- 平行进口汽车平台
平行进口汽车平台是集合了汽车进口服务,进口汽车批发、零售,二手车等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性公共贸易平台,集聚仓储、展示、金融监管、进出口代理、清关、查验、车辆驳运、代办上牌、二手车等一系列功能,涉及从国际贸易到国内交易环节中的各个环节。过去两年,在该平台的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企业在全国进境车辆已累计突破10,000辆。 - 医疗器械平台
始建于2009年底,外高桥的医疗器械平台是面向医疗器械企业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企业设立、产品注册备案、全程进出口通关、GSP第三方医疗器械储运、保税展示、政策法规咨询、合规管理、供应链金融、交易撮合等全方位专业服务。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平台先后引进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上海市食品药品检测所、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入驻,提升保税区域医疗器械行业贸易便利化程度,为有关行业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截至2019年底,医疗器械平台拥有GSP第三方医疗器械专业仓库近20,000平方米,吸引超过50家知名医疗器械企业进驻。
- 医药平台
医药平台成立于2001年8月,拥有海关药品、食品、医疗器械类查验仓库,同时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室,协助药物检验周期从45天缩短到30天,大大提高了药检效率、降低了药检消耗药品的成本,并且拥有可从事进口药品电子监管码赋码操作的药品经营企业。截至2018年底,平台会员数达到265家,区内企业实现医药品进口额568亿元人民币,约占内地医药进口总额29%。 - 钟表珠宝平台
外高桥国际钟表珠宝展示交易平台,是为针对钟表、钟表机芯及配件、珠宝、饰品、眼镜以及照相器材等消费品贸易设立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为有关企业提供商务咨询、展览展示、市场交易、国际贸易、进出口代理、品牌代理、仓储、分拨、维修、商业性简单加工等多功能服务。
贸易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相片由上海外高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提供)
- 文化贸易平台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充分利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优惠政策,逐步搭建起集物流仓储、展览展示、交易洽购、金融保险、评估鉴定、版权运营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服务平台。目前入驻该平台的企业约达1,000家,并且集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画院等国家级文化品牌资源,以及上海自贸区版权服务中心,上海自贸区艺术品评估鉴定中心等专业机构,进一步促进保税区内有关企业营商发展。 - 智能设备平台
外高桥保税区于2009年建设针对高端智能制造行业的国际贸易专业服务平台,经过十多年发展,正全力打造上海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集聚了上海瑞士中心、美国机床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械工业机床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上海浦东智能制造协会等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拥有来自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洲等地140多家会员企业,其中包括全球机床排名前100名企业中的41家,包括乔治.费歇尔、威力铭-马科黛尔、通快、因代克斯等。2019年前三季度,外高桥保税区的机床、机器人、刀具等涉及智能制造相关产品进口额约为465亿元人民币。 - 上海外高桥D.I.G.进口商品直销中心
D.I.G.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通过海外直接采购模式,打破原有的层层进口贸易束缚,降低进口商品价格,通过「全球购」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海外优质产品。设于外高桥的森兰路D.I.G.PLUS(森兰店)[4] 面积约400平方米,展示超过2,000种全球各地琳琅满目商品,为消费者提供线下体验及零售服务。而保税区内各大专业贸易平台,例如国际酒类展示贸易中心、化妆品展示交易平台、平行进口汽车展示平台、国际钟表珠宝专业服务平台,以及保税区内的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平台都择其优质商品在D.I.G.PLUS(森兰店)进行零售。例如作为2018年首次以平行进口「身份」抵达上海的海外大品牌雷诺达斯特冒险家功能车,选择通过D.I.G.PLUS(森兰店)向消费者首次直接展示,并为市民提供试乘试驾的预约服务。
D.I.G.PLUS(森兰店)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品进入上海市场的展示销售渠道。例如在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贸易中心落户的阿塞拜疆葡萄酒中心,通过D.I.G.PLUS(森兰店)平台向上海消费者展示阿塞拜疆最富盛名的数款伏特加酒。消费者也可同时在哪里找到格鲁吉亚优势出口产品之一的葡萄酒,包括深受葡萄酒爱好者青睐、造型独特的格鲁吉亚卡赫季地区红葡萄酒。通过这一直销渠道,境外的中小企业、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可利用这扇窗口推售更多优质进口产品,直接拓展内地庞大的消费市场。
更多详情,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文章:
[1] 资料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2]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3] 资料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4] D.I.G.PLUS(森兰店)位于外高桥的非保税区范围,但仍拥有保税直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