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过上海发掘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契机
2020年6月10日
除一般货物贸易外,中国内地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强大需求,也促进内地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业务长足发展。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347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增长50%,其中商品出口561亿元,年增长67%,进口786亿元,年增长39.8%。2019年,有关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进一步增长38%至1,862亿元。
为进一步鼓励和规范跨境电商业务,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例如财政部、海关总署及国家税务总局于2018年11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 [2018] 49号),由2019年1月起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海关总署又于2018年12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194号),明确在上海、天津、杭州等37个城市(地区)可以适用「网购保税进口」政策 [1]。
上海其实已在内地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之初看到有关发展契机,多年前已出台支持有关促进政策和措施,例如《关于促进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发 [2015] 32号)、《中国(上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沪府办发 [2016] 23号)等,明确建设和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级,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建设,优化和完善配套的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政策措施,提升跨境支付与收结汇服务,创新支持跨境电商税收机制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自获批跨境电商试验区域以来,上海跨境电商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全上海市已认定9个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当中跨境电商「海外仓」突破50个,及授牌9个跨境电商平台等。其中包括: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被认定为上海市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之一,区内的上海自贸试验区酒类跨境电商平台于2018年3月7日正式启动,是内地为数不多的以专业细分市场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
- 跨境电商平台「小红书」(RED)的「小红书APP」提供在线社区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服务。现有注册用户以亿计算,每月活跃用户数长期稳居内地跨境电商类APP第一名。「小红书」专注于年轻时尚群体,通过独有的社区口碑营销和品牌内容推广,帮助品牌更有效地渗透优质客户,快速可持续地增长,是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型电商平台。
- 作为内地领先的、以买手型为代表的独立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YMT Global),持续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布局买手制、多元供应体系、跨境物流三大核心模块,为海外卖家提供营销指导、营运培训和国际仓配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旗下认证买手已超过6万,覆盖全球83个国家/地区。
- 上海青浦区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区展示贸易物流中心位于江浙沪交界处,毗邻虹桥商务区,是辐射和服务上海以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建有跨境仓储设施8万平方米,内有20多家全国网络型快递物流企业总部和中转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保驾护航。
- 「阿里巴巴1688进口货源(上海站)」,汇集了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9,000多种进口消费品,依托阿里电商生态系统,以B2B在线分销模式,为上游品牌方和进口商家对接各种下游渠道资源,提供专业运营指导,打通多维度的销售通路。此外,与「阿里巴巴1688」相关的「网易考拉海购」平台销售来自超过80多个国家/地区的母婴、美妆、服饰、日用、食品、保健、3C等商品,是内地进口跨境电商的领军企业之一。
- 京东的「京东汇」项目,其跨境电商保税仓设在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实用面积达1万平方米,可有效快捷把进口跨境商品送达内地消费者。2019年「京东18」期间(京东于6月18日举办的线上购物节),合计通关单量超过17万单,「6.18」当天平均每小时通关包裹超过3,200个。
根据进口商品进境、清关及发货方式,国外(境外)商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方式可分为「一般贸易」进口和「跨境电商」进口两种。跨境电商是新类型的贸易方式,适应了「小批量、高频次」的跨境贸易需求,可有效补充传统一般贸易的大批量进口方式:
- 「一般贸易」是一种相对传统的进口方式,在办理海关手续后,进口商可直接将货物提回自己的仓库。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商品,产品须达到中国内地标准才能进口,如果涉及到中文标签,还需要提供合规的中文标签。
- 「跨境电商」方式进口的商品,均为中国国外(境外)原产地售卖的原装商品,原汁原味,而非中文版的、或者针对中国内地消费者专门生产的版本。
根据跨境电商商品备货的不同地点,跨境电商进口又可以分为:「保税备货模式」和「海外直邮模式」,但同样只需缴纳普遍较一般贸易较低的「综合税」:
总括而言,上海不但是内地最大的口岸和商贸城市,跨境电商的发展优势明显,跨境电商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18年,上海以跨境电商公共平台为通路的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48.7亿元,同比增长16.6%。2019年,全上海市跨境电商进一步加速发展,进口业务规模已经上升到全国第五位 [2]。此外,以邮寄、快件、海外仓等为通路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也位居全国前列。可以预期,跨境电商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小企业也可跻身成为未来世界贸易的主要力量。事实上,不论是通过一般贸易进口形式,还是跨境电商进口渠道,上海都可以成为香港企业开拓长三角、乃至整个内地市场的有效进口平台。而香港拥有丰富的全球货物进出口贸易资源,具有各种专业服务优势,若能进一步利用上海这个大平台,势将为有关香港业者带来更多进口及内销市场机遇。
更多详情,请参阅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文章:
[1] 「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商品可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间流转,按有关规定办理流转手续。此外,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也可在同一区域(中心)内的企业间进行流转。有关措施可大大提升相关跨境电商因应业务不同要求在保税情况下灵活调动货物的能力。
[2] 资料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