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创新发展
2020年6月18日
为全面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日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务委联合出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下称《规划》),主要结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现状、资源和政策优势,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提出重点产业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小洋山岛以及浦东机场南部各区块产业空间布局,以体现临江临海大上海的区位资源优势,并凸显了空港海港自由港的功能政策优势。
《规划》著眼于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统筹发展,重点培育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高端制造及相关服务业、跨境综合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努力到2035年,打造国际中转集并中心、国际分拨及配送中心、国际订单及结算中心、全球销售及服务中心、跨境数字贸易中心、全球检测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高端研发和制造中心、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国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国际融资租赁交易中心等「十大中心」,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更多实践样本。有关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
另一方面,为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投资贸易服务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海事局、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日前亦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建设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强的自由港为目标,从贸易监管、金融创新、重点领域政策创新和财政扶持、综合保障等8个方面,提出了88条综合支持意见,支持对象为登记注册、税务关系均在洋山特殊综保区内,且未被相关部门列入失信名单的企业。该88条综合支持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资料来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