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地产及建造服务业概况
2020年4月17日
概览
- 屋宇建筑及建造业:多年来,香港公司以高效率兴建优质高层住宅及办公大楼见称。香港公司擅长采用各种专门建筑技术,例如填海、设计及建造(D&B)等,专业水平在区内首屈一指。
- 建筑设计业:高层建筑设计、斜坡设计、高密度房屋设计及有限空间设计都是香港建筑师的强项,特别是中环商业区的高层建筑设计,更充分展现他们在建材、技术以及设计应用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 工程业:香港工程师积极向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内地输出服务。现时,建造业输出的专业工程服务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屋宇装备工程及工程顾问等。
- 测量业:香港测量业的经验及技术在区内首屈一指。过去20多年,香港建造市场蓬勃发展,为本地测量专业带来更多机会,得以广泛接触各类发展项目。
业界数据
建造业
建造业主要指标
|
2017年 |
2018年 |
按年增减 % |
机构单位数目 |
24,841 |
26,418 |
+6.3 |
就业人数 |
185,110 |
192,042 |
+3.7 |
建造工程总值 (亿港元) |
3,999.46 |
4,097.78 |
+2.5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2018年屋宇建筑、建造及地产业的业务表现及营运特色的主要统计数字》
|
2019年9月 (按年增减%) |
2019年12月 (按年增减%) |
建筑地盘数目 |
1,596 (+6.0) |
1,678 (+12.7) |
公营 |
651 (+5.3) |
703 (+11.8) |
私营 |
945 (+6.5) |
975 (+13.4) |
就业人数 |
96,891 (-10.0) |
99,938 (-3.0) |
公营 |
34,331 (-18.5) |
37,662 (-0.1) |
私营 |
62,560 (-4.5) |
62,276 (-4.6)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建筑地盘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2019年第四季)
总承建商完成的建造工程总值
界别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
亿港元 |
按年增减(%) |
亿港元 |
按年增减(%) |
亿港元 |
按年增减(%) | |
私人地盘建造工程 |
749.45 |
-3.5 |
755.52 |
+0.8 |
723.24 |
-4.3 |
公营地盘建造工程 |
878.54 |
+8.0 |
758.56 |
-13.7 |
619.44 |
-18.3 |
非地盘建造工程 |
871.19 |
+12.5 |
1,007.68 |
+15.7 |
999.43 |
-0.8 |
所有类别 |
2,499.19 |
+5.7 |
2,521.76 |
+0.9 |
2,342.11 |
-7.1 |
* 临时数字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建造工程完成量按季统计调查报告》(2019年第四季)
地产业
地产业主要指标
|
2017年 |
2018年 |
按年增减 (%) |
机构单位数目 |
9,072 |
9,859 |
+8.7 |
就业人数 |
112,262 |
116,526 |
+3.8 |
地产发展项目数目 |
299 |
320 |
+7.0 |
私人住宅楼宇 |
208 |
216 |
+3.8 |
办公大楼 |
14 |
14 |
-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2018年屋宇建筑、建造及地产业的业务表现及营运特色的主要统计數字》
建筑设计、测量及工程业
建筑设计、测量及工程业主要指标
|
2019年9月 |
2019年12月 |
机构单位数目 |
2,604 (+3.3) |
2,604 (+1.8) |
就业人数 |
29,928 (+2.3) |
29,698 (+0.04) |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2019年第四季)
服务范围
地产及建造服务种类
屋宇建筑及建造 |
|
建筑设计 |
|
工程 |
|
测量 |
|
服务提供者
屋宇建筑及建造业
香港建造业的特点是大型本地承建商为数甚少、海外承建商众多、分判情况普遍,以及许多公司兼具发展商和承建商的角色。
香港的建造公司大部分规模较小,业内多达87%公司的全年工程总值低于1,000万港元(130万美元)。小型公司大部分是大公司的承包商,而后者大多是总承建商。多家大型建造公司均有能力承建技术复杂、财力要求高的工程,并在区内扩展业务。
香港承建商在屋宇建筑工程方面经验丰富,具备专业技术。香港的建筑承建市场并无正式的准入限制,对外地及本地承建商一视同仁,两者均可竞投本地公共工程。由于工程项目日趋庞大复杂,现在业界多把大型屋宇建筑工程合约以单一项目形式判予具备多种专业能力的承建商。
建筑设计业
所有执业人士均须向香港建筑师学会注册。现时,该会共有4,000多名会员。香港的建筑师事务所大多是本地资本。区内商机涌现,吸引不少外国建筑师前来香港工作。
工程业
香港的工程师大多是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该会是本地工程师的专业团体,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香港工程协会,于1975年由政府通过法例成为法定机构,负责制订专业标准,促进本地工程师的专业发展。1992年,该会颁授的专业资格获政府承认,现已成为颁授各类专业工程师资格的主要团体,合资格专业会员超过30,000名,当中有14,000多名法定会员。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 |
会员数目 (截至2019年6月) |
土木分部 |
9,205 |
结构分部 |
6,203 |
屋宇装备分部 |
5,493 |
电机分部 |
3,519 |
机械、轮机、造船及化工分部 |
3,298 |
资讯科技分部 |
2,476 |
电子分部 |
1,416 |
资料来源:香港工程师学会
测量业
由于本地及邻近市场的需求和商机涌现,在香港执业的测量师人数持续增加。多家大型国际测量师行在香港设有地区办事处。香港测量业其中3个组别已与中国内地达成专业资格互认协议,即产业测量、工料测量及建筑测量。
香港测量师学会是于1984年成立的专业组织。截至2019年12月,该会共有7,830名正式会员。
香港测量师学会正式会员数目 |
2019年12月会员数目 |
工料测量组 |
3,157 |
产业测量组 |
2,094# |
建筑测量组 |
1,390# |
物业设施管理组 |
784# |
土地测量组 |
316 |
规划及发展组 |
89# |
总计 |
7,830 |
# 持多重会籍
资料来源:香港测量师学会
香港测量师学会正式会员数目 |
2019年12月会员数目 |
工料测量组 |
3,157 |
产业测量组 |
2,094# |
建筑测量组 |
1,390# |
物业设施管理组 |
784# |
土地测量组 |
316 |
规划及发展组 |
89# |
总计 |
7,830 |
# 持多重会籍
资料来源:香港测量师学会
香港公司擅长快速兴建优质高层住宅及办公大楼,享誉国际,境外特别是亚洲市场对这些专长需求殷切。对香港建造、建筑设计及工程公司而言,中东已成为潜力优厚的市场。区内各国政府推出可持续及智慧城市发展计划,令海湾地区的建造活动保持蓬勃。
中国内地是香港建筑设计、工程及测量服务输出的最大市场。一些香港工程公司通过为东南亚、北美洲及西欧的跨国公司工作,输出服务。这些公司涉及各行各业,包括资讯科技、电讯、化工及快速流转消费品。
业界发展及市场前景
本地公共基建投资
为透过基建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香港特区政府于过去数年不断增加基建投资。首见于2007年施政报告的10项重大基建工程已陆续展开,多个交通运输基建工程正在同时进行。
铁路2.0项目进展良好,港铁南港岛线及观塘延线已于2016年下半年通车,而沙中线项目的屯马线一期则于今年2月投入服务,设有显径和启德两个新车站。2018年,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速铁路正式通车,改善了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的物流及运输效率。2019年1月,座落于西九文化区的戏曲中心启用,成为该重要文化基建投资项目中首家落成的地标性表演场地。其他正进行的大型项目包括港铁沙中线、启德发展计划,以及新界北多个发展区等。
「一带一路」商机
2015年3月,中国发改委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说明了「一带一路」的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及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投资额估计至少达1.2万亿美元,大部分将投资于运输基建项目,涉及港口、铁路及道路兴建。香港向来以卓越的专业服务见称,业界有不少机会参与其中,从而受惠。有关「一带一路」现有投资项目的清单,可按此查阅。
开发亚洲的基建需求
为配合经济迅速增长,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及印尼)均急需改善国内基础设施、道路网络、港口设施、住房及城市规划。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在2016至2030年,亚洲需要投资26万亿美元在基建方面,即平均每年需要投资1.7万亿美元。
环保建筑兴起
随著环保意识加强,香港对环保建筑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香港的市区重建局宣布,该局对未来的市区重建项目将采取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在香港,绿建环评(BEAM Plus)是一套用来为建筑物可持续发展表现作中立评估的权威制度。根据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的资料,现时本港已有超过2,000幢建筑物获该制度认证。香港儿童医院是其中之一,大楼设有区域供冷系统,而顶部则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太阳能光伏板,藉此节省能源。
技术采用
环球市场竞争激烈,香港建造业必须采用现代建筑方法和技术、资讯科技及自动化技术,藉此提升效率和促进创新发展。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等资讯科技在业内的使用日趋普及,用户包括港铁及机场管理局等拥有大型项目的机构。建造业议会(CIC)推出建筑资讯模拟标准,让业者管理和评估建筑师、工程师、测量师及承建商的建筑资讯模拟交付成果。
为鼓励建造业采用创新技术,香港政府拨款10亿港元成立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以推动业界采用科技,并透过自动化和数码化来提升生产力。受资助项目包括建筑信息模拟、组装合成建筑法、预制钢筋,以及自动墙身批荡机等其他先进技术。
2016年,香港建造及工程服务供应商金门建筑从日本引进机械人科技,协助工人搬运重物。2017年,该公司首部人工智能机械人Gambot投入运作,支援自动化常规程序及项目管理。最近,金门建筑在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下,采用一款新的混凝土强度传感器系统,利用无线及云端技术,实时监察混凝土的温度。和传统的压砖测试相比,每次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可减省多达1天的时间。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CEPA为香港地产及建造企业带来不少裨益,其中包括提高进入内地市场的灵活性,以及专业资格互认。最新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适用范围由广东扩展至内地全境。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全境提供多种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可享有国民待遇。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建筑专业服务以及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领域内,已获批准的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共106份,地产服务领域则有29份。早于2004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与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签署专业资格互认协议。2005年,香港测量师学会工料测量组则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达成专业资格互认协议。有关最新的CEPA协议详情,请参见此网站。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建造服务
- 房地产服务
- 建造服务
- 房地产服务
- 建造服务
- 房地产服务
- 建造服务
- 房地产服务
- 建造服务
- 房地产服务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