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改委等部门推进2022年助企降成本重点工作
2022年5月23日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及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向各地有关部门及单位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 [2022] 672号),表示2021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降成本重点任务,继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2022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落实好8个方面26项任务,包括:
-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 延续并优化部分税费支持政策: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人民币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促进工业增长和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税费政策措施。
- 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 加大企业创新税收激励: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 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推动金融机构将LPR下行效果充分传导至贷款利率,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保持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服务能力。
- 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包括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等。并且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及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 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落实好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
- 切实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著力破除所有制歧视、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健全政府采购交易规则。
- 缓解企业人工成本上升压力
- 延续部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 实施困难行业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 降低企业用地房租原材料成本
- 包括降低企业用地成本,降低房屋租金成本,及加强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工作。
- 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 包括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调整优化运输结构,规范降低物流收费,及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等工作。
- 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 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推动大型企业及时支付采购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账款。
- 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
-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降本。推进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