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信部公布2022
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
2022年5月17日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商务咨询团队
为推动行业质量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 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 [2022] 88号),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加强工业品牌培育、创建与提升,推动「中国制造」向品质卓越和品牌卓著迈进,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实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通知》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
- 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
- 推动食品、医药等行业建立完善企业全过程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追溯机制。
- 持续推进质量专业人员能力评价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成熟度评价,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与升级。
- 面向中小企业普及先进质量知识及方法,助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 实施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行动
- 贯彻落实《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工信厅科 [2021] 59 号),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制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引导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趋势下,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
- 推进数字化质量管理所需的测量基础、软件平台、数据标准、辅助决策工具研究与应用,强化质量管理数字化关键业务场景创新。
- 深化企业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运用
- 支持专业机构开展质量工程技术创新,开发推广全生命周期业务连续性管理、供应链管理、追溯管理等质量管理工具,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质量工程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
- 支持开展全国质量标杆遴选活动,鼓励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制造业企业培育和创建全国质量标杆的指导,深化运用「六西格玛管理」(Six Sigma)、「精益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加快培育和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 提高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水平
- 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推动实施可靠性「筑基工程」和「倍增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攻关,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整机装备可靠性关键指标。
- 发挥标准对可靠性要求的约束和引领作用,组织编制制造业可靠性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强可靠性设计、测试验证等基础标准研制和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
- 支持专业机构开展可靠性技术研究和联合攻关,开发试验工具,强化可靠性指标检测评价,提高可靠性综合服务能力。
- 提升制造业关键过程质量控制能力
- 支持专业机构在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分析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制造过程,推动数据驱动的实时在线制造过程能力测量分析与控制,不断提高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
-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基于关键质量特性根因分析、质量诊断并实施改进,解决一批关键过程质量管控技术问题,助力打通重点产品质量提升的堵点卡点。
- 提高质量公共服务效能
- 充分发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作用,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问题诊断、分析试验、改进验证等技术支撑。
- 鼓励检测认证机构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质量技术攻关,针对新产业、新业态需求开发新型认证业务,开展高于行业通行标准的高端品质认证。
- 推动重点行业质量提升
- 原材料行业:加快水泥等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推动行业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
- 装备行业:围绕机械、航空和汽车等领域,支持仪器仪表及传感器性能评价公共服务平台、航空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检测服务平台、工业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验证与支撑保障服务平台等建设,推动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和安全水平。
- 消费品行业:加快数字化赋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引导企业开发更多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
- 电子信息行业:积极开展健康管理与生活辅助标准体系研究,丰富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以及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供给,提升用户体验。
- 加快推进工业品牌培育
- 引导装备制造业培育系统集成方案领军品牌和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标杆品牌,推动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运营;鼓励消费品行业开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中高端定制,优化用户体验,加强在化妆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食品等领域的品牌培育。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