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消费者更关注身体健康,全球医疗保健市场前景乐观。医疗设备开发商倍灵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创立,专注于开发医疗设备和针对各种慢性疾病管理的人工智能开发。首席执行官梁立慧分享了倍灵坚持在港设置生产线的原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机遇。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她期望内地与香港两地医疗器械法规日趋接轨,将有利香港医疗市场蓬勃发展。 阅读文章
8月13日,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与香港主要商会代表举行会议,讨论相关新规定对港商营运的实际影响,以及可行的应对措施。他在会后表示,除了标签为"中国制造"的新规例,暂时看不到美国有关部门藉新措施对香港制造的产品施加其他限制,或实施关税、改变进口程序及资料。 阅读文章
随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官燕栈母公司于1964年成立,专营燕窝转口贸易及批发,至1998年,官燕栈在香港开设第一间门市,成为中式保健零售市场领导品牌。官燕栈董事总经理朱志明分享了在粤港澳大湾区经营养生保健产品的营运经验,并呼吁进一步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共享消费升级红利。 阅读文章
香港工业在疫情下重新启动,"防疫抗疫基金"辖下的"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将向获批企业在购置生产设备、设置厂房、配置无尘车间等方面提供财政支援, 料最多20条本地口罩生产线受惠。港府同时向创新科技署拨款八亿港元,研究生产可重用口罩。 阅读文章
从事高端石英仪器设备的香港晶体,产品及测试技术均处世界前列,应用于汽车工业、网络通讯、工业及消费民用电子产品等,该公司成功回流香港,把其高精密新产品的制作工序从惠州迁回香港。 阅读文章
转移生产线是应对中美贸易纠纷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专家们认为需从投资角度出发,考虑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策略,适宜物色合作伙伴,把生产线外判或分租厂房,又或把高增值生产回流香港,保持"香港制造"优势。 阅读文章
香港贸发局在全球开设50个办事处,致力推广香港成为与中国内地、亚洲以至全球其他地区经商的平台。而《企业年刊》作为该局旗舰杂志,今年就以"不断演进的城市"为主题,探讨香港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商业世界中,锐意推动再工业化。 阅读文章
2003年成立的Laboratory JaneClare Limited,从建立品牌之时已看准公众追求健康的市场商机,其天然护肤品成功带动业务的持续增长,旗下零售点于去年的生意额更按年翻升一倍,该品牌更把握环球电贸商机,大举进军中国内地、英、美等地的网购市场。 阅读文章
运年表业集团创立于1983年为原件制造商(OEM),当年每月生产手表4,000只。发展至今,集团在香港、中国内地和瑞士均设有生产厂房,并涉及钟表行业多个领域,例如零件生产、分销批发及零售等。运年集团执行董事刘燊涛先生,分析香港及中国内地手表市场的概况,并剖析内地手表零售市场的特征,为有兴趣拓展内地手表市场的企业提供宝贵的参考。 阅读文章
"把货柜车改装成流动展览车",1967年的香港贸发局带同香港的产品,以新颖和灵活变通的方式,巡回展览于海外地区。面对环球经济或将持续放缓,博览业来港的买家或会减少,方舜文预告今年将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及访问活动,进一步推广香港商贸优势。 阅读文章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