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全接触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建议,香港传统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下,可考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新的生产基地,并藉着与工业园合作,探讨拓展内销市场的可行性。 阅读文章
"保护主义是香港出口前景的最大威胁。"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建议出口商积极拓展新市场并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当前的营商挑战。 阅读文章
3月14日,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内地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令出口商情绪有所改善。然而,预期两国争议并未能即时解决,贸发局建议企业扩展业务至新市场,如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东盟国家。" 阅读文章
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指出,随着生产线外移,香港服务贸易不断扩张并走向高端,再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香港可担当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桥头堡"。 阅读文章
回顾2018年,环球经济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全球两大经济体美国及中国内地多次加征对方进口货品关税。香港贸易发展局预计,这场中美贸易摩擦或将维持5至10年,建议企业及早采取"贸易多元化"策略,例如把部分生产工序外移以及更积极开拓新市场,以消弭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阅读文章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考虑到世界经济大致仍保持周期性增长势头,加上中美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反映双方希望解决分歧,以及香港出口商主动寻求对策如开拓新市场以减低影响,我们对香港明年出口表现仍审慎乐观。" 阅读文章
9月18日,香港贸发局举行媒体发布会,公布由该局编制的"香港出口指数",旨在反映各行业出口商近期的营商信心。香港出口指数由第二季的54.1大幅回落至第三季的35.8,反映企业采购情绪由正面转趋负面。 阅读文章
关家明早前出席"2018亚洲商贸论坛"时表示,新经济重点在于"GST",即Green、Social、Technology三方面,讲求可持续发展、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科技提升生活素质,三者关键在于创新(Innovation),而香港则可通过把握大湾区的机遇,推动创新的发展。 阅读文章
"港商可考虑减少与提倡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的生意往来,并加强发展中国内地、印度及东盟国家的业务。"关家明于早前出席"2018亚洲商贸论坛"时呼吁企业要以贸易多元化及开拓新市场来应对环境转变。 阅读文章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说:"贸易价值指数(54.6)、采购指数(57.3)及就业指数(53.2)处于50点的分水岭之上,进一步肯定整体出口信心呈改善趋势。" 阅读文章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