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由香港贸发局全力策动的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周"登场,两大旗舰活动"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广邀环球业界翘楚探讨医健产业的前景与商机。
在香港贸发局协助下,香港中文大学与日本一家专注开发人工智能内窥镜诊断技术的医疗初创公司AI Medical Service(AIM)达成研究协议,藉以加快该崭新技术的发展,并推广在香港及其他亚洲国家临床应用。
香港在亚洲医疗行业创新和投资中心具战略角色,由香港贸发局策动的第二届"国际医疗健康周",获多家医疗健康机构支持,订于5月16至31日载誉归来。
疫情令大众更关注肠道健康,通过微生态分析提供精准营养(precision nutrition)服务的香港生物科技初创公司GUTolution,将于5月再度参加香港特区政府与香港贸发局合办的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并在会上与区域保健品品牌CATALO签署合作备忘录。
方舜文说: "我们留意到香港在医疗健康产业方面,不论是产业链上游的科研技术、初创项目、投资研发,或是下游的医疗仪器、产品制造及服务,以至整个产业的生态系统,都具备显着的优势,有助香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疗健康及生命科学枢纽。"
为期两天的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汇聚逾80位来自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商界领袖及投资者、科研及医疗专才、医疗健康的政策官员、金融翘楚及专业服务供应商,就业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分享真知灼见。
第二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聚焦在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科硏及发明,为区内以至环球的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动力,而第13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医疗展) 以香港贸发局全新"EXHIBITION+"(展览+)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举行,汇聚环球崭新医疗科技和仪器、保健和美容产品、相关方案和服务,吸引一众买家和业内人士线上线下采购。
由香港贸发局策动的首届"国际医疗健康周"订于11月1至15日举行,充份利用香港作为亚洲医疗行业创新和投资中心的战略角色,促进亚洲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及投资交流,捕捉行业新机遇。而第二届"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也同期举行,打造全方位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营造协同效应。
香港贸发局对相关措施表示欢迎,认为港府听取了商界的建议,取消入境旅客登机前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安排,改为以24小时内的快速抗原测试阴性结果代替,相信新安排有助吸引海外旅客来港,激活社会经济活动,加快企业复苏和经贸增长步伐。
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团队成立的初创企业贝思生物科技(Beth Bioinformatics)已与多家药厂签订合作协议,在疫苗设计、开发、优化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该公司早前更获选为香港贸发局"创业快线"优胜初创之一,并参与"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联系潜在投资者及合作伙伴。
B2B SaaS医疗保健平台除了提供专科及普通科门诊外,还有身体检查、基因测试、心理辅导、艺术治疗、营养产品,以至瑜珈、静坐、按摩等服务,保障更为全面,预防胜于治疗。MixCare Health作为今年香港贸发局"创业快线"优胜初创之一,将参与"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香港及海外推广活动,全方位拓市场、建人脉、增曝光和觅伙伴。
CMR Surgical的手术机器人早前更获香港中大医院及港怡医院引入采用,为全面拓展亚太市场、迈向全球踏出重要一步。该公司相信随着亚洲地区正加快数字化发展,公众对创新医疗的需求和应用不断增加,有助进一步推动微创手术的普及,为病人提供更多医疗方案和选择。
第五届"创业快线"报名情况踊跃,入围初创来自更多元化的范畴,除了艺术科技、绿色科技、健康科技及房地产科技外,亦涵盖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教育科技、食物科技等。比赛订于6月15日下午2时举行,届时20家初创企业就不同行业带来最新科技及解决方案。(点击登记及线上收看直播)
紧接洽谈会开幕式的"京港合作推介大会",主要探讨京港两地在绿色金融、数字经济和创新科技领域的合作。
视讯
2021年12月01日
|
1:29
2021年11月15日
0:4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