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第一季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新冠肺炎疫情令出口信心跌至新低
2020年3月17日
- 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于2020年第一季下跌2.8点至16,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明确显示在未来几个月香港出口前景依然低迷。
- 所有主要行业指数都是有纪录以来的新低。其中机械业的指数为16.4,是表现最好的行业。珠宝业的指数下降至8,较此前的最低纪录12.5(2008年第四季)跌了4.5点。
- 出口市场方面,日本连续6季被视为前景最理想的市场,信心指数为44.8。相反,内地下跌幅度最大,跌至37,是有纪录以来最低水平,而欧盟则跌至34点,是该市场第三低的纪录。
- 各项附属指数也出现悲观的景象,就业指数为40.2,贸易价值指数为30.6,采购指数为14.8。
- 整体而言,93.9%受访者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对他们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带来的后果包括产品付运被打乱、劳动力短缺等等。
- 51.2%受访者表示受到持续的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而买家减少订货量及讨价还价越益严重是两个最普遍遇到的问题。虽然美国的削减关税措施在2月中开始生效,但是大多数香港贸易商不相信这会有助改善状况。
- 一如所料,新冠肺炎疫情超越了全球需求减弱和中美贸易争端,成为香港出口商最关注的问题。63.9%受访者称疫情是对其业务短期内的最大威胁。
由于受到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2019年第四季的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下跌至18.8,成为新低纪录。贸易争端问题仍未完全得到解决之际,最近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为香港出口带来更大压力,令2020年第一季的出口指数进一步下降2.8点至16,创下了自2006年第二季本局首次编制出口指数以来的最低纪录,显示香港出口前景在短期内依然低迷。

每一个主要行业的出口商信心均已减弱,所有相关行业的出口指数都是有纪录以来的最低。当中机械业(16.4)和电子产品业(16.3)稍微高于整体平均水平,而玩具业(14.9)、服装业(14.2)和钟表业(13.9)都在收缩领域内进一步下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珠宝业作为奢侈品行业景气状况的关键指标,其指数大跌13.6点至8,是最大的跌幅,指数是有纪录以来的新低,较之前的最低纪录12.5(2008年第四季所录得,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还要低4.5点。

相比之下,香港主要出口市场的短期前景方面,信心指数下跌较为温和,4个主要市场的下跌幅度由0.1点至3.1点不等。日本连续6季被视为前景最理想的出口市场,信心指数为44.8,美国(40)占第二位。内地的下跌幅度最大,跌至37,是有纪录以来最低水平。欧盟继续是香港出口商最不感乐观的市场,信心指数跌至34点,是欧盟的第三低纪录。

离岸贸易指数较2019年第四季的21.7下跌了9.4点至12.3,创下新低纪录。反映离岸贸易(并非经香港付运但由香港出口商处理的贸易)活动在未来几个月很大可能将继续处于低迷状态。

贸易价值指数在2020年第一季下降了2.3点至30.6,是有纪录以来第二低,但仍较最低纪录23.6(2009年第一季所录得)高7点。这强烈反映出口商品的单价在未来几个月将会继续受压。机械业的指数为33,以贸易价值而言继续是抗跌能力最强的行业。随后为玩具业(32.6)、电子产品业(30.7)和服装业(28.9)。钟表业(下跌5.6点)和珠宝业(下跌5点)的指数分别为27.4及22.5,都成为历史新低,显示单价在短期内可能会下跌。

采购指数继上一季下跌11.8点后,2020年第一季进一步下跌9.7点至14.8,较此前最低纪录(2009年第一季录得)的23.7低8.9点。钟表业的采购情绪是唯一逆流而上者,回升7.2点至20.2,是今季最高的指数。随后依次为机械业(17.9)、服装业(16.2)、电子产品业(14.6)、玩具业(12.5)和珠宝业(4)。这5个主要行业的采购指数下跌9至19.5点不等,全部创下了最低纪录,显示未来几个月与采购有关的活动可能会整体减少。

就业指数为40.2,下跌了1.3点,反映许多与出口相关的行业,在可见未来继续不太会考虑招聘员工。其中最大机会进行招聘的是电子产品业,指数为40.9,稍微高于平均水平。随后为机械业(38.9)、玩具业(36.8)和服装业(35.8)。珠宝业(34)和钟表业(31.7)的就业指数分别下跌8.2和8.3点,在各个主要行业中跌幅最大,显示这两个出口行业裁员的机会增加。

一如所料,绝大部分受访者(93.9%)表示他们的出口业务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只有6.1%出口商逃过这次疫情的负面影响。
受影响的出口商,80.4%表示出货安排受到影响,76.2%表示春节后的劳动力供应短缺,60.5%说与海外买家或供应商的接洽存在困难,56.1%表示在保持所需原材料供应稳定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过去18个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香港出口商的乐观情绪因而受到压抑。不过,近几个月中美双方的谈判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最受注目的是今年1月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国自2月14日起把针对「清单4A」的内地产品所征收的额外关税减半,由15%减至7.5%。

尽管美国调低了部分关税,但对于此举是否真的能够在短期内提振他们的出口表现,大多数香港贸易商(66%)都感到悲观。只有34%表示预期调低关税将令他们的整体出口水平增加。
有关贸易争端带来的影响,51.2%受访者表示因而蒙受负面影响,这较2019年第四季的56.5%稍为减少。认为业务未受影响的受访者比例相应上升,由上一季的43.5%增加至48.8%。
在那些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受访者中,70%表示遭到买家削减订货量,54.9%受访者表示买家越来越倾向于讨价还价。另有16%说须承担部分的额外关税成本,而10.9%受访者表示订单被取消,9.7%被迫延期付运。

为减轻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影响,36.5%受访者表示正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寻找商机,其中超过一半正考虑开辟亚洲其他地区的市场,而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已开始扩大对东盟地区的出口。此外,有更多受访者以更灵活变通的方法应对买家,28.2%表示已降低单价,较2019年第四季的17.9%为多。23.1%受访者表示已经把生产/采购基地迁移到其他地方(上一季是14.4%),其中80%选择以东盟国家为新的基地,当中超过50%选择越南。

展望未来,目前已少了香港贸易商担心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会在短期内损害他们的出口表现。虽然仍有48.9%受访者认为贸易争端会带来负面影响,但这已较2019年第四季的58.5%少了9.6个百分点。相反,相信自己不会受到贸易争端影响的受访者相应增加,由上一季的40.5%上升至50.9%。

踏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显然为香港带来一个不太顺利的开端。贸易商难免担忧疫情可能带来的后果,有63.9%受访者认为疫情对其出口构成最大威胁。此外,有18.5%仍然担忧全球需求下降的问题,不过这比例较上一季的37.3%少了一半。另一方面,上一季有31.5%受访者表示最担心的问题是中美贸易摩擦,但今季已减少至6.2%。显然贸易商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忧虑,很大程度上已被更迫切的新冠肺炎疫情盖过。

香港贸发局出口指数旨在反映香港贸易商的短期出口前景。信心指数调查每季进行,邀请来自六大主要行业的500位香港贸易商参与。指数若高于50,显示短期前景看涨,态度乐观。指数若低于50,显示短期前景看淡,态度悲观。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