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调查(1):
消费信心及理财态度
2020年3月12日
社会及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及理财态度。贸发局的一项调查显示[1],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近年经济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当地消费者信心维持高水平:82%受访者表示,与3年前相比,日常消费金额有所上升;77%受访者表示,预计未来3年消费支出会增加。调查也显示,现时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除会把个人月收入28%用于日常消费外,还分别会投放个人月收入的19%及18%于投资理财及储蓄上,反映现时消费者不单会选择传统储蓄,更会使用投资股票、购买保险等理财方式筹划未来。消费者对理财产品有更多样的需求,89%受访者表示希望市场上有更多个性化理财规划服务可供选择,88%消费者表示未来会增加投资理财和保险在家庭理财组合中的比重。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现时一方面愿意消费,另一方面也愿意及早筹划未来,消费和零售金融市场因此蕴藏巨大的商机。
消费频率及金额比3年前上升
调查显示,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消费者不单消费更频繁,而且花费更多,75%受访者表示,与3年前相比,消费频率有所上升;更有82%受访者表示,消费金额比3 年前多,表示消费频率及金额与3年前持平的受访者分别为23%及17%,而表示消费频率及金额有所下降的只有分别2%及1%。
消费频率及金额的变化与受访者的年龄及收入有关。较年轻的受访者过去3年消费频率上升的比率较大,表示消费频率上升的26-30岁及31-35岁的受访者分别有78%及81%,相对地,表示消费频率上升的36-40岁及41-45岁的受访者有71%及70%。消费金额上升与否与受访者的收入有较大关系,有73%家庭月收入现为8,000元人民币[2]以下的受访者表示消费金额有所上升,而家庭月收入现为4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则有87%。不过,总体而言,不论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或收入水平,消费频率及金额比3年前高均是主流,显示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消费能力增长是普遍的趋势。


支付方式多样化增加了消费的便利性,也可能间接鼓励消费。随着这几年内地科技发展迅速及金融业日渐成熟,不少新支付方式进入消费者的视野,移动支付、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成为更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新消费模式让付款流程更方便快捷,有可能是促进消费的催化剂。消费者座谈会中有受访者表示:「现在付钱只需用手机『扫一扫』,根本不觉得钱在流失」,又有受访者表示:「我现在首选以信用卡支付,既有积分回赠,又可以通过信用卡进行分期付款。」这些支付方式推动消费者消费意欲的作用不容忽视。
消费态度理性
整体而言,现时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愿意消费,但态度理性。44%受访者表示自己消费时会「精挑细选,乐意消费在品质高,价格也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上」;表示「简约生活,以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为购买首要条件」为消费态度的受访者有32%。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受访者更趋向前者,而家庭月收入越低的受访者更趋向后者。表示消费态度为「活在当下,消费率性随意」及「未雨绸缪,只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分别有13%及10%。

由此可见,尽管消费频率及金额上升,冲动消费或紧缩开支并非现时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的主流消费态度,相反,他们普遍在消费前会仔细考虑,务求获得品质较高、最合用的服务及产品。一位受访者在消费者座谈会表示:「随着我的收入增加了及有更多见识,我会购买更好的商品。有些商品的确是『一分钱一分货』。」不同性别及年龄的受访者的消费方式的态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预期未来收入及支出更多
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和消费支出预期普遍乐观。整体而言,76%受访者认为未来3年的收入将上升,77%受访者认为未来3年的消费支出将上升,认为收入和消费支出将下降的分别只有1%及3%。其中,较年轻的受访者比较年长的受访者对未来更乐观:在26-30岁受访者当中,82%受访者认为未来3年收入将上升,而认为未来3年收入将上升的41-45岁受访者比率为71%。相信这与26-35岁消费者正值事业的冲刺期,而36-45岁消费者正值事业稳定期有关。

同时,高收入人群对未来收入及支出增长的比例预期更高,家庭月收入现为8,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当中,有74%认为未来3年消费支出将上升,而家庭月收入现为4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则有82%。不过,总体而言,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普遍对前景抱持乐观态度,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未来3年收入和消费支出均会上升。

支出分配多元化
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消费者倾向将收入多元化地分配。调查显示,受访者平均会将个人月收入的28%花费在日常消费上,在房屋开支(房贷或租房费用)的支出平均为个人月收入的8%,车贷为2%。理财投资和保险及储蓄是受访者分配收入第二及第三多的项目,分别占19%及18%。两者相加有37%,可见现时消费者在消费增多的同时,也会累积财富,以作未来之用。
孩子学习和家人医疗也占受访者支出显着的部分,分别有11%及8%。另外,受访者也平均会花费个人月收入的6%于个人进修上,可见现时消费者重视自我增值。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理性的消费态度:消费者除会增加个人日常消费的金额和频率外,也会在家人支出、个人进修、储蓄理财等方面按量分配,以求全方面地提升生活品质。

受访者在育有孩子后,收入分配结构会有明显的转变。在已婚并育有儿女的受访者中,孩子学习的消费占受访者个人收入分配的14%,反映出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对儿女成长十分重视。至于受访者个人月收入的分配与居住城市、性别、年龄及家庭月收入并没有显着的关系。

房产拥有比例高
整体受访者个人收入的支出分配能较多元及平均,其中一个原因相信是受访者拥有房产的比例高。整体而言,91%受访者拥有房屋,其中66%受访者在内地的房屋已供完贷款;拥有汽车的受访者有78%,而没有拥有房屋或汽车的受访者只有4%。较年长的受访者在内地拥有已供完贷款房屋的比率较年轻的高,除此之外,资产拥有比例在各城市及家庭月收入的受访者间并没有明显差异。由于房产拥有比率高,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在房屋支出相对地低,因此能腾出更多收入于其他消费和支出领域上。

理财投资态度开放
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在理财投资时,偏向购买内地股票、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同时也对网上理财及互联网金融持开放态度。调查显示,网上理财服务是最多受访者使用过的理财方式,有67%;其次为购买股票、基金、保险及其他理财产品,比率为52%。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43%受访者使用过网上借贷或分期付款服务,也有24%受访者购买过新型投资产品(如:投资虚拟货币)。
而投资不动产(20%)、购买境外的商业保险或理财产品(15%),以及持有沪港通或深港通股票账户(14%)的受访者较少,相信是因为这些投资方式参与门槛较高有关。例如内地个人投资者需要在其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 万元,才有资格参与南向交易买卖港股通股票。调查发现,肇庆受访者使用网上理财服务及购买股票等理财产品较少,而其他居住于不同城市、不同性别及年龄的受访者使用过的理财方式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现时购买保险等理财产品日益方便有关,一位来自深圳的年轻受访者表示:「现在在支付宝上能买保险,我也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

家庭月收入越高的人群,使用的理财方式越多样化。家庭月收入8,000元以下的受访者购买股票、基金、保险及其他理财产品只有31%,但家庭月收入4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的比率则高达64%。同时,更多家庭月收入4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会使用银行专属的客户经理服务(44%)、购买新型投资产品(43%)、投资不动产(36%)、持有沪港通或深港通股票账户(31%)、使用专业的理财规划服务(30%),以及购买境外的商业保险或理财产品(25%)。

渴望有更多理财方式
有更多理财方式以供选择,是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的普遍需求。89%受访者表示希望市场上有更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服务可供选择,88%受访者表示未来会增加投资理财和保险在家庭理财组合中的比重,85%受访者期待大湾区建立后有更多投资理财产品以供选择,也有84%受访者表示,自己比父母辈更早筹划未来生活所需的开支。关于理财的目的,消费者座谈会中有受访者表示:「我理财的目的是首先想换一间房子,第二是未来有孩子时为孩子预备教育基金。现在孩子的教育支出太贵了」,也有受访者表示:「我估计自己未到63岁就会退休了,所以我觉得退休后的支出要尽早筹划,不能够只指望国家的养老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有70%受访者表示不抗拒通过分期付款或偿还最低还款额,以购买想要的产品和服务。由此可见,现时大部分中产消费者虽然有高储蓄比率,但也不抗拒提前消费,可能这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增长乐观有关。

创业气氛日渐浓厚
现时中国政府鼓励「双创」-- 创新及创业,调查反映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有一定的创业意欲。26%受访者表示有意在未来数年创业,而愿意创业的并不限于居住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受访者。相信这与受访者持续看好大湾区发展前景,加上大湾区内地九市政府持续改善创业配套有关。较年轻及家庭月收入较高的受访者表现出有较高的创业意欲:26-30岁受访者中,有33%表示未来几年有意创业;家庭月收入4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有38%表示未来几年有意创业。随着大湾区成为全国创业热土之一,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消费市场中产品和服务有望变得更多样化、伴随服务小微企业而衍生的金融产品也有望有更大需求。


小结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见,现时大湾区内地九市中产消费者消费观念乐观而理性:他们不单愿意增加消费,更会多元化地分配收入在生活的不同范畴上,还会显著地预留部分收入于储蓄及投资理财。港商如要向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不妨多从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入手。相对以往,消费者更愿意花费于实用而且品质优良的商品和服务上,不少人更愿意为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多付金钱。相关服务提供者更可为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理财服务,以满足他们对计划儿女教育、退休开支、医疗支出等的服务需求。现时,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对世界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有着更大的兴趣,在可见的将来,大湾区消费市场将会是一个更开放、国际化、吸引优质商品集聚的市场。
[1] 有关是次消费调查的背景资料,可参考本文「附录」。
[2] 除另有说明外,本文价格为人民币。
附录
调查背景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简称「大湾区内地九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规划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湾区内地九市多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居住人口众多,而且居民平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消费市场有着庞大的潜力。因此,香港贸发局对大湾区内地九市进行消费市场调查,目的是了解内地九市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对不同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心态及观念、消费模式、特点及趋势等。并根据调查所得,向香港企业提出拓展大湾区内地九市市场的具体建议,以协助港商更针对性地拓展当地市场。
研究方法
这次调查于2019年11月向2,160名居住在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消费者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前,还在广州、深圳、中山及惠州举行了各2场消费者座谈会,希望从定性分析中加深了解大湾区内地九市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 座谈会的方案设计

- 网上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受访者平均个人月收入

- 受访者平均家庭月收入

- 受访者婚姻状况(%)

- 受访者育儿状况(%)

- 受访者教育程度(%)

- 受访者职业(%)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关系, 百分比相加后未必等于 100%
- 金融及投资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