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进博会促中外企业合作
香港展门户与枢纽角色
中国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早前于上海圆满举行。据新华社报道,进博会吸引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与,逾5,000件展品在中国内地市场首秀。
2018年11月12日
香港作为国家的对外开放的进出门户和重要枢纽,香港贸易发展局除了率领37家港企参与,该局并与香港特区政府合办论坛,向环球展商、买家和贸易商,推广香港作为亚洲国际商贸平台的优势。

香港专业服务助企业并船出海
37家香港企业分别参与"香港服务业展区"及"香港产品展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买家,全面展示香港的优质产品及专业服务,并推广香港作为亚洲国际商贸平台的优势。
香港地区展示区透过触控投影显示屏、混合实景装置、全息投影仪器、立体光雕投影、互动图书和裸眼3D显示屏等多媒体科技,介绍香港优势、大型基建设施、著名旅游景点、创科产品和发明,并介绍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香港于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贡献、"一国两制"和《基本法》。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展示区以"香港 进"为主题有多重意义,既配合进口博览会,也突显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40年间扮演进出门户的角色。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香港会继续担当国家的国际门户,作出贡献。香港可为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内地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与他们并船出海。

香港企业伙贸发局同参与 进博会推广香港商贸平台
11月6日,由香港贸发局及香港特区工业贸易署合办的"‘国际贸易 香港经验’论坛—新领域 新科技 新模式",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香港贸发局总裁方舜文和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于开幕环节致辞,并由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博士担任主题演讲嘉宾。
方舜文表示:"香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国际商贸经验,发展成为国际供应商及买家的理想贸易平台。我们能够提供各方面的专业服务,协助企业增强效益和减低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各地企业亦可透过参与香港贸发局举办的世界级展览会及会议,联系全球的潜在贸易伙伴,拓展业务新领域。"
对于全球贸易概况和香港的角色,冯国经指出,中美贸易争端推动全球生产链的重组,为国际贸易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包括促使"一带一路"合作成为全球贸易新引擎,带动更多新兴国家起飞。他说:"香港可探索各种与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合作布局全球供应链;也可以利用自身广泛的国际网络,成为国际产品进入内地的平台。"


善用大数据等创新科技 促跨境贸易增营销效益
讨论环节由香港特区工业贸易署署长甄美薇担任主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专家合伙人车品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企金业务总监林广明,以及香港律师会大中华法律事务委员会委员杨先恒于会上共同探讨了香港于开拓国际贸易的优势和经验,并分别就着大数据营销﹑香港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以及仲裁及调解服务等领域,向与会者分享了企业和投资者如何借助香港的专业服务进行跨境贸易,并管理国际贸易风险,从而提升营销效益。
在大数据营销方面,车品觉表示,企业可通过收集有用数据,从海量的零散数据中,整合及挖掘具价值的信息,继而设计商品或服务,以提升销售表现。林广明指出,香港已成为连接内地和通达全球的重要平台,一系列的金融推广政策完善了香港金融市场基建,为跨境企业提供便利。杨先恒则表示,在处理跨地域法律事务上,香港专业人士具丰富经验,能于国际贸易中担任重要角色,协助企业管理国际贸易风险。



相关网站:
延伸阅读:
- 食品及饮料
- 会计服务
- 金融及投资
- 中国內地
- 香港
- 中国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