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虚拟医学技术临床应用
香港创新科研走进内地
虚拟实境(VR)技术不止是一种视听享受,更适用于医疗临床应用之中。香港医疗科研企业成功研发VR智能医学影像系统,并于2017年12月取得中国药监会认证,已获得约20家内地国营医院临床使用。
2018年10月18日
传统手术X光透视图不能反映磁力共振成像(MRI)或电脑扫描(CT)信息,医生只能凭经验,利用几个细小切口,并通过电视监察器进行微创外科手术。在创新VR技术下,医生可配戴VR眼镜进行虚拟手术,有助手术前的规划,并大大提高了手术时的准确性。

VR结合医学影像成三维图像 助力提高外科手术精准度
"我还在念小一,母亲有天听收音机,说未来可以用电脑购物,行业有前景,所以当其他小朋友在学弹琴和画画时,母亲却替我报名学写电脑程式,小三已写了一个游戏程式。"香港妙智科技创办人谢智衡在母亲的独具慧眼下,早在年幼时已踏上医学工程之路,他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物理学、电子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目前是生物物理博士候选人。
谢智衡在早年曾到上海一家医疗器械机构工作六年,负责软件及成像法设计。"自2000年,MRI、CT开始普及,虽然二维影像质量清晰,但医生不一定懂得解读,都需要时间消化和分析。"这些局限启发谢智衡思考如何把VR技术应用到医疗产业之中,他说:"如果可以把MRI、CT的结果转为三维图像,就可以帮助医生在进行手术前了解实况。"由于当时VR技术已开始流行,于是谢智衡遂把VR技术和医疗影像结合。
2015年,谢智衡回港申请数码港创意微型基金,并获得10万港元的创业起动基金,与同学携手研发VR智能医学影像MVR系统。医生只要戴上VR眼镜,即可通过透过这系统,获得磁力共振成像或电脑扫描的彩色三维图像,甚至可用手把病人骨骼影像,从电脑屏幕"拉出来",仔细查看病情,同时可以透过程式功具,进行虚拟实景手术。"系统可让医生在VR环境下,面对患者立体身体影像,作手术前规划,亦可增加对病况的认识,方便与病人沟通,增加手术的稳定及准确性;医科学生亦可透过系统,作虚拟的临床练习解剖和手术。"谢智衡透露,当中涉及医学影像三维重建及AI人工智能技术。

冀拓东南亚分销商机
据了解,该系统于2016年率先获得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脊柱微创中心选用,并协助完成一位骨折病人的手术。目前,该公司总部设于深圳,聘用共30人,其中半数是来自香港及内地大学毕业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并在20家国营医院临床使用。谢智衡提到,系统已获中国药监会认证,正申请香港及国际认证,期望及至2020年时,内地约有5至10%的医院选用该系统。
为了加快该公司在内地的发展步伐,谢智衡于今年5月首次参加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在杭州举办的"创新升级‧香港论坛"(SmartHK),并在该局的安排下,先后与12家融资机构会面,当中有3至4家内地企业皆表示有意投资该公司,包括浙江同家资本。
谢智衡坦言,融资对其研发甚为关键,但洽谈细节需时,未来亦期待经由贸发局多作联系,并有意参与该局于明年主办的香港国际医疗器材及用品展,借着参展认识到东南亚的分销商,从而开拓当地市场。"欧美市场竞争较大,但香港背靠中国内地,加上大学工程系的训练严谨,学术水平要求甚高,所以作为科研中心,具有优势。"谢智衡补充说。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医疗用品及医药
- 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