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环保博览见新科技
减废节能共创低碳未来
"减废节能‧共创低碳未来"既是环球共倡的绿色经济发展概念,也是今年国际环保博览的主题。博览汇聚约330家来自19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呈献迎合各地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及解决方案。
2018年10月11日
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及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合办、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国际环保博览,订于10月25至28日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主办方并邀得13个海外展团参展,当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湖南、肇庆和内蒙古展团将首度登场,展示最新环保技术。

香港担当亚洲创科枢纽 减碳方案带动业界发展
"近年世界各地面对各式各样的环境挑战,商界及政府大力推动减废节能,香港作为亚洲区领先的创科枢纽,透过举办国际环保博览汇聚多元化及创新的绿色产品及技术,为业界提供崭新的减碳方案,积极带动亚洲区内的环保产业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环保市场商机涌现,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环保业的增加值约74亿元人民币(84亿港元),按年增长6.7%;而中国内地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内地在环境污染控制、废物处理、节约能源方面预计有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机会。
环境保护署副署长张赵凯渝期望能借着国际环保博览,进一步促进政府以及业界人士的合作和交流、推广亚洲的庞大绿色商机、助力商界和政府部门进行绿色采购,以及向市民宣传环保教育。而为了配合政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蓝图,博览特设"大湾区专区",集合多个大湾区城市,展示当地的环保商机。环境局更与多个政府部门携手参展,设立博览中最大的展区"香港特区政府展区",大力推广各项环保政策及绿色项目。

九大专区宣扬减废意识 初创专区觅绿色创新技术
为加强推动业界及公众的减废意识,今年博览以"减废节能‧共创低碳未来"为主题,设有九大专区,焦点展区包括:"绿色建筑及能源效益"、"绿色运输"、"废物处理及循环再造",以及"初创专区",全方位展示相关的环保产品及技术。
不少初创企业一直着力研发绿色产品和技术,今届博览的"初创专区"共迎来20家初创企业参展,為其提供一个物色潜在投资者及商业伙伴的理想平台。多家初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率先于10月9日的媒体发布会上亮相,其中静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创新隔音物料结构,能替代海绵和岩棉等传统吸音物料, 為發電和能源系統、交通工具及家庭電器產生的噪音,以致各種極端環境下有效隔音。


绿色运输专区 环保电动车试驾试乘新体验
发展绿色运输是减少废气排放及碳足印的大势所趋,博览展示一系列环保车以及充电设备。其中日产最新发布的e-NV200纯电动车配备40kWh高容量锂电池,可于40分钟内快速充满80%电量。另外,现代汽车第二代商业化氢燃料电池车NEXO,作为首款在香港展示的氢燃料电池多用途车(SUV),其续航距离超过600公里,并能在5分钟内充满氢燃料缸,也会登陆博览现场,与入场人士近距离接触。
多款电动车于博览期间设有试驾及试乘环节,有兴趣人士可预先登入博览网页登记或到展会现场报名轮候。

"亚洲环保会议"论环保政策及商机
与国际环保博览同期举行的"亚洲环保会议"汇聚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政府官员和业界领袖,就不同议题分享其真知灼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等国际专家将阐述智能水处理方案及新研发的城市智能管道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生态环境部等官员将分享中国内地最新的环保政策及泛珠三角地区水污染防治方案等。此外,香港建造商会及香港声学学会也会举行宁静建造作业研讨会,邀得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国际知名专家就建筑噪音控制分析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创新的静音施工方法。


公众日免费开放 宣扬绿色生活
主办方同时把博览的最后一天(10月28日)订为公众日,免费开放予公众人士入场参观,共同体验绿色生活乐趣。主办方会在展会期间安排免费穿梭巴士接载参观人士来往展场及港九市区。参观人士不但可以在"绿色市集"选购创新绿色产品和健康产品,也可以参加"环保工作坊",即席制作玻璃瓶磨砂灯饰等小手作;而讲述香港塑胶问题的微电影《START SMALL, START NOW》会在博览的公众日首映。此外,"公众日专题论坛"请来了香港天文台代表讲解全球暖化下的香港,水务署的代表则分享智慧用水的新方法。
10月26至29日,香港国际户外及科技照明博览于亚博馆与国际环保博览同场举行,展示用于建筑设计的户外照明、工业照明、广告照明、灯饰配件、零件及元件之展品。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则于10月27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主办方期望通过多个同期展览产生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吸引各地买家云集香港,为参展商带来更多商机。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环保
- 照明产品
- 香港
- 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