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书展汇聚各地书迷
逾百万人次入场破纪录
"爱情"是艺术创作源泉之一,也是今年香港书展的灵魂。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29届香港书展汇聚各地书迷,七天展期里录得104万人次入场,破历届纪录。
2018年7月27日
"今届书展继续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七日展期吸引过百万人次入场,书迷除了选购心仪书籍之外,亦踊跃参与现场文化活动。"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展场内的国际文化村、文艺廊及舞台表演也吸引大批书迷参观及欣赏,共享这场文化盛宴。
(在线观看) 纸短情长-香港书展2018
跨年代作家同参与 文字中见传承精神
周启良又提到,今年以"爱情文学"作为年度主题以及推介的十位作家,均是经过书展文化活动顾问团详细讨论而作的集体决定;顾问团同时选出十位具代表性的作家,期望通过介绍与主题相关不同年代的作者及作品,引起大众对这个题材的兴趣,从而提升书展推广阅读文化的效果,并希望藉着新晋作家的加入,带出传承的精神。
香港出版总会会长李家驹亦表示:"香港书展是城中盛事,是文化的大平台,越趋多元化。很高兴见到今年文艺廊的年度主题展览,包含了不同年代的作家和作品,除介绍大家较熟悉的爱情文学经典作家外,又推介一些优秀的新生代作家。这些年轻作家有写畅销爱情小说成名的,也有在网络创作而广受欢迎的。这让不同年龄层、不同阅读口味的读者投入,也鼓励新晋作家,有助推广阅读、推动创作。"


调查:书展人均消费810港元
主办方于书展期间委托研究机构,随机访问超过820位参观人士。绝大部受访者在过去一年有购买印刷书籍,全年平均消费为1,412港元(约1,200元人民币),而受访者预算在书展的花费平均为810港元(约690元人民币)。最多受访者(79%)来书展的目标是购买最新书籍,也有41%受访者希望在书展中取得购书折扣优惠。
调查同时发现98%受访读者于过去一个月均有阅读印刷书籍,平均阅读时数为22小时,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若。读者最常阅读的三类书籍种类分别是小说(64%)、文学(39%)及旅游(33%),其他最常阅读的书籍为自我增值、语文学习和宗教及哲学等。另外,有六成的受访者在过去一个月有阅读电子书,他们阅读电子书的平均时数为20小时。


绿色阅读爱护地球 推动书籍回收转赠
今届香港书展继续于场内设立多个书籍捐赠处,让参展商捐出不打算回运的书籍,有关书籍会先交由志愿机构处理,再转赠予有需要的人士。
此外,主办方于场内设置了大型环保回收箱供参展商使用,并呼吁展商把弃置书籍及物品妥善回收再造。主办方也为今年书展首度推出流动应用程式,让读者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书展的最新资讯,包括展会平面图等,从而减少印刷展览索引,推动绿色阅读。


文化七月未停步 书香气息布全城
除了购买书籍,主办方于书展七天展期,于场内先后举行约310场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包括多场"年度主题︰爱情文学 "讲座、名作家讲座、国际文化村表演、名作家朗诵会以及文艺廊小舞台的民族表演等。书展内的文化活动,连同由六月底开始于全港各区举行的"文化七月",至今共举办超过640场文化活动,包括各类型文化活动如艺术放映会、戏剧剧场研究室、展览和讲座等,累计参与超过30万人次。香港书展已连续第七年举办"文化七月.悦读夏季",走出会展中心推动全城阅读风气,为炎夏七月带来不一样的书卷味。
纵使今届书展已圆满闭幕,但广大读者仍然可以通过浏览书展网站或贸发局的网上视频平台,重温约百场精彩讲座。


第二届运动消闲博览市民反应热烈
此外,与香港书展同期举行的第二届香港运动消闲博览,130多家参展商展于七天展期里带来超过160个品牌的各式运动、消闲产品和服务,多家参展商也提供各式各样的免费试玩和互动体验,吸引众多参观人士驻足试玩,反应踊跃。主办方更于博览期间举行超过50项现场活动,并邀得多名香港体坛名将分享其体育生涯点滴,广受入场人士欢迎。
据主办方的调查显示,书展及运动消闲博览除了获香港市民的热烈支持,两展吸引不少旅客参与,逾9%的参观人士来自香港以外地方。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书刊及印刷品
- 香港
- 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