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特许经营业概况
2018年5月14日
概览
- 香港特许经营市场一直稳步发展,大多数知名的全球性特许经营品牌都已在香港开业,包括麦当劳(McDonald’s)、肯德基(KFC)、7-Eleven、Subway、星巴克(Starbucks)及必胜客(Pizza Hut)。根据香港特许经营权协会估计,在本港的特许经营项目之中,约43%从事饮食业,20%从事零售业,37%则提供其他服务。
- 特许经营是一种成熟的业务扩展模式,在饮食、零售及其他服务行业尤其盛行。与大型经济体(其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较大)相比,香港的本土品牌较少通过特许经营扩张本地业务。虽然如此,储存易迷你仓集团、康德堂中医诊所及优质干洗会等多个本土品牌都已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借助加盟商的财政资源及人脉网络拓展本地市场。
- 不少全球性特许经营品牌在香港选择主加盟商时,都以具丰富零售和管理经验的知名本土公司为先。这些主加盟商会自行经营,也会授权个别加盟商经营有关业务。
- 在亚洲发展中国家,随着中等收入阶层不断壮大,日趋富裕,并追捧全球性品牌,近年来大多开始积极发展特许经营业务。因此,全球性品牌纷纷在新兴市场寻找特许经营商机。
- 特许经营业务在亚洲不断扩展,香港可以提供所需服务,优势明显,其中包括作为展示地的地位昭著、筹办展览会的往绩卓越、世界级配套服务完备、优质加盟商汇聚、业界人才济济、市场触角敏锐,以及与亚洲各地市场的商业联系十分密切等。
市场特色
麦当劳及肯德基于1970年代起在香港开设特许经营餐厅,自此,香港的特许经营市场一直稳步发展。大多数知名的全球性特许经营品牌都已在香港开业,包括必胜客、7-Eleven、Subway及星巴克。根据香港特许经营权协会估计,在香港的特许经营项目之中,本地项目约占56%。按行业划分,约43%从事餐饮业,20%从事零售业,37%则提供其他服务,如教育中心及洗衣店。
不少全球性特许经营品牌在香港选择主加盟商时,都以具丰富零售和管理经验的知名本土公司为先。这些主加盟商会自行经营,也会授权个别加盟商经营有关业务。举例来说,总部设于香港的牛奶公司集团及利丰集团,均以特许经营模式经营多个大型品牌业务,如宜家家居(Ikea)、7-Eleven、星巴克及玩具反斗城(Toys “R” Us)。
与大型经济体(其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较大)相比,香港的本土品牌较少通过特许经营扩张本地业务。虽然如此,储存易迷你仓集团、康德堂中医诊所及优质干洗会等多个本土品牌都已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借助加盟商的财政资源及人脉网络拓展本地市场。有些本港品牌更以特许经营模式开拓内地市场。举例来说,周大福珠宝于2017年9月底在中国内地共有2,358个珠宝销售点,其中39%由加盟商经营。敏华控股旗下沙发品牌芝华仕(Cheers)在亚洲各地有1,900多家特许经营零售店。
香港没有专门的特许经营法。特许经营协议引起的争端受普通法(特别是合约法的原则)以及与注册、授权及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的法例所规管,其中包括《商标条例》、《版权条例》、《注册外观设计条例》及《专利条例》。
业界发展
全球通讯日益便利,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而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阶层不断壮大,日趋富裕,并追捧全球性品牌,因此全球性的特许经营业务预期会成为区内一股主流。随着亚洲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有所增长,越来越渴望得到外国品牌带来的质素、便利及服务。忙碌的城市生活使人无暇兼顾清洁和做饭等传统家务,包括子女教育。因此,针对中等收入阶层需要和生活方式的行业,如饮食、个人及商业服务业等,在亚洲开展特许经营的潜力较大。
特许经营业务在亚洲不断扩展,香港可以提供所需服务,优势明显,其中包括作为展示地的地位昭著、筹办展览会的往绩卓越、世界级配套服务完备、优质加盟商汇聚、业界人才济济、市场触角敏锐,以及与亚洲各地市场的商业联系十分密切等。根据香港贸发局对70家国际特许商及80家香港和内地加盟商的调查,香港作为国际特许商寻求进入亚洲市场以及亚洲品牌打进全球市场的双向跳板,广获业界人士肯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在多方面的角色均获得相当正面的评价,其中包括作为崭新商业概念或产品的试验场或展示场,以及国际特许经营展览主办机构。
为了协助特许经营业扩展以及加强香港业内人士之间的联系,香港贸发局于2015年举办香港国际特许经营展。这项展览会为有意引入或加盟特许经营品牌的企业或人士提供一站式平台,以便物色特许经营品牌、寻找合作伙伴,以及掌握特许经营要诀。第三届展览会于2017年12月举行,共有130家来自香港、中国内地、韩国、东盟、澳洲、欧洲及北美等公司参展。展览期间,逾15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及业界翘楚主持一连串研讨会,分享营商秘诀,议题包括数码年代饮食业的崭新商业概念,以及特许经营业务管理。
随着中等收入阶层及城市人口有增无减,中国内地是亚洲潜力最大的特许经营市场之一。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资料,2016年,内地100强特许经营企业的总营业额达3,600亿元人民币,上升21%,店铺总数约140,000家,增加17%。美国国际贸易局发表的《特许经营顶级市场报告2016》(Franchising Top Markets Report 2016)指出,随着北京及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已见饱和,外国特许经营品牌在二三线城市更受欢迎。
国际特许商在中国市场遇到的主要挑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加盟商。此外,商标和知识产权注册、牌照申请及成立法律实体等也是艰巨的挑战。香港公司可以担任主加盟商或地区开发商,协助国际特许商应对在中国内地可能面临的挑战。港商拥有数十年在中国内地营商的经验,是备受国际特许商信赖的合作伙伴,能够协助他们管理内地加盟商、应付官僚习气、处理牌照申请、履行进口规定、管理供应链,以及配合内地的需要和口味。与此同时,港商熟悉国际市场、商业习惯和文化,也可以作为代理人,协助内地企业以特许经营模式拓展海外市场。此外,一些中国内地品牌已在香港设立特许经营店,向国际消费者展示其业务,其中包括全聚德烤鸭店、小肥羊集团及谭木匠。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根据CEPA规定,内地市场进一步向香港产品开放,港商也可扩大在内地的分销业务。
2014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并于2015年3月生效。此外,在《服务贸易协议》下,自2016年6月起,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地域范围由广东省扩展至内地全境。根据《服务贸易协议》,香港服务提供者以商业存在的模式在内地提供特许经营服务,可享国民待遇。
- 专利授权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