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带一路打通跨境运输
缅甸物流畅通带旺经济
以基建先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内地与东盟国之间的物流越见便利。多年来与东盟企业有着密切来往的万里达航运,早在2014年已投资缅甸,正好见证着物流畅通如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018年1月30日
万里达航运(香港)总裁兼董事黄文森认为,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前,先要了解当地的大形势。为此,该公司在发展缅甸业务前,就跟随了香港贸易发展局到访缅甸,了解当地的物流情况。
世界经济东移 城市化创商机

黄文森表示,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共约6亿人口,总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8.5兆元人民币(2.8兆美元),市场发展潜力庞大,而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促进东盟国家之间的一体化,使世界经济由西向东移。然而,部分东盟国家仍处于发展阶段,正由农业社会步向工业化,年轻劳动人口比例上升。黄文森引述《东盟2025互联互通总体规划》(Master Plan on ASEAN Connectivity 2025)数据指出,未来15年将有9,000万东盟人口迁往城市居住,城市化发展将迎来新商机。
黄文森同时预计,东盟除了将致力把船运及空运市场一体化,也将重点打通跨境陆路及铁路网络,接通欧洲和中国。他又认为,目前大部分东盟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LPI)表现较差,要由交通走廊(Transport Corridor)转型为经济走廊(Economic Corridor)取决于经济效率及活跃度。
事实上,人才与基建是发展物流业的软硬件,两者缺一不可。黄文森指出,东南亚劳动人口教育程度普遍较低,11%人口从未接受教育,受教育人口中,约6成只具有小学程度,使人力培训成为重要课题。

随贸发局考察缅甸觅机遇
"2013年首次到访缅甸,当时缅甸就像1980年代的中国,什么也没有,但发展潜力大。"黄文森谈及早年到缅甸的发展经验,他认为成熟市场竞争大,仔细考虑后遂于2014年投资缅甸,作开荒牛:"虽有风险,但亦有机会。"
黄文森估计,高达99%的缅甸企业属中小企,因毗邻中国内地,两国生意往来紧密,而中国在缅甸也有不少投资项目,包括中信泰富承办了当地的码头发展项目。他说:"两国生意主要是边境贸易,透过陆路清关。香港中小型物流业界要继续生存,可向两方向走,一是直向发展,包揽上中下流项目,二是横向发展,走出去,招展海外市场。"

运输一条龙促中缅贸易 配合O2O线上线下推广
黄文森提到,缅甸的主要城市仰光和曼德勒正在逐步发展,当地政府也计划参考中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模式,在仰光开发"新仰光"智慧城市,实施工业革命1.5,致力发展无污染工业。此外,该国也由农业步向工业,创造就业机会,不过由于当地人均收入不高,集中在低技术的代工生产,平均月薪仅约660元人民币,低于柬埔寨及越南,民众消费力有待提升。
黄文森同时指出,纺织业是缅甸的主要工业之一。纵使已建设了大型购物商场,但整体零售市场仍以杂货摊销售形式为主。有不少温洲人在缅甸做生意,商户所卖的中国货主要由义乌及广州一德路入货。他说,当地仍停留在传统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及物流概念(Logistics Concept),就像1960及1970年代的香港。
此外,缅甸空运物流发展滞后,如中国货件要运送至缅甸,取陆路较快。不过黄文森说,当地物流企业不习惯使用集装箱运货,仍有以旧式麻包袋装货,加上道路不平,容易损坏货物。该公司看准商机,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方案,替客人把货物从广州运往缅甸,通关、运输一条龙。"目前缅甸有不少地产项目,需要由中国输入建筑物料。"黄文森表示,不少内地生产商商有意进入缅甸市场,却苦无头绪,而该公司则在仰光开设体验店,展出内地生产商的产品,配合O2O线上线下推广,协助生产商把产品推广至当地。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物流与供应链
- 缅甸
- 香港
- 中国內地
- 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