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扩增实境智能眼镜
传达香港人创新精神
多个国家正致力打造"智慧城市"(Smart City),有香港科技企业成功研发多功能智能眼镜,除了以一般消费者和小商户作为销售对象,更希望向公众传达香港人的创新精神,于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2016年6月27日
智能眼镜Mad Gaze聚焦于一般消费者,而非工商业用户,提供扩增实境功能,消费者只要戴上智能眼镜,购物时就可以利用其扫瞄功能摄入各商户的商标,阅读商户所提供的资讯和优惠,为商户和顾客带来双赢。
功能反行其道 聚焦非商用消费者
当消费者戴上这副由香港科技企业研发的智能眼镜去旅游时,不仅可以随处摄录美景和直播现场片段,与分隔不同地区的亲友分享乐趣,又可以利用其认字或语音翻译功能来阅读当地旅游资讯或与当地人沟通,来一个轻松的、没有语言障碍之旅。当前,全球已有十多个智能眼镜开发商争相开发工商业专用的智能眼镜型号,唯独是由香港科技企业所研发的智能眼镜Mad Gaze反其道而行。
"市面上的智能眼镜主要具备导航、摄录和拍照三大功能,全部都针对商业用市场来开发,但我们认为只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提供一系列自研的实用程序(App)作为配套,便可令一般消费者和小商户把智能眼镜用得其所。"创龙企业解决方案有限公司(Dragon Creative Enterprise Solution Limited)创办人及行政总裁郑文辉大谈这副智能眼镜的研发概念。

小商户自制AR程式
郑文辉提到,Mad Gaze提供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功能,让消费者可戴着智能眼镜去购物,利用其扫瞄功能摄入各商户的商标,然后在智能眼镜的光学显示屏上阅读商户所提供的资讯和优惠,以AR智能眼镜作市场推广用途,"用户也可通过互相连结的Android智能手机显示屏接收相关讯息。小商户同样可运用AR功能作为宣传工具,它们只要在云端平台下载我们的DIY程式,便可利用本身的商标自制AR玩意,从而向消费者发放客户讯息。"
此外,Mad Gaze也可应用于医学和物流业,郑文辉说:"医生进行手术示范时,可戴着智能眼镜直播片段,令学生从医生的角度和距离来观察手术的过程。另外,智能眼镜必定取代物流业专用的手機二维码扫瞄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工作人员可戴着眼镜工作,毋需再把手提装置拔出或插入腰袋。"

消费者热切期待
消费者固然对智能眼镜趋之若鹜,从Mad Gaze于众筹网站Kickstarter集资的成绩便可见一斑。"我们在Kickstarter集资,起初是为了宣传品牌而已,所以只列出几个简单的基本功能,也没有设定特惠价格。制成品会以接近原价639美元发售,但预订踊跃,筹得约60多万美元。订户来自美加、英国、日本和香港,并以男性居多。"
创龙企业同时于今年四月参加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正式测试Mad Gaze在全球市场的反应,结果超乎所望。他说:"展览为期四天,每日都有访客大排长龙试戴,我们的展位显然相当旺场。香港贸发局也安排各大媒体来做专访,这有助提高Mad Gaze的品牌知名度。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消费品或手机代理商也前来洽商。截至五月中为止,我们已跟中国内地、爱尔兰和印尼的买家签订总代理权,它们的订购量已达一万一千部,而去年全球各大品牌的智能眼镜总订量为八万七千部,可见我们的成绩相当不错。"

硬件开发难度高
Mad Gaze在科技展中绽放光芒,但其成功却得来不易,"世间上没有写不出的软件程序,却只有难于开发的硬件。要把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挤在智能眼镜的细小主机里,何其困难。我们也有推出后置式头箍型号,但却花了半年时间来改进设计,方可稳戴。光学显示屏要在一个无尘的环境下生产,只要有一粒沙尘,全块镜片都要报销,所以我们在厂房搭棚,进行封闭式生产。"
郑文辉又直言硬件开发花费不菲,"二至三人开设App设计公司,准备二十至三十万港元流动现金便开始工作,但开发硬件却要花很多金钱。我们先做好模版,然后才引入电子消费品厂家和包装厂为策略性股东。现时,所投入的资金达数以千万港元计。"
对郑文辉来说,未来三至五年的任务极之艰巨,"我们不仅要开拓香港以外的市场,还要把Mad Gaze打造成一个全球品牌,目的就是要传达一个重要讯息:香港人的创新精神具竞争力,可研发出色的智能眼镜。此外,我们亦会提供更多工业解决方案,务求改变传统运作模式,配合工业4.0的发展趋势。"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电子产品及电器
- 资讯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