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垂直华尔街"登香港
ICC显高楼建筑典范
科技不但令建筑技术持续提升,也为一个接一个的摩天大楼缔造了惊世传奇,被喻为"垂直华尔街"的环球贸易广场(ICC),建筑期超过10年,从它的策划至落成无不体现香港建筑界的雄厚实力。
2016年5月27日
楼高490米的环球贸易广场(ICC),不但取代了位于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IFC),成为香港最高的地标建筑,也协助西九龙地区进一步发展为核心商业区。
新鸿基坐拥大型综合发展项目经验
座落于港铁九龙站的环球贸易广场,由国际知名的KPF建筑事务所及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联手设计,并由新鸿基地产发展及兴建,大楼于2005年施工,2011年落成,以楼高490米,成为当时全球第三高的建筑物。环球贸易广场除了彰显了香港在兴建超高楼的实力外,租户无缝分阶段进驻,也充份体现到香港于高楼建筑及各类建筑服务,包括建筑项目管理、地基及结构工程、玻璃幕墙设计等方面的优势。
港铁公司于2000年把九龙站的第五、六及七期合并公开竞投,当中的第七期为一幢摩天大楼(即今天的环球贸易广场)。当时,成功投得该三期物业发展权的新鸿基地产,锐意把它发展为一个住宅、酒店、服务式住宅、商场、写字楼及停车场的综合项目,投资额高达200亿港元。集团旗下的九龙站项目策划有限公司,其副策划总监邓伟文指出,2000年适逢科网爆破,环球经济下滑,集团作出如此庞大投资,除看好西九龙的远景外,也因为自1980年代于沙田新城市广场所积累的建筑及管理综合发展项目经验。

分阶段完工 降投资风险
邓伟文形容,当年兴建环球贸易广场时,其中一项特点是与对岸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遥遥相对,互相辉映,并形成一道宏伟的"维港门廊",成为香港的地标建筑。"集团发展综合项目有三个特点,其一是项目必须属城市的一部分,其二要是交通枢纽,其三项目除担当核心商业区的角色,周末及假日仍有其他的活动。"
由于投资庞大,为了减低风险,邓伟文透露,当时的策略是分阶段完工,"外国不少的超高楼,多半在大牛市落实投资兴建,落成便一次过推出市场,但会为整体租金带来压力。"环球贸易广场项目于环球经济低迷时落实兴建,并分四阶段于2008至2011年落成,减低一次性推出250万平方呎甲级写字楼楼面的租金压力。正正是因此策略,为兴建这栋超高楼增加不少难度。

垂直城市挑战人潮控制
负责项目建筑设计的王欧阳(香港)有限公司,其资深董事欧阳治经形容这超高层建筑,有如一个垂直的城市 (Vertical City):"既是交通枢纽,又有住宅、酒店、商场、写字楼,但就是垂直的,最大的挑战是处理人潮,而解决大量人潮乘搭电梯极具难度。"
他形容,大楼建筑设计特点之一是设有超过80部升降机,其中设于3楼及8楼,则有42部双层升降机,透过智能分配系统,分散人潮,而9楼亦有升降机直达酒店大堂。"这家设于102楼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是全世界最高的酒店之一;当时想到酒店宴会厅将需要容纳相当多的宾客,如果把宴会厅设于最高层,将会经常面对人潮控制的问题。"欧阳治经表示,最终决定把酒店宴会厅设于大楼三楼。

超强结构防飞机撞大楼
自2001年发生911事故后,超高楼的设计除可抵御超强台风及防地震的地基及结构工程,还多了防飞机撞大厦的考虑,欧阳治经强调:"环球贸易广场的钢根混凝土建筑结构(Concrete structural inner core)是连(波音)727客机也撞不散。"
由于环球贸易广场提供甲级写字楼设备,早已锁定金融、投资银行为租客对象,而早于2007年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史丹利已承租其中的16层,同年瑞信也承租10层,2008年再获德意志银行承租12层。"投资银行需要24小时运作,对数据中心需求很大,每间银行自设的伺服器房已占半层,还需要独立发电机以防停电,所以大楼为这些租客提供专用的直立式燃油立管,为发电机提供燃油,而这设计在香港甚罕见。"

地基处断层 创新补不足
环球贸易广场大楼的主体稳定性结构是由高强度高模量混凝土核心筒(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concrete core wall)、预应力混凝土伸臂桁架及钢结构伸臂桁架(pre-stressed concrete outrigger and steel outrigger),以及八个高强度高模量混凝土巨型边柱(eight mega columns on the perimeter)组成。对于负责大楼工程的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而言,面对最大的难题之一就在于这座摩天大楼的地基设计。
该公司董事张华灿提到,大楼地处断层带,在底桩基础设计方面极具挑战性:"地质条件复杂,基岩层位于地下70米至130米,不能采用端承桩系统( end-bearing piling system),加上风化极严重且起伏变化大,属于不均匀场地;而毗邻的港铁网站、港铁隧道以及高架道路,也大大增加了支护和深基坑的难度。"由于地基位置不能改变,该公司经过详细的研究和比较不同的桩基础类型,最终选择采用井灌注壁板桩(shaft grouted friction barrettes )设计。
张华灿解释,所谓的井灌注壁板桩,是以压力的形式将灌浆注入桩端与地层的空隙中,以增加桩身与周边泥土的接触面,"利用压力灌浆令桩土接触面扩大,从而增大桩基础的承载力;同时配合圆形围堰的使用,大大改善基坑开挖时的稳定性。"他续提到,香港当时是首次在大楼施工中应用竖井灌注壁板桩的施工技术,并先后对五根试桩和四根工作桩进行测试,以确保施工方案能完全实现设计理念。

玻璃幕墙崭新建造方案
环球贸易广场一大建筑特色,是依靠核心主楼及八条外围支柱支撑大楼,外围的玻璃幕墙则有如龙鳞般由楼顶直达地面,再连接低层形成龙尾。负责设计玻璃幕墙的ALT ,其总裁Joe Theodore S. Khoury直言,环球贸易广场分阶段进驻,即意味玻璃幕墙施工期间,部分楼层已落成,并需在不滋扰租户的情况下,完成幕墙的建筑,为团队带来最大的挑战。
"那就跳出框框吧!"Joe提出了崭新的方案:"建造一个巨型balcony(如拱型露台),然后由上而下建造,沿边一块块建造,以传统的做法每一层去铺,平均每日只可组装50块玻璃,但用这个方案,灵活度高,遇到那个部分不方便组装就转到另一边,平均每日可组装350块。"他更早在构思这方案之初,已把在101楼以上投影的LED幕墙影像融入,也成为今日为人乐道的"ICC声光耀维港"LED灯光音乐表演。


环球贸易广场小档案
高度 | 490米 |
总楼面面积 | 约26万平方米 |
每层面积 | 约3251平方米 |
甲级写字楼楼面 | 约23万平方米 |
层数 | 118层 |
楼层分布 | 2楼为圆方购物商场 10至99楼为办公室楼层 48及49楼设有空中大堂 100楼设有天际100观景台 101楼天馔101 (Sky Dining 101) 102至118楼为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 |
特点 | 全幢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建造,达至天然采光环境保护效果 |
升降机采用独家专利智能分配系统 设有42部分别可同时容纳21人的双层升降机,穿梭地面及各层办公室 另有14部直达高层的升降机及2部贵宾升降机 | |
装有12台发电机,以应付紧急事故 | |
奖项 | 于芝加哥荣获设于美国并专门研究摩天大厦的国际权威组织-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CTBUH) 颁发2014年表现大奖 |
荣获香港环保建筑协会评定及颁发最高"白金"评级﹙BEAM﹚ | |
荣获香港工程师学会颁发21世纪香港十大杰出工程项目 | |
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3年) | |
荣获香港优质建筑卓越大奖 (2012年) |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建造服务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