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岛东社区重建
跨世纪持续发展
香港由昔日的渔港,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会,蕴含不同社区规划及发展的远见,从这些项目当中,更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16年5月10日
由太古地产发展的太古坊及太古城中心,配合香港经济发展的步伐,以及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历百年的变迁及演进,不但发展成为香港核心商业区之一,更为该社区注入活力及特色。
社区规划远见
原址位于香港岛鲗鱼涌的太古坊及太古城中心,早在19世纪末,仅得少数采石工人聚居。当时太古洋行看中这片荒芜地,先后建立船坞、太古糖厂及香港汽水厂。以规模计算,当年的太古船坞为亚洲规模最大,高峰期曾雇用超过5,000名员工,成为当时香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踏入1970年代,香港造船业式微,太古船坞逐于1978年结业,太古把这片临海的工业区,分阶段重新发展,兴建了大型住宅屋苑"太古城",以及附设购物商场及办公室大楼的"太古城中心",可以说是香港早期最大型的多用途综合发展项目。

核心理念 创造价值
太古地产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经理黎戈表示,集团在规划社区发展时,以创造价值为理念。事实上,太古城至今仍是具极高转售价值的大型私人屋苑。
至于在1976年停业的太古糖厂,集团把厂房翻新为太古工商业中心,后来又于糖厂内的空地,兴建三座新型工厂大厦。直到九十年代初,香港经济转型并腾飞,商厦需求殷切,集团遂翻新三座工厦,并改建为甲级商厦,亦目前的太古坊。

拉近区内区外的联系
黎戈补充说,集团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必须与其他地区紧密联系,交通配套完善;其中项目与鲗鱼涌及太古港铁站紧接,而快速公路东区走廊也把项目与九龙及新界各区贯通起来,为这社区提升商业价值。
此外,艺术文化活动也能实践拉近社区联系的功能,太古不但于2008年在太古坊康和大厦开设面积达2万平方呎的ArtisTree优质艺术和文化活动空间,吸引不同的艺术团体驻场表演。集团更于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策划"PROJECT AFTER 6"项目,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艺术、音乐或消闲活动,营造休闲气氛的同时,也以艺术凝聚社区,为区内上班族注入工作以外的乐趣,创建更具吸引力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减低对环境影响
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发展,与每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谓环环相扣。太古集团在策划发展港岛东项目的同时,已致力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益、节约用水及减废,以减低对环境造成影响,让该社区得以持续发展。
太古地产有限公司技术统筹及可持续发展总经理陈永康表示,集团为香港最早把BEAM (绿建环评)与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1结合的发展商,而港岛东项目早于1998年已在物业及设施管理应用BEAM 评估,并且先后获得ISO14001,ISO50001能源管理认证及OHSAS 18001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认证。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建造服务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