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联网科技炙手可热
电子消费品乘势起动
物联网扩展迅速,创新智能硬件乘势而起,令互联网渗透至生活每一角落。多位业界专家于"连系.多角度 – 电子消费品新走势"研讨会上,共同探讨物联网、纳米科技、虚拟实境技术等,对电子消费品的影响。
2016年4月29日
今年四月,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亚洲最大的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以及同期举行的国际资讯科技博览带来环球最新的电子产品和资讯,两展更安排超过40场研讨会及交流活动,分析业内最新科技议题。
纳米科技及消费品应用
各行各业于过去十年对纳米科技趋之若鹜,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总监(固态照明、显示及印刷电子)刘晨敏表示,纳米纤维相较于人体毛发纤幼一千倍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空气滤网、美容面膜、建筑材料等消费品,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她引用锂离子电池为例指出,加入纳米纤维的电池在屈曲甚至剪裁后仍可维持最佳效能,大大提升了现有电池的弹性、稳定性及安全水平,在数家香港企业合作下,把电池应用于各款穿戴式装置之中。刘晨敏在研讨会上同时介绍了另一研发重点:能制成纳米纤维膜的"量子点",量子点可取代传统LED的磷,令液晶显示屏的色彩更均衡,备受工程师追捧。

物联网与本地科技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教授宋思齐于研讨会上剖析了互联网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首先打破了地域界限,并在网上社交平台兴起下革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现在正值物联网时代。他预期:"2020年将有500亿物件与网络连结,物联网经济价值将于未来两年内冲破五兆美元,对社会影响大得超乎想象。"
宋思齐表示,面对智能硬件竞争白热化,业界不能只着眼于改善产品现有功能,必须拓展软件模式、支援服务,甚至建立互动平台才能站稳阵脚。物联网的崛起势必为全球科技业界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他明言对香港的未来定位及发展充满信心:"香港拥有环球视野和国际化品牌定位触觉,本地专业精英勇于创新,加上毗邻有制造业大本营之称的珠江三角洲,享有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通行证,只要能成充分利用各项优势,定能成为连接海外科技与内地制造业的重要平台。"

混合实境 体现现实全新定义
科技令现实不再局限于实体,物联网的流动性也使网络连结变得无处不在,把对现实的认知提升至另一层面。Microsoft Hong Kong Ltd代表Constantin Stahlknecht详细分析科技发展所建构的三种实境:虚拟实境,此技术是电脑投射的沉浸式实境;扩张实境提供紧贴现实世界的资讯,然而当中资料却像独立贮存于数据库般风马牛不相及;混合实境作为当前最紧贴科技发展的产物,不受平面呈现或实体装置所限,立体投影令现实及数码世界结合无缝,数据可互补不足。Constantin Stahlknecht一再强调:"在这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硬件只是装置,内容才是关键。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创造更多机遇。"

全新透视 360度全方位摄影
科技不但彻底改变体现生活的方式,连捕捉光影的技术也不例外。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数码技术部高级经理Michelle Lee在研讨会上阐述相机及摄录机的演变,分析一般摄影技术的缺失,以及研发360度全方位摄录机时所遇上的技术挑战。她坦言,虽然与成功研发一个准确无误的360度全方位摄录机尚有一段距离,但绝非天方夜谭,相信在十年内定必可以完成,预计能创造逾亿盈利。


相关网页:
延伸阅读:
- 电子产品及电器
- 香港